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新挑战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弊

    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新挑战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弊

    时间:2019-01-30 05:43: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随之开展了一场市场化的变革。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据市场运作的机制和规律,改变管理方式,改革教育理念,扩大对外开放。市场化了的高等教育为教育本身带来了诸多有利条件。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作用下,优化了资源配置,调整了管理结构,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前进动力,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何为高等教育市场化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中,一直固守着"一片净土"的高等教育领域也随之开展了一场市场化的变革。这场高等教育市场化变革表现在多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领域吸收了市场运作的机制和规律,改变固有的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大了对外开放。例如:高等教育自费化。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都是施行的免费政策,学生不用承担任何的学杂费用。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变革的浪潮下,高校的经费来源除了过去的财政拨款外,还有相当一笔资金来自于收取的学生学费,同时还有社会捐款、企业投资等方式作为补充;高校的招生类型也由过去单一的计划内录取改变为计划内为主,定向、委培、共建等多种方式并存;高等教育也由过去国家公办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为国家公办为主,私人办学、集体办学等方式并存。读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只要想读大学,总是可以找到机会;在就业环节,存在了几十年的毕业包分配的局面不复存在,大学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带来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将效益机制作用于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一旦讲求效益,就要讲竞争、将利益、讲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等等。高校再也不是“铁饭碗”,也存在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适应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追求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功能和影响力、办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学生缴纳的学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他们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他们消费的是高等教育的文化产品。同时,学生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一所高校的社会声望。当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他们能力的高低和人品的好坏代表的是该学校,社会通过这些学生们的形象形成了对这个高校的映像,而这个映像又直接影响着后来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团体、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情况。为了培养出受到社会认可的学生以提高高校的社会形象,高校会根据社会需求设制新专业,改革旧有课程。客观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更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自我的完善和发展由于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市场需求的更加紧密的结合,促进了高等院校能够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高等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材,更有针对性的开办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使高等教育的办学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这大大冲击力过去以来,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下高等教育与市场与社会脱轨的陈旧的办学理念,激活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反应力,不会僵化不前,而是以开放、变革的姿态与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紧紧相连。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一改过去资金来源单一、入学竞争激烈、精英式的培养模式,引入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通过市场规律客观上优化了高校的资源配置,扩大了办学自主权,也促进了高校管理模式的调整,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带来了哪些挑战
       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高等教育引进市场机制,也就注定着它将面临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局面。
       如上述提到,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表现之一在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高等教育除了国家拨款外,还吸收了学生学费、社会捐款、企业投资等等方式。一方面,高校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灵活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师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教学、教育环境。相应的,在管理方式上,也借鉴了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方法、增强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创新管理和经营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风险和危机的发生,一旦这种情况恶化,还将面临倒闭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教育事业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它和普通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不同,见效慢而周期长。如果一味以市场原则作为办学导向,势必带来盲目性和风险性。教育是一个长期见效的过程,盲目跟风市场,忽视文化的传授和积累,开设时下紧俏的专业,等到4年后学生毕业,可能因为时局已经发生变化,曾经紧俏的专业现在已经面临市场饱和甚至过时,那么这批学生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没有培养其它的知识与技能,转行也很困难。一个商品投资失败了,只是经济上蒙受损失,可以积累资金后再转投其它商品。是教育事业的本质是“育人”,它肩负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人的塑造和培养,若教育事业经营失败了,产生的经济损失不谈,其代价往往是祸国殃民,不可弥补的。而且,也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高等教育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时,这就导致了高等院校要自负盈亏,节约成本,追求最高的效益,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于是,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往往更重视那些能带来短期效益的专业,对于传统的,基础的学科,由于它们见效慢,效益低,往往不受重视,其投入也少,愿意从事该项目研究的教师也少。短期看来,投资见效快的产业型研究和教学的确给高校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衡,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失衡,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学习目的,长期下去,必将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精神上的残害和毁灭。同样的,在追求最大利益的驱使下,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物质利益的获取,而忽视了社会公益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学校里开设的往往是实用性强的,技能性强的,毕业后容易就业的课程和专业,长此以往那个,学校育人的作用就会淡化,培育出来的学生是精神空虚和人格残缺的人。
       市场经济作用于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沦为一种商品。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是高等教育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也改变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初目的。往往,高校为了满足现实利益,会采取高额收费制,这就导致了学生想要进入大学学习,必须出得起高额学费才行,只有这样才有获得教育的权利,教育与金钱画上了等号。而还有一些有知识、爱学习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无法支付高昂学费,会被迫止放弃深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由于社会阶级的分层而导致的教育分层的出现,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这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三、高校教师的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市场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利与害两个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高等教育市场化带来的缺陷,发扬市场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好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更快更好的发展。
       高校教师所具有的文化气质一种精神力量,加强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不同于单纯的市场手段,它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对高等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良性发展的规范和引导。教育的灵魂在于将人类已有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促进人类下一代的发展。大学教育更是如此,这是市场手段所不不具备的。因为,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道德的约束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重要内容。而高校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文化因素,则直接影响了文化传递的效果。所以说,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文化气质至关重要。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先进物质条件,促进高校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形态,所以经济基础也就决定了人们的道德基础和文化基础,道德和文化的形成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气质和道德修养也来源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在市场化的浪潮下,高校教师获得了更加丰厚的物质收入,这从物质方面为高校教师的文化气质和职业道德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高校教师的文化气质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做好了,也会促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进一步完善,在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优惠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
       可见,将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将它引入高等教育,在多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的先天缺陷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矛盾,积极淡化矛盾,转移矛盾,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才能将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这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既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完全交给市场机制来运作,也不能固步自封拒绝一切新生事物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市场化的物质基础之上,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规范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辰星(1983.7-),男,汉族,山西汶水人,法学硕士,现攻读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数统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民商法,宪法、行政法,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市场化高校教师带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