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规范的记忆:记忆宫殿1000桩高清图

    规范的记忆:记忆宫殿1000桩高清图

    时间:2019-02-09 05:39:1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几个朋友约了个歌友会,空闲了就聚到一起唱歌,是娱乐,也是消遣。都是同辈人,年纪差不多,刚退休或者接近退休了。所谓共和国的同龄人,大体上就是这个年龄。我们熟悉的歌曲,大多都是“老歌”,也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间段的群众歌曲。
      聚了几回,从《抬头望见北斗星》、《八月桂花遍地开》、《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到《东方红》、《妇女自由歌》,再到《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合作化的农村一片新面貌》、《三面红旗迎风飘》、《人民公社就是好》,“文革”中的语录歌、样板戏会唱的就更多了,不过也就是两个种类,其他的就不会了。
      有一天歇下来,我提了个建议:“唱了这些天,翻来覆去都是这些,咱们能不能换换口味,唱一些政治色彩不那么强烈的抒情歌曲?山水风光、生活爱情一类的,行不行?”
      大家都同意,可是在记忆里搜来搜去,却找不到,也不会唱。最后勉强找到几首,也都是电影《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太少了,不够唱。
      我们已经搜尽了枯肠,看来不是我们的问题。在座有几个“歌曲篓子”,会唱的歌曲出了名的多,各个历史阶段的歌曲都难不住他们。不是我们没有学会,没有记住,而是几十年历史生活中,红歌以外的抒情歌曲,原本就很少。到“文革”时代,所有的抒情歌曲统统打成“封资修黑货”,那些旋律优美动听但对宣传当时的政治任务无涉的歌曲就绝迹了。
      唱歌,本来就是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只有林彪才会说这样的混账话:“唱好一支歌儿,也是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 ”多年以来,我们的确是把唱歌当作政治教育课的。我们大唱的歌曲,绝大多数都属于意识形态化的歌颂或者号召。至于宣传某一时段的政策法规,甚至某一时段的中心工作的歌曲,事过之后就更觉可笑。
      言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唱是历史放浪的书写,我们演唱曲目的贫乏,大体上还是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有关。
      多年以来,我们的历史就是革命史。古代史是农民革命史,近代史是工人阶级革命史。大学的近代史教科书,刚开始时就叫中共党史或者《中国革命史》。八十年代以后,史学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世界上除了革命史还有社会史。大量的小民,更多时间还是生活在“社会史”里的。也就是说,除了打杀拼命、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斗走资派,更多的还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之类庸常的生活。社会史研究一时大昌,很快就推进到区域社会史,“碎化”到小专题。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中国的“社”与“会”,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构成了研究主体。我以为,这是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不过,我们这几代人生活中革命的声音一直很强大。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到几次大的国共战争、打日本,好不容易天下太平,自家革自家的革命运动却又一个接着一个。我们经历的歌唱,也就变了味。早年的一些表现和平生活的抒情歌曲,早已尘封在历史的犄角旮旯,现在需要钩沉搜求才能出土。革命之风大炽以后,抒情歌曲一直被限制被压抑,这就难怪我们不会唱这一类歌曲了。我们的歌唱属于偏食,是一种精神营养不良的歌唱。
      在那种大历史背景下,个人记忆被限制的情况时常见到,但表现在歌唱上就更为突出。因为唱什么,在歌唱者选择之前,先由作词作曲的音乐家筛选了一遍。这种二度选择,注定范围更窄。我们的记忆很早就被固定了方向。记忆首先被遮蔽,接着被规训,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纵情歌唱,实在太难。
      留给我们的,是已经被修改过的歌唱史,我们的记忆,是几经规范过的记忆。想起来,不觉悲从中来。
      【选自《新浪・博客》标题有改动】

    相关热词搜索:记忆规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