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当“下跪”成为抗争]牛下跪

    [当“下跪”成为抗争]牛下跪

    时间:2019-02-04 05:25: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现在一些社会纠纷,民众常以下跪的方式来“抗议”,往往成为社会热点。一出现此类事件,便有人指责是儒家文化的毒害,并把它看作一种奴化的表现,这大概也算是对儒家文化的误解之一。
      跪拜礼其实是一种古礼,孟子说过“禹闻善言,则拜”,可见早在大禹时代就有了这种礼仪。
      古代并没有椅凳这类坐具,多是“席地而坐”。如果客人来了,以示恭敬,最多再加上一张席子。所以古语中的“坐”,和我们现在说的“坐”完全不同,和今天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坐姿相同,也就是双膝跪地,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席不正,不坐”,说的其实是“席不正不跪”。在《论语》《孟子》等书中,没有出现过“跪”字。
       待客讲话时以示郑重,伸直了上半身,坐也就变成了跪。而行礼之时,只要俯身向下,也就是拜了。拜在古代,是一种日常礼节,比如《礼记》中说“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可见吃饭喝酒时,也是要行跪拜礼的,并无明显的高低之分。这些礼仪都形成于儒家之前,并不是儒家创造了这种礼仪。与所谓的奴化思想可以说也关联不大。汉唐以后,尤其是唐朝后,椅凳的普及,人们多悬足而坐了,跪拜礼才日渐郑重起来。但古人也有“八拜之交”“拜天地”“拜父母”之类的礼仪,可见跪拜礼也并非专用的君臣之礼。
      辛亥革命之后,因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自然把跪拜礼视为君权和奴性文化的一种象征,看作一种应抛弃的对象。
      从日本仍保持这种礼仪,但却进入民主社会来看,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可能正因为大家认为“下跪”是一种奴性的象征,反而催生了以“下跪”为抗争的社会现象。这种“下跪”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承认你强者的地位,但期望你迫于道德或舆论压力,也倾听一下弱者的声音。有人把下跪称为弱者的“武器”,只是这种亮出武器的方式过于屈辱。
      甘地曾把绝食看作是非暴力反抗的最后手段,我想中国民众的“下跪”,也算是非暴力反抗的新手段。它比绝食对自身伤害要小,但比绝食更为屈辱。甘地把非暴力看作是一个教育公众的过程,让它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直到民众最终变得不可战胜。从这种带传染性的“下跪”中,似乎也隐约地看到了这种力量。
      民众正是用这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的。他们通过对自己负责,来达成对组织和国家的负责。这种政治参与热情,理应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地方官员也理应做到与之呼应。当民众诉求能在公共空间得以声张时,民众才可能实现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民众从这种互动中,感受到的也是社会机制在向一个积极的方向转变。
      “下跪”虽然屈辱,但仍然是一种社会抗争。在民主社会里,社会抗争从来就是民众常态的政治参与形式。在非民主和民主社会之间,没有一个刻板的边界,而是一个民主形态不断递增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抗争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尤显重要。它是在革命暴力和议会政治之外,社会达成民主化进程的一种更为平和的方式。
      从前些日子出现的江西抚州爆炸案、广东增城和潮州事件可看出,现在极需要对非暴力的社会抗争事件建立常态的制度认同,使民众因社会不公引发的各种矛盾,能被正常化解在社会机制中。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总是摇摆在暴力潜伏或爆发的两极之间,才能迫使地方政府建立高水平的协商机制,通过社会抗争机制的反复作用和磨合,社会才可能真正步入民主法制化的轨道。编辑/赵国瑞

    相关热词搜索:下跪抗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