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出世的“有情”]有情

    [出世的“有情”]有情

    时间:2019-02-08 05:33: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分析、评判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启蒙”与“革命”一直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大道宏旨。这固然适用于思想文化激烈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国,关乎百年来家国叙事的精神遗产,却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始终视新文化为主流的观念使然。然而,倘若将这一视“现代性”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的视角暂且悬置,就不难发现在新文化潮流之外,其实尚有另一支脉存焉。如果依照惯例,以“启蒙”与“革命”概括前者,后者的主旨则不妨冠之以“抒情”。这一“抒情”,不仅牵涉一种和史诗相对举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更揭橥形式背后的精神意旨。而这恰恰在有关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叙事”中遭遇忽视与淡忘。“抒情性”因其表面呈现出的非关家国大业的个人化追求,及其与史诗的巨大差异和激烈辩证,始终处于一种被冷淡、被压抑的状态,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一条隐而不彰的线索。而“抒情性”的另一面向,则是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袅袅余音,凝聚成一股未曾遭遇断裂的、不绝如缕的脉脉生息。
      李叔同、弘一大师(大师一生名字别号甚多,最为世人所知者,当属俗家时以字行之“李叔同”和出世后的法号“弘一”)一生的文章行止,恰恰呈现出“抒情性”的这一面向。大师幼时即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训练,后虽东渡扶桑,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旁及戏剧演出。但其背后的精神意旨,却仍以传统中国的文人气质为依托。1918年7月于杭州定慧寺(虎跑寺)落发之时,新文化正值初兴;即令日后风生水起,蔚为大观,大师早已超脱尘世。因此,新文化运动与传统中国的断裂,在大师身上丝毫不见行迹。大师一生学贯中西,兼擅诗文、音乐、绘画、书法、金石,亦曾研读儒学道藏,后皈依三宝,发绝大愿力,终成一代律宗高僧。可见,大师一生之术业,更近乎古代之通人,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学有专擅的作家、学者或知识分子。可见,李叔同的精神世界,以及承载其精神的文章行止,呈现出与近百年来始终位居主流的“现代性”诉求迥乎不同的“抒情性”气质。二者的内在分歧,即在于对“有情”与“事功”的判断取舍。
      沈从文先生在写于1952年的一封家书中谈到:
      
      中国历史一部分,属于情绪一部分的发展史,如从历史人物作较深入分析,我们会明白,它的成长大多数是和寂寞分不开的。东方思想的唯心倾向和有情也分割不开!这种“有情”和“事功”有时合而为一,居多却相对存在,形成一种矛盾的对峙。对人生“有情”,就常和在社会中“事功”相背斥,易顾此失彼。管、晏为事功,屈、贾则为有情。因之有情也常是“无能”。现在说,且不免为“无知”!说来似奇怪,可并不奇怪!忽略了这个历史现实,另有所解释,解释得即圆到周至,依然非本来。必肯定不同,再求所以同,才会有结果!……事功为可学,有情则难知!……换言之,作者生命是有分量的,是成熟的。这分量或成熟,又都是和痛苦忧患相关,不仅仅是积学而来的!年表诸书说是事功,可因掌握材料而完成。列传却需要作者生命中一些特别东西。我们说得粗些,即必由痛苦方能成熟积聚的情――这个情即深入的体会,深至的爱,以及透过事功以上的理解与认识。
      
      以上论断,是沈从文先生阅读《史记》的心得,也是先生的夫子自道;而以之观照李叔同的文章行止,亦颇为契合。剃发修行之前的大师,曾为以诗书画印闻名于世的翩翩公子,曾为醉心于西洋文学艺术的留学生,也曾为严肃认真而又不失淳厚温婉的艺术教师,身处俗世之中,自难免事功之累。然而,大师事事精熟,在其“事功”的每一阶段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赞之者或归于大师不世出的才情,或指出其成功秘诀在于“凡事认真”四字。诚哉斯言!不过,大师以凡事认真的态度对待“事功”之时,却往往能够做到投入而不沉溺,时时体现出面对“事功”的从容淡定,每每于入世中作出世之想,这正是大师超越于常人之处,也使其凡事认真的态度逐渐升华为一大境界。
      李叔同告别尘世,遁入空门,时年三十九岁,正值人生中生活稳定、事业有成的黄金时期。这一生命历程的突转由此引发世人的惊叹和不解,进而求为解人。在诸多解释中,以大师的入室弟子丰子恺先生的论断最为后人认可和称道。丰子恺先生将人的生活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衣食),二是精神生活(学术文艺),三是灵魂生活(宗教),李叔同由艺术升华为宗教,由艺术家转入佛门,自是理所当然之事。周宁教授据此进一步推演出“弘一出家,真正的意义是从审美境界转向宗教境界”的结论。上述解释均不失其准确深刻,但稍显不足的是,主要着眼于大师出家的过程和结果,对其原因分析不足,甚或存在以果为因的缺失。在我看来,大师之所以能够毫无障碍地实现这一转型,在于其生命深处的“抒情性”气质。李叔同一生历经僧俗两世,由入世的杰出艺术家到出世的大德高僧,身份、境遇和体验均产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两世为人的巨变中,亦有其不变之处,即为“有情”。
      李叔同年少时即显示出过人的才华,“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恍如草上霜”两句,固然不脱少年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冲动和浪漫感伤,但也表现出对于尘世不出己愿的超脱,作为大师生命深处的一点灵犀,以作日后的佛缘。奉母迁居沪上后,弦歌不辍,每以诗文遣怀,作品或富丽浓艳,或寂静凄清,透过纷繁的浊世感受生命的悲凉,则为其要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词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番风雨,只有人归去。
      
      温婉细腻,荡漾着少年人纤弱敏感的情思,颇具温、韦花间之词风,但出于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虽风流婉转,却决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之作。上海时期的李叔同,除与友人诗文唱和外,也寄情声色,与歌女艺妓屡有交往,并因此产生了不少诗作。以卓世诗才沉浸于情场风月之中,既和当时上海社交界的文化氛围有关,也源于李叔同有感于家国沦丧的幻灭情绪。
      《夜泊塘沽》一诗作于回天津省亲期间,诗曰:
      
      杜宁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越发孤寂清幽,有出尘之意。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作于民元后的《西湖夜游记》一文,其中警句如:“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喟然感矣。”该文连同此后相继问世的《落花》、《月》、《晚钟》等诗作构成一个精神序列:逐渐由个体生命的感伤,转向对生命本质的启悟,终于穿越情感的苦痛,获得灵魂的慰安,实现了对生的执著和死的绝望的内在超越。看破了红尘,参透了生死,艺术家李叔同的出众才情也就升华为律宗大师弘一的无上智慧。然而,与其他杰出艺术家或大德高僧相比,李叔同又有其独异处。出世之前的大师不忘“事功”,但其“事功”仅限于艺术。在大师看来,艺术的本质在于追求有限中的无限,或曰通过有限追求无限;艺术的功效和价值因此也不拘于现世,亦关乎来世;不限于此岸,更指向彼岸。这样,艺术既可以列入“事功”,又大大超越了“事功”,不断接近并最终抵达宗教的境界,由“事功”化作“有情”。因此,尽管大师于“事功”成就卓著――为翩翩公子时以诗文名世,“二十文章惊海内”;为留学生时学习西洋艺术,并粉墨登场,令人惊艳;为艺术教师时则以温文尔雅的气质风度和教书育人的严肃认真,赢得广泛尊重;其及门弟子丰子恺、刘质平、曹聚仁等分别在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更为后人津津乐道――大师对其“事功”,却是不求有功,也不以为功,而关注“事功”背后的“有情”。于是,大师以“有情”面对“事功”,甚至以“有情”取代“事功”,令“事功”也达到“有情”的境界。大师由入世到出世的生命历程中,借助文章行止的“抒情性”实现了精神的内在超越,通过艺术的“有情”超越了人生的“事功”,最终达到宗教的境界。可见,对李叔同而言,由艺术家一夕蜕变为僧人,不过是在同一世界中的自由转化而已,绝无难以弃绝的牵挂与障碍。
      与此同时,李叔同尚有另一超拔之处,即在于出世之后仍念念不忘“有情”。大师奉母至孝,即令遁入佛门多年后,在慈溪金仙寺听天台静权法师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本生为无量劫中之孝女,一心向佛,以诚孝为功德,拔救堕入地狱之母,离狱生天。大师由此念及生母,当众哽咽并涕泣如雨,以至举座皆惊。抗战爆发后,闽浙两地沦陷,大师拒绝迁居西南之邀,身居险地继续弘法,并手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之联语,从中可见大师之真性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尘世,太上忘情,固然是出家人追求的境界;但历经生命的苦痛之后,乃得“有情”之大爱。表面上看,李叔同未能尽脱俗世的悲喜,似乎功业未满,但大师身上出世的“有情”,却更见其对宇宙、对人间的大慈悲心。常有论者为大师的突然出世而扼腕叹息,认为大师在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骤然弃绝一切,作为艺术家不免留下才情未尽之憾。事实上,李叔同的才情并未因出尘而消遁,而是转化为更高境界的“有情”,植入大师的灵魂深处。通过“有情”,作为艺术家的李叔同与作为律宗大师的弘一,实现了相互的融合与超越。“有情”的艺术承载着艺术家李叔同的非凡才智,“艺术”的有情则辉映着一代高僧弘一大师的无量功德。
      

    相关热词搜索:出世有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