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

    时间:2019-02-03 05:42: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既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提升民族竞争力的需要。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出发,提出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创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在本质上,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进行自我创业。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1.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增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 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0万。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据不完全统计,城镇有将近1亿的失业及潜在失业人口,此外,我国每年城镇和农村都有很多新增的适龄劳动力;政府、企事业单位不断采取减员增效的改革措施;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其容纳的劳动力也越来越有限等,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既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世纪,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类型张扬个性,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新模式,新产品新行业不断涌现。在新创办的企业中,科技含量偏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发展的目标,努力培养大量的创业型人才,改造传统产业和创建新的产业,既是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3.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创业是一项十分艰巨、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创新能力,就是要让他们拥有创业的强烈意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为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优秀的创业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有意识地诱导学生的创业需要和创业动机,激发学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开展创业教育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进取精神的培养,在创业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那种思想保守、畏难退缩的人是创不出业的。其次,要注重加强创业心理的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百折不挠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加强创新教育,创新不仅指新的发明、新的技术和方法,还包括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敢为人先的个性。
      (2)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创业知识是创业能力发挥的工具,在创业活动中起着经常性、关键性的作用。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专业、职业知识,这是从事某一项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二是经营管理知识,如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等。三是综合性知识,一般包括政策法规、公共关系、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
      (3)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二是策划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四是领导能力。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西方国家的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大都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而我国在此方面尚未起步。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主修和辅修、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块化方式实施。课程的开设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努力形成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3.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
      (1)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调查,反复检验,不断总结,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2)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要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在人力上给予保证;要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从经费上给予保证;要给予重点扶持,从场地上给予保证;要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或协助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也可以适当吸收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产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指导学生体验创业过程。同时在现有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增加创业经营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某些专业生产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在社会生产、市场营销、规划运筹、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接受锻炼,提高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与国际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转变观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创出特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新形势下培养能力创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