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伤逝读后感_《伤逝》新论

    伤逝读后感_《伤逝》新论

    时间:2019-02-03 05:42: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子君与涓生两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五四”之后中国的时代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两人在恋情中的失衡关系以致生离死别的悲剧性结局。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勾勒出子君与涓生的个性形象,还原两人在爱情中的失衡关系,以揭示两人爱情悲剧形成的根源。
      关键词:《伤逝》;爱情;悲剧;失衡
      
      一、引言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采用了人物手记的形式,叙述了子君与涓生从相互热恋到相互隔膜;由相互隔膜到互相折磨;由相互折磨到相互延期;有相互延期到感情破裂,一直到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
      
      二、不成熟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情感关系失衡的根源,在于情感主体的性格特征,首先子君与涓生各自都不成熟,其次相互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为情感的失衡埋下了伏笔。
      1、子君――因爱而生
      子君的不成熟,在于她的单纯,她的天真,她的异想天开,她的一厢情愿。生长在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子君感受不到生活的压力,她的一切都可以理想化地进行。既然受感于涓生“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又由于生活环境的过于单纯,她就会很笃定地觉得为了爱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抛弃,有了爱情其他都没什么了不起。她不明白从小自己享受到的“自由”是维持在笼子里的,因为她从没走出去过,她的家庭、她家庭的地位、财富便是她自由的范围,走出去了,她就一无所有了。
      把那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理解为“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宣言其实是不够妥当的,子君并不具备一种明显的意识特征,即使要强调她的时代意义,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她仍然映乏足够的暗示性。的确,她说了那句话,并勇敢无畏地与涓生同居了,这就是她最富有时代个性的形象塑造。但是,应该看到,构成这个人物这一个性并不是时代基础,面是爱。在这一点上她与中国古代的卓文君、崔莺莺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实际上子君身上并不具备“五四”时代的广泛社会内容,她的生存模式是属于泊于传统型的。她既缺乏社会理想,且又生活情趣低下。这个封闭在吉兆胡同的女性与她所处的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相距是十分遥远的。“五四”时期的“男女平等”、“女子教育”、“女子就业”、“独立人格”、“女子参政”等等妇女解放运动中的普遍要求,与这个人物都没有关系。在时代精神与这个人物之间很难建立一种极为紧密的关系。
      在以涓生口吻叙述的整篇小说中,爱情是子君生命的核心,要理解子君这个人物,是不能够撇开她对涓生的爱单纯探讨她的主体意识的。
      2、涓生――一切是空虚
      涓生的不成熟,在于他的怯懦,他的软弱,他的理想主义。可以设想一下认识子君之前他的生活,在局里和会馆两点一线间游走,偶尔和几个并不太亲密的朋友出去娱乐一下。这样一个迫于现实压力疲于奔命的少年,他的追求、他的冲动、他的理想,早就在冷冰冰的社会现实里消磨殆尽,他弄不太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生命在他看来就是一场应酬,遵循着礼仪而不需要投入多少感情。所以看到子君,看到了那种目不斜视的骄傲与自信,那种奋不顾身的冲动与无畏,他麻木的心立即就会受到致命的敲击,他爱上她的正是他所没有的。事实上完全是子君的爱促使他离开了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他这么选择,体现的不是他的勇敢,恰恰是他的不坚定,作为一个男人,他还不会权衡究竟什么东西对于自己更重要,还不会定位自己的事业与自己的爱情。
      在涓生的叙述中,出现的最多的词是“空虚”(18次)/“虚空”(8次)、“寂静”(9次)和“寂寞”(3次),这体现了涓生的情感基调,他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现实永远没有办法让他感受到快乐满足。在没有遇到子君前,“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涓生满以为仗着子君“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但同居之后依旧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本想离开子君来驱赶这种空虚,结果子君死了,“四围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其实涓生和鲁迅所哀叹的在长期封建“关闭”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三、对爱情承担的责任失衡
      
      子君爱上涓生,因为那是“玩偶之家”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的唯一的窗口,爱对她来说就是另一种生活;而涓生爱上子君,一方面是没有办法抗拒她的鲜活、她的炽烈、她的冲动,他波澜不惊的生活使他需要这样的恋人来满足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占有欲;更大程度上振动他的灵魂的是“中国女性”,是“不远的将来”便看见的“辉煌的曙色”,子君在这种虚幻的满足感中被抽象化了,她不是作为活生生的爱情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符号冻结在涓生的意念中,而事实上这种涓生爱上的子君身上的觉悟与信仰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分明是子君的爱放在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的一种假象。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一种可怕的失衡,爱情供给着子君的生活,而涓生的生活供给着爱情,并且是爱着一种错觉的虚幻的爱情,悖论出现了,怯懦的个人竟是力量的给予者,而给予者又被对方给予。换言之,这时,子君的生命是在靠涓生的错觉来支撑,她的生活的力量之源是空虚。每一次子君在“温习”涓生求爱的举动时,涓生“愧恋”的情绪就是很好的证明。
      子君是无知的,她按照她传统的女性思维来思考,对她来说,爱就意味着婚姻,便固执地想要将与爱人在一起的生活继续,她选择采用当时最解放、最极端的做法――同居。她不会考虑涓生是不是有能力承担得起,不会考虑自己会成为他的负担,他的压力。而涓生是胆怯的,他害怕面对世人注视的眼光,但他也害怕拒绝子君的无知的爱情和源自爱情冲动的要求,但是这是不可能有一个两厢情愿的幸福结局的,因为当涓生试图把爱情放在自由这一维度中加以检验以建构起一种新的伦理时,却因为始终关注抽象目标并合乎目的的使用它们,把个体的情感与日常生活排除,所以一旦当他感受到子君成为了自己生活的负担,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爱迁就什么,必然会落荒而逃的。
      
      四、结语
      
      对于子君和涓生而言,一个人急切地为建筑在虚无之上的爱情承担责任,另一个人只是在爱一种假象,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责任,两个人还要生活在一起共同面对严酷的生活,这种失衡就是整个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尽管故事一度看起来很美满,但是注定会有一个曲终人散的结局。■

    相关热词搜索:新论伤逝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