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资本主义失败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失败与成功]

    资本主义失败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失败与成功]

    时间:2019-02-02 05:42: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沈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28.00元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那一刻起,它就从未停止过扩张的脚步。在过去的历史中,它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欧洲的一隅到美洲、亚洲以至整个世界。它将农业时代远远抛离历史舞台的中心,还在与社会主义的对抗中,让苏联解体了。整个20世纪似乎是资本主义的世纪。
      美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建立其上的政治与文化制度的最坚定最有力的推动者。然而,正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横扫全球,民主、法治普世性渐为承认的时候,资本主义遭遇了进入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之中。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蔓延至整个世界的金融海啸暴露出资本主义脆弱的一面。作为事件的直接当事人的美国自然是最积极的思考者,关于经济危机的讨论充斥着美国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有人从政治的角度谈大国的兴衰,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析其来龙去脉,有人从文化的角度究其内在根由。然而在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A. Posner),一位著名的法官、学者看来,如今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已经变得愚蠢,带着对华尔街的贪婪和奢侈的无知指责,全都让人感到气馁”。波斯纳作为一位实用主义者,并不止步于对现有状况的批评,而是对此进行自己独立具有新意的思考。他的思考的结晶――《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于2009年5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这本书的阅读必须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理解。那就不只是将它看作是法经济学家波斯纳的著作,而是看作美国人波斯纳的反思之作,甚至是西方坚定的自由市场主义者,芝加哥学派传人波斯纳对资本主义经济理念及运行的批判性反思之作。如此才有可能对有限的内容读出无限的收获与思考。我有幸较早读到了这本书的中译本,在书中我们仍然可以品味出波斯纳特有的那份博学与睿智、尖锐与独特。波斯纳立意要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灾难作一个“简明的、建设性的、没有行话和首字母缩略词的、非技术性的、非感情用事的、分析性的考察”。这并非易事,尤其是当面临是如此专业与复杂的一个问题时。这本书的前五章主要描述了美国经济如何以及为什么进入了当前的困境;分析了美国政府努力采取的各项应对措施及其成功可能性,等等。这些内容在其他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及著述中都有涉及甚至有专门的探讨。波斯纳可以说是在老生常谈,这对一位声名已隆的学者来说是非常冒险的,尤其是当其对所涉领域的问题是一个外行时(波斯纳在序言中坦承自己并非宏观经济学家,写作此书也是从一个外行人的视角)。毕竟在学术与通俗、深刻与肤浅之间并非常人所可轻易通过的光明坦途。读完这本书,我想波斯纳已经初步达成了他的这一理想:使文章简明却并不使问题简单化。甚至,这一外行的视角反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有启发意义的解释路径。文中用语少有学术论文中诘屈聱牙的行话,而是多用比喻和日常用语。同时作者避免使用脚注、引证等常见的学术装备。例如前三章将经济萧条的发生原因婉婉道来,语言简洁易懂,析理由浅而深,使读者既理解了导致今日经济萧条的缘由,又绕开了一般著述中难免的学术暗礁。这使它成为普通人可以读懂,而专业人士又不觉得太多肤浅的成功尝试。
      书中波斯纳主要关注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场萧条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其促成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没有预测出来?政府的应对表现如何?人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以及未来我们可以为防止经济萧条的再次发生做些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波斯纳给出的答案让人吃惊:“我们的处境远不止衰退,我们正处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中。”这一论断一如其书名:“资本主义的失败”那样耸人听闻。波氏认为萧条这个词之所以不为人们所使用,只不过是出于“如果我们不把经济危机称为‘萧条’,它就不会成为萧条”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资本主义最为强盛的时代里,一场危机能否动摇资本主义的根本?对此问题观点万殊,如果要说服读者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波斯纳对这一问题的论证我认为是有点讨巧的,他对萧条进行了重新定义并认为人们不使用萧条一词,不过是出于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他首先指出,对于萧条这个词,并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而后波氏将萧条界定为:“生产急剧萎缩,引起或者威胁将引起通货紧缩,并引发广泛的公共焦虑,以及在政治、经济精英中引发危机感……”这一诊断当然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R.obert M.Solow)近期的一篇文章里就说到,当前美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平均工资水平也还没有开始下降,全面通货紧缩也没有完全扩散,波斯纳意义上的大萧条是不准确的。(How to Understand the Disaster.by Robert M.Solow,May 14,2009.http://www.省略/articles/22655)
      对于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与保守派人士不同,波斯纳认为这场危机不仅缘出政府不明智的决策,更是市场自身失灵的结果。由此,波斯纳提出,现在的模式夸大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恢复力,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运行中出轨,美国需要一个更加积极和明智的政府。这样的论调与我们所熟悉的波斯纳是不同的,他已不再是那位法律与经济运动中笃信自由市场主义的芝加哥学派的衣钵传人,而是比某些左翼知识分子更为激进地声称“资本主义的失败”。对此,有评论家指出,“相对于此书说了什么而言,更令人吃惊的是谁讲出了这些”。
      文章还对政府的各种拯救方案以及危机的教益进行了分析,但笔者更为关心的是波氏在第四章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萧条没有被预测出来?波斯纳提到,早在2005年,媒体上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就已经开始了,在随后的3年里,市场上危象频出,学界中的精确预见也不在少数,政府中主张将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纳入监管的建议也曾提起,但何以当危机真的到来时,整个美国,包括政府、金融界、经济学界以及公众依然大为震惊?仿佛危机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波氏将危机被忽视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信奉自由市场的意识形态;采取行动来降低已知风险的巨大成本;警告本身的不成熟,及这些警告信号与无用噪音微弱比率。波斯纳认为多数经济学家和共和党官员由于特别信奉自由市场的理念,坚信竞争的市场具有自我矫正的能力,并因此忽略了市场失灵的警示信号。这可以视为美国人对自己过去坚持的自由市场理论的一个反思。如果考虑到波斯纳过去自南市场主义的立场,这种反思与回转可能更加意味深长。
      波斯纳的反思并非到此而止,他接下 来用“A Sliver Lining”这样的题目来说明此次经济萧条附带的好处。例如经济萧条对经济周期调整的有益作用,对企业利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效能的提高;还使政府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当经济萧条使政府更多地干预经济并提高税收时,保守的美国人必须要面对与其所持守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冲突。波斯纳对此说。政府的更多干预也并不必然是坏事情,以国际标准来衡量,美国的政府很可能保持在相当小的规模上。这或许是波斯纳一点自我安慰。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看点是,波斯纳与时俱进地将传统的著述方式与现代互动性极强的网络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写作模式。波斯纳为这本书专门创建了一个博客(The Posner Economic Crisis Blog)。在这个博客中,波斯纳将持续地更新书的内容。以跟随正在行进中的经济萧条,并回应读者的评论。甚至在这本书写作之前,自2007年6月起,波斯纳就与经济学家Gary Becket在The Becker-Posner Blog上讨论萌芽期的经济危机。传统的写作方式,使思想总是面临着一旦落实到纸上就立即死去的危险,而网络扩展了思想生命的长度与广度。而且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中,这本书已经不再是波斯纳一人的独语,而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对话杰作。例如在该书第四章中,波斯纳就提到一位The Becker-Posner Blog的读者提出了人们未能预测出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危机信号对噪音比率低。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没有缺憾。
      首先,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波斯纳这本书是在讨论一个他人已经和正在讨论的问题,而对此问题波斯纳提出的也并非全是新人耳目、令人折服的洞见。例如他对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分析等。其次,波斯纳在第六章谈到的这场金融危机“好”的一面,也不过是“朴素”辩证法式的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机智,但却没有发现智慧。资本主义使欧洲摆脱了黑暗中世纪的诅咒,并在近五百余年的时间中超越其他大陆,引领世界前进的潮流。如果以中西比较的角度来看,西方超越中国的时间断点落在15世纪,也即中国落后的时间不过500年。今日的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说,是正在复兴。从资本主义的成功与中国的复兴经验来看,最重要的一点教益是:灵活、与时俱进、不固守教条。这可能也是美国人自我反思后所可能得出的一点启示。最原始的资本主义就是唯利是图,说其每个毛孔都在滴着罪恶的鲜血并不过分。然而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不应停留在道德上的责难――唯利,对人类来说,其实并算不得一种罪恶――而应关注资本主义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没有附加人类社会所应有的条件。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20世纪的资本主义经过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洗礼和社会主义的挑战变得更加驯服,受到法律,而且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的拘束;企业也不再是以营利为唯一使命,而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资本与生产的结构不再是完全的私人主导,而是更加社会化了;所有权,契约自由受到了限制;而且资本家们的财富已经不是唯一值得炫耀的东西,如果他能够更有品位将更能提高人们对他的评价,如果他能够热心慈善事业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岁月刚刚迈入21世纪,资本主义就遭遇了这场令资本主义拥趸者沮丧的经济危机,以至于现在连政府的积极干预都已经被西方人接受了。这在十八九世纪是根本无法想像的。如果说在某种程度上积极的政府干预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那么什么才是资本主义与其他生产方式之间的区别所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与最原始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差距恐怕并不比今天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距大。这是现实给迷信教条者最好的教训,也是给相信未来者最好的启示。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主义失败成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