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部分读后]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套pdf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部分读后]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套pdf

    时间:2019-02-13 05:41: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概括和叙述了有关我国戏曲、曲艺方面的绝大多数知识对象,使广大读者读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戏曲、曲艺的形成过程、源流发展、高度成就以及现状,了解古今著名戏曲、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和艺术特色,作为进入戏曲、曲艺学科并向其深度前进的桥梁和阶梯。全书近一百七十万字,还插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
      戏曲部分的条目应该说是相当齐备的。从大的学科说,首先有《中国戏曲》这样全面介绍本学科内容的概观性文章,下面又有“戏曲声腔剧种”、“戏曲文学”、“戏曲导演”、“戏曲表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剧场”、“戏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介绍,然后才是按剧种、作家、作品等等的分类条目。概观性文章和一些重点条目,如《中国戏曲》、《戏曲文学》、《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与杂剧》、《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洪》、《孔尚任》等等,都写得相当精彩,读后使人受益非浅。
      不过,仍然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感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基本宗旨,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概括和叙述所有的知识对象”。当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所有”。我们说某一学科中“所有的知识对象”,只是指该学科所有基本的、重要的知识对象。戏曲部分在编写中基本上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但个人以为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是作为戏曲这一门学科中的各个大的研究方向,如“戏曲声腔剧种”、“戏曲文学”、“戏曲导演”、“戏曲表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剧场”、“戏曲艺术教育”等均有专条,对于某一方面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却没有“戏曲研究”这一条目。我认为,自从戏曲产生,对于戏曲的研究可以说就开始了。当然,真正深入对象,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需要有一个过程。从《录鬼簿》、《青楼集》开始,到王骥德的《曲律》,到李渔的《闲情偶寄》,再到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直至今天,中国的戏曲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备化、逐步系统化、逐步科学化的发展过程,戏曲理论方面的财富也相当丰富。之所以建议写“戏曲研究”这一条,就是希望这一条能够反映中国戏曲研究的这种发展过程。只在“戏曲研究家”的标题下面分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和理论家,而未作综合性的介绍,是不能充分反映我国戏曲研究的发展过程、全部面貌及其民族特色的。
      另外从戏曲研究家及论著的细目来看,也有一些不该遗漏的比较重要的研究家未被列入。如姚华(一八七六――一九三○),著《元刊杂剧三十种校正》、《漪室曲话》、《盲词考》等,另外在他的《弗堂类稿》中亦有一些戏曲研究的文章。又如卢前(一九○五――?),著《明清戏曲史》、《中国戏剧概论》等书,并编辑《元人杂剧全集》一书。他对散曲亦有研究,著《中国散曲概论》,并搜集元明散曲编刻《饮虹所刻曲二十八种》。又如逝世不久的董每戡(一九○八――一九八○),著《中国戏剧简史》、《西洋戏剧简史》、《戏剧的创作与欣赏》、《简说》、《说剧》等。类似这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戏剧研究家未能收入,有的甚至连名字也未提到,这对于一种以反映中国戏曲全貌为宗旨的大百科全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已经列入的戏曲研究家,在条目的介绍中也有一些可补充之处。如吴梅,说他“一生主要致力于声韵和格律的研究”。实际上,吴梅在戏曲研究中的影响决不限于声韵和格律的研究。他对戏曲文学也作了很多研究,这一点戏曲部分却没有论及。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的出版在青木正几《中国近世戏曲史》之前,却已基本上包括了在他之前的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与在他之后的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所论述的范围。这本书虽然搜罗不能算很详备,对戏曲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的研究也还不够,但中国戏曲的主要作家、作品大体已包括其中,对于各个时期戏曲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承前启后的关系,对于中国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论断。特别因为吴梅本人是戏曲作家,所以他评论作家、作品,言简意赅,每中肯綮,直到今天还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吴梅”条目对这些没有展开论述,令人遗憾。
      为了反映各个剧种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其社会影响,适当采取当时广大观众的某些概括性的评价,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戏曲部分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还嫌不够醒目,如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在京剧发展史上是很重要的,但“四大名旦”一调仅见于“程砚秋”条。而“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这样的说法没有得到反映。其中如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杨宝森、奚啸伯则连名字也没有提到。(其中杨宝森在“杨宝忠”、“杭子和”条提到,但在内容索引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方面似乎也可以改进。
      关于中国戏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在具体作家作品和表演艺术家,(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梅兰芳等)的条目中,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的外译本,以及这些表演艺术家在国外的访问表演的介绍,得到一些反映。但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戏曲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有些外国戏剧家(如布莱希特等)受它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这方面,作一些实事求是的介绍,对于读者了解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发展中的地位,恐怕也是必要的。

    相关热词搜索:大百科全书戏曲中国读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