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美文摘抄 > 探索的开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端

    探索的开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端

    时间:2019-02-15 05:39: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为人们期待已久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终于在前不久问世,经历过一段令人痛心的坎坷遭遇的社会学,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后的今天,总算有了一本(或者说仅仅才出了第一本)自己的《概论》,虽然嫌晚,还是令人高兴。这是几十位作者用了四年多时间辛勤耕耘的结果。正如费孝通教授在该书《前言》中所说,尽管存在着客观需要与主观能力之间的矛盾,尽管用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标准来衡量,这个试讲本可能有些“不成样子”或“不三不四”,然而,它却强烈地体现出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对社会学发展之需要的迫切性,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实际水平。通过这本书,人们可以认识到,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既非异端邪说,也非某个个人主观杜撰之物,它是社会生活经过人们系统化研究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一门必不可少的科学。
      
      一
      
      相对于人类古老的社会而言,社会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类自觉起来系统地研究社会生活的规律,还只是一百多年前的事。自从孔德在一八三九年正式提出“社会学”(sociology)这个名称,并对社会学作了系统化的尝试之后,西方各国的社会学很快形成了派系繁多的不同理论。各类“概论”或入门著作争相问世,成为不同流派表述自己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早期的社会学概论,由于社会学刚从其母胎――哲学中分化出来,还带有许多母体的痕迹,大多数只是笼统地总括社会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哲学。杜尔克姆和韦伯的工作,把孔德―斯宾塞等对社会的模糊总论发展到清晰分论,分门别类的社会学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这时的概论开始深入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结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和符号互动论的先后出现,社会学在新的阶段上又出现了企图对社会总体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趋势。由于有各分支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作基础,他们比早期那种模糊笼统的社会总论要清晰、具体、精确得多。不过,由于社会学家所处的环境不同,加之研究方法有别,出发点各异,各家社会学的概论从目的、内容到结构都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是为其他学科的理论工作者了解社会学而写,那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学派大全式的纲要(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的《概论》属于此类)。有的是为从一个社会步入另一个社会后的成年人怎样去认识新的世界而著,它一般从宏观的结构和功能入手,从大到小,由浅入深地逐渐解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日本社会学家福武直等的《概论》用的是这种结构)。有的则是为刚刚接触社会的新成员怎样适应社会生活、怎样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现实而作,它一般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由微观到宏观,一步一步地按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线索和认识社会的逻辑展开论述,最后达到对整个社会的理念化认识(美国的概论教科书多采用这种手法)。还有的概论则较注重自身的理论结构,它不是从社会生活中归纳社会的规律和理论,而是用演绎的方法,在一定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现象加以理念的解释,从而带有浓厚的哲学气息(苏联的教科书便多有这种倾向)。
      我国目前的这个试讲本,从总体的理论构架来看,似乎并未别出新裁。它基本上沿用了社会学的传统方法,把社会的研究主题分为两大范围来阐述,即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社会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与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不过,孔德那种把动与静截然分开的形而上学方法,是与其唯心主义的指导思想相联系的。我国的试讲本总体上虽然动静有别,但力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方面做出了尝试。只是在如何注意社会学本身的特点,注意历史的逻辑与思维的逻辑相结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内容的结构上,试讲本吸取了美国教科书中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紧密相联的特点,同时注意到我国的一些实际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社会的个体入手(人的社会化),由微观到宏观(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由浅入深(生活现象――联系――规律――理论),全面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特点、作用及其联系。试讲本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空发议论,而是试图把理论观点的论述寓于材料的叙述之中,别具匠心,把一些人们随时都可以触及而又往往习焉不察的社会现象,用社会学的观点加以分析,比较有条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这一特点来看,试讲本不仅是学生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教科书,而且也可为一般读者了解社会学之用。
      有人曾提出:我们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庸俗社会学,有效地指导各分支社会学的广泛应用。当然,谁也不主张照抄照搬人家的东西,试讲本的作者更是希望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只是在社会学中断了近三十年后的今天,对社会还缺乏基本的分析和系统的探究,要求凭空构筑出一个理论体系来编写教科书是不现实的。何况即使在社会学比较发达的欧美,也从未有什么公认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呢?关于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苏联社会科学界打了好几十年笔墨官司,我国自恢复社会学以后也一直在探索。这里涉及到社会学的学科化是否需要有一个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理论的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作指导来分析今天的中国社会,是试讲本的特点之一。然而,社会学界目前一般均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决不能代替或等同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社会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概括一般社会研究的、较高层次但又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理论。《概论》就是探讨这一总体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但二者的区别是很大的。从科学层次上来说,一个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社会哲学;一个则是在其指导下研究社会生活的具体科学学科。从方法论上来说,一个是历史的思辨,理论的概要;一个则是经验的实证,具体的研究。如果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社会学的总体理论,那就会混淆指导理论与总体理论的界限,既贬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也不利于社会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一般来说,一门学科的总体理论通常标志着该学科的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如前所述,试讲本的作者“明知现在客观上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编出一本使一般读者满意的教材”,但本着“有比无好”、“先有后好”的精神,参考借鉴了国外社会学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分析鉴别,去劣存优,去伪存真,兼收并蓄,尽量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写成了这部暂时还没有自己的总体理论,却有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骨架,并有不少中国乡土气息的“试讲本”。只要我们继续大胆地探索下去,中国社会学的总体理论就一定会形成。
      
      二
      
      在我国,恢复社会学研究不过仅仅五年。由于社会学羽毛未丰却又涉足甚广,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科学性的误解。有的人把“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混为一谈。有人视社会学为“社会问题学”,觉得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学问,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有人则认为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生活――“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怎样生活!”凡此,都与我们缺少对社会学总体理论的探讨,没有正式的概论读物有关。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学工作者与社会见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些具体社会问题上,诸如人口、就业、青少年犯罪、家庭、婚姻、老年、妇女、小城镇发展等等,而缺少对社会学基本理论的探索和介绍;有的人则认为搞社会问题保险,见效快,放弃了通观社会发展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的理论研究,这也是造成人们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发生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学工作者常爱以“社会的医生”自居,声言专门诊断和医治社会的“疾病”。这也许有几分道理,但是,没有对整个社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是做不出正确诊断的;没有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的全面理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是无法真正根除病魔的。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就是全面性、综合性,把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考察。社会系统是个什么样子呢?这就需要对社会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试讲本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比较全面地概述了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有机联系。这既有利于克服对社会学的误解和偏见,也有利于社会学本身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流派林立,多元并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派理论都试图对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追寻一个究竟。他们各有所长、各言其理,却又都有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缺陷。结构功能理论阐明了结构的静态组织和功能作用,却忽视了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矛盾冲突;冲突理论又过分强调权力之争和冲突的形式及其作用,而忽视了矛盾的性质与统一形式;交换理论则仅仅停留在对部分社会现象的描述上,未触及到社会的本质。我国的这个试讲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大胆地运用了“生产方式”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克服了资产阶级社会学在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之因果联系时,常常难于避免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除了所提及的一些极端理论观点之外,欧美社会学家中还有一些折衷的“无党派”人士。他们在解释社会的因果联系时,特别注重“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结构不同,是由于文化传统不一样;社会制度各异,可归因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社会的变迁也离不开文化的特点。我们要问:文化的差别又是怎样造成的呢?国外社会学概论一般回避这类问题,因为在他看来,文化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无需进一步分解分析。有的人把文化的差异归结为环境的影响,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探究之要求。试讲本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念作基础来解剖社会,把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引向了正轨。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总和的概念,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视社会为偶然的、机械的个人集合体的观点,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试讲本把“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便把社会的结构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并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交往的形式”――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有了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钥匙,就有了第二章中“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第三章中“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化”等欧美社会学中没有的重要章节。当然,生产方式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和起作用,用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产方式本身的特点、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同样的生产方式在不同文化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特点,文化因素会渗透到生产方式中去表现为一些特有的社会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首先发源于欧洲而不在经济力量雄厚的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苏联、在中国……居然会有相差甚远的具体形式和结果,这都需要把各种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因素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忽视这一点,就会滑进经济决定论的泥坑。试讲本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揭示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这对于人们理性地把握这个纷繁万变的现实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学各分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极有意义的。我们常说,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人们尽管每天都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定的社区结构和社会地位之中,但并非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些规范、制度和结构的存在,更很难说出它们的真实社会意义。试讲本这种对社会的概括性系统分析,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也为各分支社会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分支社会学(如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文艺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等等)的研究,需要一个对社会的总体理论作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分析各类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社会学会出现一个百家争鸣、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人们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把握社会生活的节律和自己的命运。
      
      三
      
      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是先接触了一些国外的同类著作后才看到我们自己的这部教科书的。与国外的同类教科书相比,我为试讲本中大胆的继承和创新而高兴,但也多少感到有些不满足,因为,我们既是在人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就理应比人家编写得更严谨、更全面、更深刻一些。
      为了比较,也为了开拓思路,看一看社会学较为发达的美国社会学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也许会加深我们对“概论”基本内容的认识。美国的社会学教科书和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意见似乎并无太大分歧。亚历克斯・英格尔斯在其《社会学是什么?》一书中曾开列了一个社会学研究大纲(内容参见该书中译本第16―17页),按英格尔斯的说法,恐怕不会有很多社会学家对这个大纲上的任何一项表示异议。毫无疑问,我们对各种不同制度的社会所共有的一些研究领域是不应该轻视的。也许有人认为这个开列于一九六四年的大纲有点过时,那么,一九八二年英格尔斯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第三版(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公司版)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应该是很能代表今天欧美社会学研究的一些主要倾向的。我不避文抄公之嫌,把其主要目录抄录在下面,这对我们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第一部分绪论一、什么是社会学?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社会中的个体三、文化四、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五、社会化六、自我与生活的阶段七、群体和组织八、偏离与社会控制
      第三部分社会的不平等九、社会分层十、种族和民族十一、性角色与性别的不平等
      第四部分社会制度十二、家庭十三、宗教十四、教育十五、经济和政治十六、法律
      第五部分变迁中的社会十七、人口与生态十八、都市生活(都市化)十九、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二十、社会变迁
      这个概论显然称不上完美,不过,与我们的试讲本相比,我们会发现它多一些重要的内容。前面我们曾提到“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学家最头疼而又没有一个社会学家能够回避的主题。按照横山宁夫的观点,“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学的对象,分析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一、行为主体的人;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三、相互有关的人所具有的意义、价值、规范之类的文化。三者都互以其他二者为前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的现实社会。且不论这种观点的正确程度,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社会学分析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远至山顶洞人的图腾祟拜,近至“文化大革命”的领袖神化,大至国家的方针政策,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无一不带有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研究社会问题更不能脱离文化背景。我国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传统文化观念造成的障碍和阻力是人所共知的。由于我们长期缺少对文化问题的全面研究(文化人类学至今还未请出来重振旗鼓),试讲本中也没有列专门章节论及文化,只是把它放在社会的“精神条件”一节中,所占篇幅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漏。
      谈到遗漏,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如“社会制度”中关于家庭、法律和教育等最常见的基本制度的讨论,试讲本不知为什么省了笔墨。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地大人多的中国社会,离开了对民族差异和地域偏见问题的讨论,是很难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总体认识的。《社会》杂志前不久讨论过的上海市对于苏北人的歧视和偏见问题,就属这类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这些课题一定会有它们应有的地位。
      作为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自编教科书,社会学界对它的期望也许过高了一点。我曾与几位同仁谈及此书,大家共同感到有个不足――空了点。也许是因为从事概论写作的作者大部分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多少带有本学科的理论框框,尚未能完全驾驭和掌握社会学主题的要点;也许是因为集体修改再三,初稿中一些个人的独到见解和生动材料因为有争议,在激烈的讨论中被删除了,改出来的版本,大的错误没有,但那些可有可无的套话显得过多,容易给人以空泛的感觉。各学科编教材都有这类现象,无足苛责。大兵团作战虽能有集思广益、速见成效的优点,却也可能扼杀不少个人的精彩论点和思想火花。纵观国外比较有内容的社会学教科书,有的在理论上兼收并蓄,摒弃偏见,着重系统地概述各种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将大量现实材料条理化、系统化,把理论概括建立在感性材料之上,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有的则把对社会的理论概括与大量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自成体系,环环相扣,使人对结论有水到渠成之感。我们的试讲本做了一些努力,但在论述的方法和内容上还缺乏社会学应有的特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起步晚,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另一方面,我们有些同志对如何合理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可能还顾虑重重。因而对一些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展不开、入不深、论不透……。
      任何发展中的事物都不会是完善的。对这样一个作者自己也并不满意的“试讲本”过多地求全责备或许是不近情理的。上述不成熟的看法,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部《概论》的一管之见。应该说,试讲本毕竟是我国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可喜的开端。据悉,目前社会学界的人和许多院校都在编写不同版本的《概论》。看来,只要我国社会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讲本这个可喜的开端,就一定会带来社会学繁花似锦的新局面,从而尽快建立起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一九八四年十月
      
      (《社会学概论》,集体编写,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五月第一版,1.80元)

    相关热词搜索:开端探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