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大师自嘲和小鬼自夸】养小鬼是什么

    【大师自嘲和小鬼自夸】养小鬼是什么

    时间:2019-02-04 05:28: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酱香老范与书画浑身“不搭界”,但时不时听到我们的书画家们踌躇满志之言,如标榜自己得过什么大奖、入了什么名社、被什么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刻一方章的润格是多少(然又主动给奥运冠军送画)等等,不是自抬身价,就是吓唬我等无名小辈。但我知道家乡先贤吴昌硕是经常调侃和贬低自己的。古语曰:“是真佛只说家常。”我们的书画总说自己“行”,吴昌硕常说自己“不行”,可谓“是大师只会自嘲”。
      吴昌硕平时虽爱喝几口酒,但酒量并不大,在家中待客时,别看他频频举杯祝酒,但这只是为能让客人畅饮。其实他用的是一只特制的酒杯,大小看上去和别的酒杯没两样,但杯身、杯底特厚,杯中可盛之酒很少。他给客人用通常之杯,自己用特制之杯。当友人揭穿了此秘密,他便妙语解颐:“你们都说我的画好,名气大,其实和这只酒杯一样,徒有其表而已。”此言当令那些真正“徒有其表”者汗颜,如他们欲以“弘扬昌硕文化”为己任的话。
      能自嘲,既是心理平衡的表现,也是幽默情怀的流露。晚年蜚声艺林的吴昌硕,面对自己的艺术成就从不矜功伐善,而保持着冲淡谦和的心态。有一次,王一亭为其画像一帧,他在上面题了赞语:“是酸寒尉,是乡阿姐?少壮及老,果何为者?……耳病已聋,词拙则哑。书画篆刻,在古人下……发短尚簪,骨瘦为把。生塘已成,身尚不舍。沧海横流,苟如瓦全。南山之寿,犹无见也。”自嘲甚剧而又谐趣横生。在为友人画的花果册页上,他还题了这样自嘲且自谦的跋语:“予素不知画。衰病,多睡虑伤脾,时以作篆之笔横涂直抹,丑态毕露。人谓似孟皋、似白阳、似清湘僧;予姑应之曰:‘特健药而已,奚画为?’”把画只不过当成是防病养身的“健药”,这与其说是对画和画艺的调侃,不如说是对自我画家身份的故意颠覆。当然,这种话,也只有从像他这样的大师口中说出才好玩。
      有人夸奖吴昌硕的作品“大作合南北为一辙”。他马上答道:“简直不成东西,还谈什么南北。”有一次,他和王个�在西泠印社散步,走到小龙泓洞口,见洞中有人烧香,且向一尊坐像叩头。他故作恍然大悟之态,说:“怪不得我这几天老是头昏。被他们这样一拜,不昏也得昏了。”原来这洞中放的不是什么佛像,而是日本雕塑家朝昌文夫所作的吴昌硕盘膝坐像。84岁时,王个�陪他游西湖,在西泠印社师生俩合影。返家后他在照片上题到:“手扶藤杖陟山阶,个�从之放我跌。龙泓莞尔而笑曰:‘印不藏锋书退笔,老而不死是为贼。’”自嘲之剧,无以复加。
      “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铃镝,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是吴昌硕在题西泠印社的一副对联。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敢于自夸的不过是“识字仅鼎彝铃镝”而已。搞篆刻,无“小学”(文字学)功底,也就是“不识字”,不把字刻错恐怕要靠运气。
      又想起启功。1988年,66岁的他风头正健,《自撰墓志铭》一篇,曰:“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如此自嘲,真大师也。
      是大师只会自嘲,惟小鬼多喜自夸。西谚云:“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猖狂。”只要大师永存,灭亡几个小鬼又何妨。

    相关热词搜索:自夸自嘲小鬼大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