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最霸气的帝王诗【趣说帝王“统一诗”】

    最霸气的帝王诗【趣说帝王“统一诗”】

    时间:2019-02-20 05:41: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那么,贵为天子,一统天下的帝王是否也钟情于诗,甚而以诗言志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撷取几首帝王的“统一诗”,以飨读者。      刘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唐朝有个叫章碣的,写过一首名叫《焚书坑》的诗,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项羽到底读没读过书,到底是读了多少书,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这些都得专门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诗写得还是不错的。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攻打黥布,黥布败走,刘邦对手下人说:“你们去追吧。我到了老家,得回家看看。”就回了老家沛县(今江苏沛县)。这老刘家的老三,大伙是知道的,当年鼻涕挺长的,当个小亭长。可是现在我刘老三回来了!我高祖还乡了。排场自然是要讲了,吃喝玩乐。喝得高兴时,高祖想OK一下。于是,就在酒桌上即兴唱了起来,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只这三句,就已经足够好了。唱得来劲时,高祖“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你看,作词、作曲、演唱、舞蹈全是一个人,特投入,都哭了。那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囊括四海、笑傲全球的襟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样,这首诗才流传到了现在。
      你不读书的刘邦能作诗,我西楚霸王项羽同样也能作诗。只是,抱着一统天下理念的项羽,在战争中惨败,本来要做的“统一诗”变成了伤感诗。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处于四面楚歌之中。面对爱妻虞姬,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比起刘邦的诗来,项羽的诗更有韵味。但论气势、论情感,却还是在刘邦之下。
      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时期,看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活得最洒脱的要属曹操了。刘备欲夺天下,藏首匿尾,孙权称孤道寡,王顾左右,唯有曹公敢写诗直抒一统天下的胸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曹操看看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以美酒宴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而发,持槊高歌一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
      历史上的曹操,既是诗人,更是一代枭雄。纵览他的诗歌,既能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中自始至终回荡着一股英雄之气。这股英雄之气里回荡着他因生命流逝、功业未建而产生的悲凉慷慨情调。所以明代钟惺称赞曹操的诗歌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
      
      李世民:“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如果说李世民会写诗,恐怕没几个人认同。其实,李世民的诗可谓唐代诗苑中的第一香。《全唐诗•太宗小传》早有赞许:“……至于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过旧宅》)
      全诗基调昂扬奋发,风格雄浑豪迈。特别是末尾“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两句充分体现了太宗“王者以天下为家”的广阔胸怀。既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王气象方侔”的气势相当。
      
      赵匡胤:“赶却流星赶却月”
      
      当初,赵匡胤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一起畅谈人生志向。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豪情万丈,争先恐后地说以后一定要当一名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最后,石守信问赵匡胤:“大哥,你的志向是什么?”赵匡胤拍案而起,吟出一首小诗来。诗云:“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赵匡胤所吟乃一首咏物诗,咏的是朝阳初升的壮观景象。如果仅从文采角度考虑,这首诗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但若从志向角度考虑,这首诗就颇耐人寻味了。赵匡胤岂不是把自己比作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
      有人把赵匡胤的一生分成四个阶段,说赵匡胤所咏的这首诗正好应验了他的人生四部曲。
      “欲出未出光辣达”,这时候的赵匡胤,虽然具有“光辣达”般的志向,但毕竟还在闯荡天涯,还是“欲出未出”;“千山万山如火发”,是说赵匡胤在南征北战阶段峥嵘乍露、神威大发,“如火发”一般地在“千山万山”间南征北讨;“须臾走向天上来”,即陈桥兵变阶段。这时候的赵匡胤,经过第二曲的有力铺垫,根基已经打牢,所以在“须臾”之间就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走向天上来”了;第四句“赶却流星赶却月”,是说的赵匡胤虽然荣登皇帝宝座,但如“流星”、如“月”一般的大小割据势力还很多,赵匡胤奋起龙威,将这些割据势力通通“赶却”,独留他这“一轮红日”光照天下。
      
      朱元璋:“夜间不敢长伸足”
      
      朱元璋年轻时落难,到处飘流,吃不好,住不好。出家当沙弥时,有次回寺太晚,只好露宿寺门外。一般人可能会悲伤,可是他有自己的哲学,因而作了下面这首诗:“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我以天空为罗帐,大地为床毡,日月星辰来陪伴我睡觉。这既是露宿者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朱元璋遇事看得开,志向高远。最奇的还是后两句。本来,因为山里晚上寒气逼人,如果睡觉时双腿伸直会很冷,所以只好蜷曲着睡。可是朱元璋不这么想,他说,我怕伸直两腿会把山河大海给捅破了。这是多么洒脱超然的境界啊!其气魄真是不同凡响。
      另外,朱元璋还仿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写了一首《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笔者近日翻阅清人笔记《通幽趣录》,书中记载朱元璋在灭吞陈友谅、方国珍诸雄时,与谋臣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闲聊说:“黄巢一介落第武子,后能创金甲百万之众攻陷唐都,称大齐皇帝,乃是一雄杰也。”由此可见,除了成王败寇的结果大异外,朱元璋可算黄巢的知己,“修改”一下黄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帝王统一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