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左邻右舍死于“文革”流弹】左邻右舍的意思

    【左邻右舍死于“文革”流弹】左邻右舍的意思

    时间:2019-02-21 05:36:3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重庆石桥铺老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家就住在这条有180年历史的老街上。当时,街道宽5米,长1?郾5公里,石板路面,东北高,西南低,两旁多为土墙瓦房和夹壁穿斗房,只有少量新修的二楼一底的砖房。
      老街居民大多是世居,民风淳朴、天性善良、勤劳本分。新中国成立后10多年来,街上虽然也有鸡鸣狗盗、男女苟合、吵嘴打架之类的事情发生,但邻里之间还算和睦。这里经历了清匪反霸、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大炼钢铁等重大运动,灾荒年间还出现了水肿病、饿死人现象,但老街居民总体来说还算相安无事。历经苦难的老街居民沿袭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凑合着过日子。
      然而,就这样的安稳日子都被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武斗彻底打乱了。
      老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了山城两大武斗势力的交界地段。东面的潘家坪地区是“反到底”派的一个重要据点,“8・15”派为了打通沙坪坝到市区的通道,集中优势兵力对“反到底”派进行围攻,力图拔掉这颗眼中钉。从1967年8月开始,石桥铺老街上每天火力交叉,枪炮隆隆,打得昏天黑地、人仰马翻。老街东南面的杨家坪为军工重地,是两派武斗兵器的主要来源地,“反到底”派控制的建设厂和“8・15”派控制的空压厂在这里捉对厮杀。每天公路上的运兵车、弹药车、粮草车,以及伤员急救车、运尸车川流不息,闹哄哄的。整个地区战火纷飞、尸横荒野、惨相横生。
      我家位于老街口,离公路不远,四周墙壁都是土墙,门窗是薄木板做成的,面对每天飞落的流弹冷子,不堪一击,我们的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
      1967年,毛泽东主席说“形势大好,乱了敌人”的那段日子里,老街居民正为躲避流弹四散逃离。我家几兄妹在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父母的威逼苦劝下,扛上凉板,带上一口袋大米,到离家3公里的二姨妈家避难。二姨妈家在联芳大队斑竹林生产队。
      大白天,我们龟缩在农村土墙院子里喝稀饭,不敢出门,靠下象棋、看小人书打发时光。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耐不住寂寞,悄悄爬上附近的烟墩山,蹲伏在红苕地里,置蚊虫叮咬、鼠蛇袭击于不顾,遥看隆隆炮响的潘家坪地区夜战。
      通往市区的主干道灯光昏暗,坦克履带在混凝土路面上碾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远处枪炮声不绝于耳,方圆数公里的天空中各色曳光弹交织飞舞,硝烟弥漫。眼前的情景让我们有一种隔世之感,顿生苍凉悲壮之意。
      中央制止武斗的“九・五”命令下达后,“反到底”派和“8・15”派的战事没有那么猛烈了,流离失所的老街居民开始战战兢兢地返回家园。我们刚到家就听说前几天老街西南边的醪糟铺里,有一个3岁小女孩在铺着凉板的地上睡午觉,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子弹射进屋内,碰到一个硬物,拐了个弯打到小女孩颈子上。小女孩流血过多,加之抢救不及时,还没看清楚这个世界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武斗虽然还在时断时续地进行,但居民们再也不愿离家出走了,不知哪家带的头,家家户户开始挖起了“防空洞”。挖防空洞对重庆人来说并不陌生,当年日寇轰炸重庆时,国民政府和老百姓在街边、路旁、山冈、峭壁上挖了成千上万的防空洞,至今犹存。只不过这次挖的防空洞就在自己家中,其实就是一个个“避弹坑”。
      大家在家里靠墙的地面上挖一个土坑,半人高,用石灰将土坑四壁和底部抹平。坑里摆一根长条凳,搭上凉板,平时在凉板上睡觉,一听到枪响,便翻身下床,钻进坑里,或蹲或坐,防避流弹伤人致命。
      当时,中小学“停课闹革命”已经一年多了,学生们无所事事,闭门不出,一有动静就往坑里躲。可大人们要谋生计、“抓革命,促生产”,不能整天躲在家里,得早出晚归挣钱养家,于是悲剧相继发生了。
      邻居李玉书50来岁,是综合商店职工,在离老街两里路的六店子大队副食店值夜班,清晨被人发现倒在茅坑边上,已经断气。他的后颈窝有一个很小的枪眼,估计是被小口径步枪子弹射中的。可究竟谁是肇事者,不得而知。
      李玉书是个老实人,因为口吃,平时言语不多,只知道干活,子女们也被教育得谨小慎微。“一月夺权”时,他的大女儿在学校当教师,被造反派抓起来批斗游街。从此,他们家的人行事更加小心翼翼。李玉书死于非命,他们家竟然噤若寒蝉,躲在家里偷偷流泪到天亮。尸体在家门口停放一天就匆匆送到火葬场火化了。
      不到一个月,邻居张家又传来噩耗。张家主妇雷素珍在下班回家路上,莫名其妙地倒在血泊中。雷素珍30多岁,川东涪陵人,嫁给老街综合商店日杂门市的张树森为妻,生育了一儿一女。雷素珍体格健壮、勤劳贤惠,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夏天卖冰糕,冬天割猪草,有机会还去工厂做临时工,挣钱补贴家用。她这次是在钟表厂做清洁工,下班后沿着公路步行回家。快到老街派出所附近的公路桥时,远处五台山周围隐隐响起一片零乱的枪声,一颗从天而降的子弹从她右肩穿进,左乳穿出,她立即倒地毙命。
      雷素珍的尸体停放在张家门口,一张白布盖住她的脸,大门上贴了一张正方形的草纸。张树森面无表情,木讷地从日杂门市上拿回一串火炮,“噼噼啪啪”地燃放。他家刚满11岁的女儿“妈呀,妈呀”地喊叫着,哭得昏天黑地。五六岁的小儿子也跟着姐姐趴在地上,对着母亲遗体不断磕头,“呜呜呜”地流泪,那情景惨不忍睹,人见人悲。
      左邻右舍家中亲人死于流弹均无处申诉,更没有人出来承担罪责。邻居们只能默默吞下“文革”武斗的苦果。
      李家和张家活着的人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别是张家的一对儿女,幼年丧母,与继母不合,时常爆发家庭战争。懦弱的父亲流干了眼泪,过早得了肺病,基本上成为废人。失去母爱的女儿不到16岁便离家独立,报名去云南西双版纳支边,两年后因体质差,病体裹身,被组织退回。无家可归的她先是投靠四川内江的一个亲戚,后来远嫁他乡,再也没有回过老街,前不久听说已经病故。张家小儿子在没有温暖的家里,读书不成,学艺不就,染上恶习,父亲去世后便在社会角落里苦苦挣扎,从单位下岗后,生活举步维艰。
      我家在武斗中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也弄得一家人支离破碎。我家土墙房屋被子弹击打得千疮百孔,屋瓦遇雨即漏,无法修补。随后,我们几兄弟下乡的下乡,支边的支边,一家人四处奔波。直到改革开放后,全家人才逐渐走出阴影,恢复了安稳平静的生活。
      至于石桥铺老街,早已连同那段历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和车水马龙的闹市。
      (压题图:重庆沙坪坝红卫兵墓地)(责编 磊 石)

    相关热词搜索:流弹左邻右舍死于文革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