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金融风险免费论文] 金融风险防范论文

    [金融风险免费论文] 金融风险防范论文

    时间:2018-07-03 17:05: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现代金融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核心和先导产业,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的棘手问题。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风险免费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风险免费论文篇1

      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务领域也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进程中,金融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日益增多,对于金融风险成因的研究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的规避与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前提是要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其次在诊断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策略性建议,期望对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尽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金融单位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见性。金融风险包括三个方面:1.金融风险意味着金融主体遭受损失;2.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能确定的;3.任何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都是金融利益的受益者,同时也是金融风险的承担者。

      2、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

      (1)金融制度的缺陷是金融风险存在的最直接原因

      我国金融制度中的计划经济基因是导致金融制度缺陷的主要原因。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相比,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存在根本的制度性缺陷,使得其并不能成为企业运作,也缺乏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理念。缺乏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我国金融机构无疑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银行盈亏严重不平衡,金融机构所有者不明确,监管力度有限,金融机构战略目标不清晰,资金运作违反市场规律,人为干预因素太多,主体资金过多的集聚于效益并不存在优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较具有市场灵活性的私营企业难以获得资金的帮助,从而导致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急剧增多,资本充足率约束软化,灰色金融及灰色金融机构暗度陈仓。

      (2)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我国金融机构严重缺乏高素质的银行管理人员,而基层银行职员近亲繁殖较多,金融机构的员工所拥有的知识不能指导其很好的胜任岗位工作。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不加限制的开发其业务,过度的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这些都会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金融活动面临的不良因素,滋生金融风险

      灰色金融、黑色金融的存在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灰色金融是指虽不符合法律规范但却有些合理的金融活动,例如老百姓之间内部互助会、未经有关机构正式批准的合作基金会、民间个人之间的高息借贷等。所谓黑色金融是指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金融组织及金融活动,我们说知道的地下钱庄、诈骗团伙、洗钱以及非法集资等都属于黑色金融。

      (4)不良资产的存在产生金融风险

      不良资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逾期贷款、破产企业的贷款等。当一个银行或整个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超过20%,或者不良资产额超过资本金的两倍,将会大大的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5)信息缺口因素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信息缺口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披露不足,展露不完全;②信息充分,但不具备良好的鼓励架构,以至于没有充分地正确地处理信息;③信息量充足与充分,但由于金融机构缺乏专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导致我们没有能力接纳和分析信息,甚至在信息的接受上产生扭曲;④金融监管架构存在问题,使得信息出现偏差;⑤合成谬误,例如成都的地产商均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块地是最好的地皮,能卖最好的价格。每个都这么预测,就会造成一个集聚效应,导致地皮价格突飞猛进的上涨,价格上涨的一个连锁效果是供过于求,根据市场规律,充分供应将会导致价格下跌,地产商将会面临亏损,链条反应是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进而产生金融风险。

      (6)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金融监管机构目标模糊,监管无的放矢,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监管操作规范也并不是十分的到位。我国金融监管的行动迟缓,习惯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再去介入管理,事实上有些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努力也是无济于事。我国金融监管不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监管人员素质偏低,无法胜任金融监管工作。我国金融监管手段落后是金融风险发生的又一原因,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手段是直接监督,采取的监管方法是行政监督,而在国外运用得较为娴熟的法律金融监管手段与经济监管手段,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却用的非常的少。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的检查、评价与管理,还缺乏统一的与行之有效的具体量化指标,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

      (7)我国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社会公众非常关注自身金融资产的安全,而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无疑会降低公众对于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从而产生我国金融结构与社会公众的鸿沟,这对保持我国的金融安全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工下岗趋势的加剧,劳动纠纷的增长,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经济的持续扩大,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必将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大。

      (8)国际社会金融的驱动,导致我国金融风险的增加

      从现在整个国际金融趋势来看,国际资本正在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入新兴市场,国际资本的不断涌入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活跃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然而国际资本的到来也加快了金融危机爆发和传播的速度,使得其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大,损失加剧。

      (9)我国加入WTO,面临更加广泛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导致我国金融风险因素加大

      自从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环境后,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发展利好,在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强劲的一面,但是自从我国加入WTO,在这个开发的舞台上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时候,我国金融机构表现出明显的疲软。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国有独资银行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外资银行凭借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与先进的银行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正在不断的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而我国本土银行由于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过时,在这样激烈的较量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非生利性资产比例过高,资金盈利能力偏低,另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资方向、投资资金量等方面,均受到来自非市场的制约和阻力,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不如外资银行。其次,外资银行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从近些年我国金融发展来看,我国金融透明度明显降低,造假数字日益增多、虚报令人防不胜防,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若不再提高信息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

      3、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大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①为有效应对金融风险,我国有必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业绩,因为企业是我国银行的最大债务人,所以,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规范运营对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为规避金融风险,企业有必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创造经济效益。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另一个手段是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多元化的融资手段综合运用。最后,企业与银行要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新型银企关系,依托市场的运作,减少人为的干预,从而从主观上规避金融风险。

      ②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宏观调控的监管中心,然后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指挥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这样可以做到各金融机构整体步调一致,但经营各为特色。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确立在国家拥有多数控股权前提下的多元所有制产权基础,这是保证国家可以对整个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第二点是,在创新产权结构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和健全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经营商业化管理,加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经营与独自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最后一点便是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约束机制。要有效的预防与应对金融风险,加强银行内部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建立适合的风险应急系统将会大大的减少我国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

      (2)保持我国金融政策的连续性、预见性

      我国金融政策的连续与可预见性是减少金融风险的一个手段,保持我国金融机构适时转向“保增长、保稳定”的宏观政策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政策调整,以正面激励和扶持我国民营企业;完善外贸外资政策,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金融资本市场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我国目前的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相对低下,在参与国际金融竞争与推进我国金融持续有序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的障碍。在国际上,企业有两种较为可行的方法来筹集资金,一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另外一种方式是发行债券。从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想完全的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金矛盾,并有效的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单单依靠金融机构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具有可行性的。积极稳妥的,有效的发展资本市场,这是解决企业资金供求矛盾与规避金融风险的强有力的手段。

      (4)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不是突发的,而是有预兆的,因而,我们要对金融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金融危机的处置预案,明确各岗位应承担的责任及处置危机的方法与步骤,做到有理有序,忙而不乱。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做法是:①我国各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充分的存款支付准备工作,并按照我国金融法律法规实时的,保量的交付存款准备金;②我国各金融机构应建立多道防线,充分的预见各种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在资金流动率上加强监管,层层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准备金,立足自身解决问题,并把风险发生的损失波及控制在最小范围内;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层层签订风险防范责任制,实行风险防范分级负责,把风险防范和化解落到实处,做到风险发生后可以责任到人,加强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4、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检阅与整理,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针对诊断出的我国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本文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给出了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从产权政策的改革,金融政策的连续与预见,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营规律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这个四个方面给出了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旨在帮助我国金融机构规避金融风险,为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给出的策略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石汉祥.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6.

      (2)赵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化解[J].北方经济,2008(3)约翰·莫菲.金融市场技术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金融风险免费论文篇2

      浅析物流金融风险

      摘 要:物流金融作为新兴经济利润增长点将会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但依据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它还处于探索期,风险因素如供应链风险、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等不容忽视,风险监管的完善势在必行。

      关 键 词:物流金融;风险;建议

      一、物流金融发展现状简述

      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现今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供应商、采购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多方盈利的利润增长点。物流金融整合了物资流、资金流和多方信息流,实现了全程供应链的高效率和低成本,近年来备受关注。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只有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客户群并且资信良好的物流公司有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还不能完全称其为物流金融业务,可以把它们叫做物流银行业务。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首先,物流金融是以产业资本为主导的,物流企业是主体,而物流银行则是物流产业资本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是主体,物流银行是一种过渡形式;再者,物流金融实现了物流运输与融通资金的同步进行,而物流银行则是在物流运输结束之后才可以申请融资,在中间步骤中物流金融当然比物流银行更进一步,更加快捷高效。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是因为国内的物流公司还没有能力也不允许像国外那样让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资本公司,自行解决融资问题。从我国目前来看,物流公司业务自主性不强,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高。

      美国的UPS(Supply Chain Solutions)是物流金融发展最完善的企业之一,物流金融业已经成为它最大的利润来源。UPS由四部分组成:UPS包裹公司、UPS物流公司、UPS资本公司、UPS零售,真正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业务包括物流财务、租赁服务、环球贸易融资、付款解决方案和保险服务。其中也有我国现行的一些业务,如垫资服务和货到付款服务等。其最大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资本公司,可以自主借贷。UPS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但这家物流金融机构在我国法律的约束下还只是进行一些咨询业务,真正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进与开展。

      UPS依靠物流金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体,声誉甚佳。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把目光投向了物流金融这一盈利亮点,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内地物流业务的80%是工商企业物流,综合经营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仅占2%,可见我国物流业务的发展还存在巨大的空间。再看一组宏观数据,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1694亿元。其中,配送业务、代理业务、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流通加工业务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8%、52.8%、50.8%和36.1%,明显高于运输收入、仓储收入的增长幅度,说明我国已经开始进入物流金融的探索期。

      广东发展银行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先行者,80%以上的客户为中小企业,70%以上的贷款投向这些企业。广发行通过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物流公司,已与一汽贸易总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进行全面物流银行业务合作,支持200多家经销商和10000名终端用户,带来存款近20亿元。除了广发行,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物流金融产品,包括信贷业务、结算类及中间业务和现金管理类业务;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融资服务逐步从“单一融资”向“全流程融资”转变;

      四大国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银行、华夏银行等都开展了物流银行业务,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已经辐射到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和供产运销各个环节。企业方面,诚通集团旗下的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是国内质押监管业务规模最大的公司,早在1999年就开展了仓单质押业务,主要利用其遍布全国的仓储网络,为近500家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监管服务,质押融资规模累计达150亿元。现在中储与中信、华夏、建设银行均签订了合约以谋求共赢发展;另外北京宅急送公司在2001年开展了物流银行业务,已经为6家客户提供融资监管服务,同6家银行有过友好的合作,为客户贷款融资规模达8亿元左右;百利威也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先行者之一,它和中信银行合作。

      虽然国内进行物流银行业务的企业和银行已不在少数,但这种业务仍仅限于规模较大的物流运输总公司和银行的合作,至今天津的许多物流企业都还没有进行此项业务。据调查,物流银行业务只是在公司内介绍和认识,并没有真正的开展,这与我们下面谈到的风险是分不开的。

      二、物流金融风险

      (一)业务风险

      1.垫资模式风险。在此种模式下(见图1),银行在④步时先预付一半或一半以上的资金,待⑤步之后而银行将收回垫款后的剩余款项交付供货商。该模式对银行的风险,主要是垫资的利率、汇率风险和采购方违约风险。

      2.结算服务中介模式风险。该模式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代收货款。这种物流金融模式可以帮助甲乙双方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也是物流公司扩大客户群的有效形式。此方式也应用于交易对象规模较小或新贸易对象之间的贸易,应用物流公司的资信规避企业的违约风险。此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只是收付款中介,金融风险小,主要承担信誉风险,结算双方一旦有一方违约都会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无形资产”的损失。

      3.融资业务模式风险。(1)仓单质押,它是由借款企业将动产抵押给提供融通仓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由它向银行进行仓单质押,银行审核单据后给借款企业一定的信用额度,其业务流程见图2。(2)保兑仓,其业务流程见图3。与前者的区别是仓单质押模式是质押单据引发融资,而保兑仓是担保融资。此模式的风险:第一,质押物风险,包括质押物保管过程中的变质、损毁等保管风险和质押物变现风险。第二,担保风险。这是第二种模式下②、③步骤可能产生的。风险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供销商可能形成联合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二是担保合同责任风险。

      4.统一授信模式风险。此模式见图4,在物流公司提供担保的前提下银行将授信权交由物流公司,借款企业只需向物流公司提供质押即可获得贷款,而不必和银行交涉。此模式银行的授信风险较大,无论作为中介的物流公司违约,还是借款企业违约都可能使银行受到损失。物流公司是此业务模式的核心,如果借款企业有违约风险,那么它将承受最大的损失。

      5.共性风险。(1)链接风险。银行、物流公司、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衔接受到企业文化、人员监管、运输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一方的低效或管理不当甚至违约都会给供应链的运行带来风险。运输也是风险之一,物流业务中运输是重要的一环,运输途中可能产生意外风险以及由于运输人员不负责任延误运输或货物损失,比如天气灾害、货物变质等。(2)委托代理风险。供应链的完成涉及多方利益,这也就容易产生此类风险。每一方都可能因为一己之利而在业务流程中造成其他方的损失。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供销商是共同利益的联合体,在全程供应链中有担保关系,有信贷关系,有买卖关系,每一个关系都涉及至少两方,这就引发委托代理风险的发生。

      (二)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的物流金融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物流公司以及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操作进行规范整合,这就会使物流金融业务无法可依,可能形成利用法律漏洞谋取利益,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并且法律风险也可能引发其他风险的发生。

      (三)宏观环境风险

      宏观环境因素是影响物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如汇率和利率因素以及国际物流整体需求因素等,物流业务的国际结算必然要牵涉到这类因素。另外还有我国物流业目前的整体发展状况,虽然发展迅速、业务剧增,但是成本高,资质差等,都是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弊端。

      三、加强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我国物流金融业还处在发展中,且有巨大潜力,但是在业务量激增的同时也暴露了风险所在,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实体的风险都成为限制物流金融发展以及影响物流金融收益的重要因素,因此风险管理将是推动物流金融正规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

      1.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物流金融业务。需要在逐步的摸索中建立物流金融的法律,并完善物流金融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如担保法。在法律约束的同时应该建立由中央银行和物流管理委员会牵头的宏观管理机构,对业务实行规范管理,并制定合理的惩罚程序和措施。

      2.设计更加丰富的物流金融产品。现在我国进行的物流金融业务大多是仓单质押业务和保兑仓业务,应该适当创新业务,寻求利润增长点。比如,可以把保证金率、抵押率、期限和信用评级相结合,针对不同期限、不同产品和不同公司信用设计多种产品;可以和银行进一步合作拓宽业务对象,只要是有能力的企业和机构都可以参与进来。

      3.金融投资的创新。在供应链运行之中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沉淀期,在资金沉淀期如何利用资金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其中的风险更是一定要考虑的因素。现在的操作都是将这笔款项贷给资信客户,还可以由银行设计一些信用衍生工具,在套期保值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润。

      4.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评级体系和信息系统。首先,银行和物流公司应该建立统一并且规范的信息系统,将客户资料、信用情况、产品信息等一系列信息指标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形成联网操作。其次,在信息体系之上建立风险评级体系,针对指标和数据以及专业部门的实地考察、业务监管进行信用评级,并且事后备案,以减少风险。

      5.适时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或者物流企业的资本部门,专门从事物流金融业务。因为我国现在的物流金融必须是靠物流企业和银行的合作进行,依靠优势互补来进行操作,但这仍然会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或种种风险存在诸多弊端。再者,我国现阶段的银行间业务以及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仍然有衔接的诸多不便和漏洞。如果建立物流金融公司将二者合二为一,那么风险必将大大减少,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使物流金融业务更加专业化,也给监管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文胜,何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UPS的物流金融模式[J].物流技术,2006(6).

      [2]邓金娥,周荛阳.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与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05(7).

      [3]杜红权.我国开展物流银行业务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金融,2005(6).

      [4]孟超,田志军.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物流金融[J].经济研究,2006(9).

      [5]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

      猜你喜欢:

    1.金融风险方面的论文免费下载

    2.金融风险的论文免费下载

    3.有关金融风险方面的论文参考

    4.金融风险方面的论文范文大全

    5.关于金融学科认识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金融风险免费论文互联网金融风险论文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