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名人名言 > 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的前后行踪_韶山映山红灵异事件

    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的前后行踪_韶山映山红灵异事件

    时间:2019-02-19 05:32: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
      
      毛泽东走进“滴水洞”
      
      在韶山西面,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滴水洞就环抱其间。它占地约5平方公里,只有一条公路蜿蜒而至。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库,深幽清雅。即使是天干大旱,洞中仍滴水不断,回声悠扬,其韵如琴。
      毛主席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
      毛主席给我们讲过一件趣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他们在滴水洞旁的虎歇坪干活时,发现这个地方很干燥,任何时候雨水都淋不到。毛主席说:“他们活着就在考虑死后的归宿,两人都想埋在这里。还不仅仅因为这里干燥,因为他们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的,说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
      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截断了山沟,滴水洞不复存在了,但两山相夹,仍是一个大洞。毛主席对滴水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很多亲人去世就埋在这一带山上。
      1959年6月 26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毛主席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同志建议说:“你们省委研究一下,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草房,省里开个会,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可以嘛!”
      毛主席又讲:“我老了回来住一住。”
      毛主席讲修几间茅草房,两年后变成了几间别墅。
      在20世纪60年代初,滴水洞一度成为禁区。修建它的时候,被称为“203”工程,对外是绝对保密的。修成后,除个别领导同志在此小住外,一般的人不得进入。由此,本来就神秘的滴水洞,越发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1966年6月16日,毛主席乘专列抵达长沙。
      6月17日下午,毛主席到了滴水洞。这是毛主席继1959年的第二次回故乡。那一次,他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一回他又要写下一些什么呢?我们揣摸不透,但是可以看出,毛主席是有心事的,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思考问题。毛主席选了家乡的滴水洞,这是有历史意义的。
      
      毛泽东在滴水洞思考什么?
      
      毛主席1966年6月17日来到“滴水洞”,日日夜夜看文件、材料、报纸等。他特别看了林彪1966年5月18日在北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林彪专讲“政变”问题。林彪讲了国际上的政变之后,又大谈中国历史上的政变情况。他说:“辛亥革命孙中山当了大总统,3个月就被袁世凯夺取了政权。4年后,袁世凯做了皇帝,又被人推翻,从此,军阀混战了十几年,两次直奉战争,一次直皖战争……这些历史上的反动政变,应该引起我们惊心动魄,高度警惕……”
      然后,林彪又大讲个人崇拜,他说毛主席的伟大作用时,不是论述毛主席正确的政治路线,而是大讲“天才”论。
      毛泽东同志是一向反对个人崇拜的。早在1948年8月15日,他在写给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的信中就坚决反对把他的名字与“马、恩、列、斯”并列。
      1950年5月,毛泽东获悉沈阳市决定为他铸造一尊铜像,当即表示反对,并在公函“铸毛泽东铜像”旁批道:“只有讽刺意味”。
      林彪大肆宣扬“人性”和“天才”的观点,使毛泽东深感不安,他在私下里指出了“林彪观点的反马克思主义性质”。
      毛泽东那时对林彪既有看法,又有些宠爱。在每天看到的文件、材料和报纸中,都有林彪吹捧毛泽东的话,他看了非常不自在。特别是林彪讲的“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主席抱着疑惑的眼光自问道:“我的话真是那么管用吗?”
      毛泽东主席要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决心已经下了,他说“烧一烧官僚主义,但不要烧焦了,烧焦了就不好吃了。”
      我个人认为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其任务、方针、政策、指导思想、方法、规模和时间等,大概就是在滴水洞中形成的。
      毛泽东还说:“这样的运动时间不能太长久了,两三年足矣!”但是,那时毛泽东可能没有想到,这场“文革”竟拖了10年之久,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毛泽东主席在滴水洞也想到了游泳。一天,毛主席叫我去了,他说:“耀祠你去看看青年湖能不能游泳?”
      我去了青年湖一看,说是湖,其实是一个大水库,水面很清,是个游泳的好地方。
      我在这堤岸上边走边看时,走来一个中年农民,他见我观看水库,便叹气说:“修这水库,把上面大片的土地给淹了,这些土地都是很好的土地,如果毛主席知道的话,他是绝不会同意的。”
      我回到滴水洞把这个农民所讲的话说了一遍,讲到毛主席“是绝不会同意的”时,毛主席“嘿嘿嘿”地笑了。
      一向爱好游泳的毛泽东,这次却没有去游。
      1966年6月22日上午,毛主席从房里走出大门,看见大门口旁摆着一个轮椅,感到好奇,想坐一坐。毛主席刚坐上轮椅,曲琪玉、高文礼两人推着就向外走,我和钱嗣杰跟在后面,毛主席坐在轮椅上,有一种天真的童趣。
      毛主席坐在轮椅上,左看看,右瞧瞧,都是青山和大沟、溪水。群山依旧,溪水如常,他没有多少兴味了,说:“哎,我们还是往回走吧!”
      这样,我们推着毛主席从原路回来了,最多不过300米远。
      
      毛泽东的信不失为一部“预言书”
      
      1966年6月28日晚,毛主席离开滴水洞到了武汉。
      毛主席在武汉给江青写了一封信,信的中心思想显然是他在滴水洞思考过了的。
      说是给江青写的,但毛主席还是给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看了。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把党内的政治问题,采用家书的形式写给江青呢?我认为里面主要阐明左、中、右的现实和这种政治现象的未来归宿,而这时的林彪正在成为毛泽东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同时林彪大吹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这两个问题毛主席都不便于公开讲。给江青写信是要让她对政治问题敏感一些,做到心中有数,也提醒江青注意自身的缺陷。
      为了让读者比较详尽地了解这一段历史,现将毛主席给江青信中的有关片段摘录如下:
      
      江青:
      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杭州――本书作者注,下同)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注:滴水洞在杭州的西面,毛泽东由杭州而去)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太灵通。二十八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注:有诗写武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有十天了。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我的朋友的讲话(注:林彪五月十八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政变事实,要求全党高度警惕,并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毛泽东看了很不舒服,历史就这么怪,强调警惕政变的人到头来自己搞起政变来了),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注:《毛泽东选集》),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迫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的几句话,��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于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得很凶,简直吹得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20世纪60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我劝你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这个问题我同你讲过不知多少次,你还记得吧,四月在上海还讲过……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演习……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演习,左派、右派和动摇不定的中间派,都会得到各自的教训。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
      久不通信,一写就长,下次再谈。
      
      毛泽东七月八日
      
      毛泽东的信写完后,叫秘书徐业夫抄了一份留存,原信寄给了江青。然后,江青不但没有帮上毛主席的忙,其所作所为反而与毛主席背道而驰。
      毛泽东这封信,也不失为一部“预言书”。林彪出逃(只过了6个年头)后,中央把这封信作为批林整风会议文件下发。于是,毛泽东这封信便显得“高瞻远瞩”了,人们说,毛主席对林彪看得太透了。
      (摘自张耀祠著《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韶山行踪滴水洞毛泽东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