•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象、概念与概念思维_象思维

    象、概念与概念思维_象思维

    时间:2019-01-30 05:54: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树人先生率先提出并进行的象思维的研究,为当今理论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在象思维的研究中,涉及到极为复杂的理论问题,而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涉及到象与概念及概念思维的关系。本文试从西方哲学的理路出发,结合西方哲学的材料对此问题提出一点想法,供讨论,恳请大家批评。
      1.概念思维以概念为平台,那么概念是什么?对此可从两面观之。一是历代哲学家如何反思和看待概念,二是概念的真实存在状态。就西方主流学术来说,对概念的反思受两个前提的制约,一个是对人类认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的严格区分,另一个就是与这种区分紧密相联系的直观(直觉)与逻辑的严格区分。这样的区分从西方文明的源头处――古希腊就定型了。按当时的说法,认识机能分为感性和理性。感性是直观的能力,而理性则是判断和推理的能力。直观在表象的平台运作,而判断和推理则仅仅是概念联系。这两个领域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是异质的,因而是相互隔绝的。就内容来说,它们所表现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物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理的世界。就形式来说,一个是具象,另一个则是概念。具象因其偶然性不能把握理,而概念则因其确定性不能把握物。物总是流动变化的,只能在感性形象中把握,而如果用概念去把握则只能出辩证法 (意见的逻辑实质)。比如,一只鸟在飞,在感性直观中能够表现,但在概念中就会陷入芝诺式的辩证法。
      在感性和理性隔绝的前提下,古希腊多数主流哲学家崇尚理性而蔑视感性。他们之崇尚理性,一方面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理解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认为人必以自由、永恒为旨归有关系,而理性的本性恰恰是自由,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另一方面,是因为理性在其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中所达到的是一个确定的世界,而只有确定性才可成为真理。因此只有理性才能成为真理的承载者和判定者。当然,理性的形式可以去判别物象的世界,但这是一种误用,因为这样判别的结果出现的只能是没有确定性的辩证法或自相矛盾,因而它不是真理,而是意见。由此看,理性思维及其形式――概念,不仅从形式和内容上与感性及其形式――直观或象隔绝,而且被当作了唯一的真理存在的基地。正因为如此,感性学或直观学的内容长期被忽视了,以至于以后出现了诸多感觉主义、直觉主义、非理性主义的理论来对此矫枉过正。
      既然理性思维与感性、概念与直观隔绝,那么理性便不能假于直观、感性来获得真理的明见性,而只能从概念本身的王国中,即在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中得到确定性和真理性。因此理性思维的形式――概念便与理性思维的法则――逻辑合为一体了。逻辑作为概念与概念关系的必然性(即理性思维的必然性)的反思得以出场,随之而发生的便是概念的逻辑化,而定义也就变成了概念的逻辑内容。通常我们说概念是“规定”,其潜含的前提就是在这种与直观隔绝的理性之法则――逻辑的框架中理解概念的,其实这只是西方人在早期对概念的一种片面的反思,即逻辑化的概念,并不代表真实的概念。
      2.这种将直观和概念、感性和知性隔绝的作法,以及对理性形式――概念的片面反思,促成了建立在对理性思维法则――逻辑法则基础上的西方特有的“逻辑思维”。这里所说的逻辑思维,并不是指他们的思维符合逻辑,而是指他们的思维是在他们所反思出来的思维法则作为逻辑法则的自觉支配下进行的。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则因其未作这样的反思,也就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法则――逻辑,当然也没有形成西方意义上的逻辑思维。但是,我们切不可由此断言中国哲学的思维不符合逻辑。由此看,西方理论家在逻辑法则规范下的概念以及概念思维实际上受到了逻辑法则的严格制约,甚至于将无法用他们所反思出来的逻辑法则解释的思维运动看成了非概念、非理性。这就掩盖了概念的原创性,掩盖了真实概念的活动,而中国哲学思维则没有这个弊病。
      现在的问题是,西方的哲学是否总是在坚持非直观的概念?是否对概念的原创性未加一点涉及?不是。随着对认识反思的深入,西方人也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弊病,也在弥合概念和直观的隔绝。康德就是一例。一方面,康德仍秉承希腊古训,一是认为概念和直观绝对异质,二是崇尚理性和逻辑,认为只有研究先天概念的逻辑才是纯粹真理。另一方面,他为了解决知识的创生性问题又试图将先天概念运用于直观。由此他确立了知性作为纯直观(感性)和纯概念 (理性)这个认识的中间环节。在康德看来,知性的法则虽然也是概念(范畴),但这概念与理性概念不同,它们是与直观的固有关系,因此,它们就不能合法地离脱感性直观,在纯概念中活动,而只能应用于直观材料,对直观材料进行综合连接活动,以实现“感性材料的必然连接”。这种“感性材料的必然连接”就是科学知识。康德的先验逻辑,核心内容就是关于知性概念的逻辑,而其建立的原则就是概念与直观的逻辑关联性或张力关系。
      康德通过知性法则的探讨,接触到了思维的原创性环节。一般说来,思维可以分为原发性环节和继发性环节,原发性环节是一种思维的自生自发性,最能代表思维的创造性,康德的知性活动以范畴综合感性的环节主要涉及的便是思维的原发性环节。所谓继发性环节,便是在对原发性环节的规律进行反思后在这种反思成果制约下的自觉的思维活动。由于继发的思维活动受对原发活动之反思的制约,而不同的反思又有不同,故而继发活动便有不同的特点。前面所说的西方特有的、在逻辑法则规范下的逻辑活动,便是在对原发活动之逻辑线条的反思的制约下形成的继发的思维活动;而所谓的形象思维,则是在对原发活动之形象法则的反思和理解的制约下形成的继发的思维活动。更有甚者,即使是对原发活动的逻辑反思,也各有不同,有的关注纯形式,有的关注内容等等,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逻辑法则,进而出现不同形式的逻辑思维,如普通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等等。由此看,康德关于知性活动的研究,对揭示思维的本真状态、原创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知性作为思维的原发性活动的机能是什么?具体说,是什么机能实现了感性和理性、直观和概念的结合?康德认为是想象力,特别是先验想象力。想象力这个机能并不是康德的发现,前此的经验论者几乎都用过它,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合理的规定。前面说过,亚里土多德分感性和理性、直观和概念,但它也认为在二者之间有一中间分子,这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成就象,因而是直观,但同时想象力之象又有一般性的特点,因而是象概念。另外,想象力虽在形式上象感性,但它又不同于感性的接受性,而是具有理性所具备的自发自生性特点。换句话说,它可以将意化象,诉诸直观,而不是单纯接受直观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是自由的,它可以在意和象、象和象之间摆动。康德正是运用想象力的这个特点,实现了范畴和直观的联系。在康德看来,范畴可以通过想象力化为范畴的“先验图型”,而通过先验图型,范畴就能与感性达到融合。对康德所提出的范畴的图型,黑格尔的评价是中肯的,他认为康德虽然将知性看作逻辑功能,认为范畴和直观是异质的,但先验图型说却是“直观的知性”或“知性的直观”。
      进一步的问题是,图型作为直观、作为象是何种象,康德认为它不是空间之象,而是时间之象。时间作为内感直观形式,是心灵之自生性的场地。因此,时间之象就不再是具体形象而是一种心灵的继起状态的体现或内在体验。在康德看来,先验想象力在时间中运行,方产生范畴的图型,实现概念的直观化。在这里,究竟想象力和时间是什么关系,谁最基本,尚有讨论的余地。但康德以想象力和时间来弥合感性和理性、直观和概念的努力,在西方将直观和逻辑相割裂、并在此割裂的前提下遮蔽认识原创性活动的认识理论占主流的情况下,其积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后的先验哲学家,如费希特和胡塞尔,均把想象力归为思维的主要能力。费希特认为,意志的机能是“努力”,而整个认识的基本机能则是“想象力”;胡塞尔也把“本质直观”或范畴直观的活动看作是“自由想象力的变更”。可以说,在先验哲学的影响下,西方产生了一个由逻辑向直观、由概念到象回归的潮流,即回归到思维之原创性的潮流。而这个潮流在形而上学上的表现,则是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核心概念――存在的时间化,也正是在时间中,存在的本真意义、形而上学的原创性才能彰显出来。   3.上述沿西方哲学思路所作的分析表明,尽管西方人善于逻辑思维,不容易捕捉到思维原创性环节的真实状态,但仍然程度不同地抓住了其重要特征,即:意和象、概念和直观是融合的。
      实际上,思维总是语言―思想统一体,而思想又是象―意统一体。如果按西方人的说法把思维形式称为“概念”,那么言―象―意的上述统一便是概念的真实存在状态,或者说是原发状态的本真的概念。如果也按西方的机能学说,实现这统一的活动便是想象力。其中,象和意是同一想象力的产物,只不过前者是向外的,而后者则是向内的和体验的,前者是想象力表现形象的功能,后者是想象力表现形象意义的功能。一般说来,这二者处于张力的两端,相互包含。前者有多高,后者也有多高;反过来也是如此。概念的内容在原发的状态上,其内容便是这样一个意一象统一体,而构成这统一体的机能便是想象力的活动。比如,一种性质的共相,如红这个共相,它在原创性环节上的内容并不是某种固定的意义,而是想象力在不同红的形象的差异中所达到的同一性的体验,红就存在于这体验与形象观照的张力活动之中。胡塞尔认为本质直观乃想象力的自由变更,从描述的角度显示了这一点;黑格尔认为本质自身是同一和差异的统一,则是从逻辑的角度猜测到了这一点。
      既然意和象相互包含,各自潜在包含对方成为一整体,那么概念便可以有以形象为主的概念和以意义为主的概念,即形象概念和意义概念;就概念成熟于语言来说,也就有以形象为主的语言和以意义为主的语言。相应地,概念思维也就有以广义的象征性为主的形象思维和以规定性及其线形运演为主的意义思维。但是应注意的是,在这里意和象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象中有意、意中有象,并且二者处于互动的张力结构中。所以,形象思维是包含意义理解在内的统一体,而意义思维也是包含形象观照在内的统一体,只不过后者隐而不显,处于背景状态而已。由此看,在思维的原发状态,象贯通于概念(包括形象概念和意义概念)之中、而象的活动亦贯通于概念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意义思维)之中。
      但是,人往往要支配自己的思维而进入思维的继发过程,一旦如此,由于其受反思前提的支配,上述思维的原发过程便会或多或少地被遮蔽,概念的本真状态也会或多或少地被掩盖。一方面,如果在继发过程中过于专注象及其流动,而忽视与其相生的意及其逻辑含蕴,这就往往造成对思维确定性忽视。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关注意而忽视与其相生的象及其运动,则往往把概念理解为僵化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线性逻辑,产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当然,对思维之原创性遮蔽最甚者是后者,即西方在意象割裂的前提下所形成的特有的抽象逻辑思维。与此相比,中国学者在对思维朴素反思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类型,虽然也是自觉的继发性思维,但其中所渗透的反思更接近思维的原创性,因而它可以被看作思维原创性在更高层次上的或自觉层次上的发展。因此,上述西方哲学从逻辑到直观、从概念到象的回归趋势中出现西方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借鉴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作者系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王树人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31.00元)

    相关热词搜索:概念思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