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瑞特股份 圣女勃瑞特

    瑞特股份 圣女勃瑞特

    时间:2019-02-11 05:31:3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女主人公勃瑞特以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感染了读者。对于女主人公的评价,传统观念认为,勃瑞特是道德沦丧的妓女,可悲又可怜。本文认为,勃瑞特以其超凡的母爱个性昭示着人们,她是圣女,可敬又可佩。
      关键词:性格特征 关爱 圣女
      
      1.引论
      
      《太阳照样升起》是美国著名现代小说家海明威(1899 -1961)的早期代表作。该小说描写了一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女主人公勃瑞特・艾希利是英国人,由于战争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美国记者,在战争中因下部受伤而失去了性功能。杰克与勃瑞特真心相爱,但无法恩爱结合。战争给他们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难以愈合的创伤,因而他们对生活感到迷惘、厌倦和颓丧。天际的太阳照样升起,人性的太阳却永远地沉落了。海明威昭示了一代“世纪儿”的悲剧。与“世纪儿”的悲剧一样,小说的女主人公勃瑞特也是一个悲剧。她是一个集男性的刚强与女性的脆弱,规范美德与伦理丧失于一体的复杂个性。但是,传统的观念却把勃瑞特定性为道德沦丧的妓女,似乎有失公正。
      勃瑞特的传统定性源于美国学者威尔逊一九四七年把勃瑞特描述为“一个唯一的有破坏力”的人物。继威尔逊的论述之后, 大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把勃瑞特批判为女巫等一类的代表。约翰把勃瑞特称为“被迫卖淫的婊子”;赖斯里则描述为“妓女勃瑞特”;近年来,对勃瑞特的定位评述虽有松动,如有意避开使用“婊子”“妓女”等这些对女性极不尊重的忌语,使用一些较为和缓的词语,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脱离一个框架,即勃瑞特是一个具有婊子个性的人物。一些激进的站在同情勃瑞特立场上的评论则把勃瑞特的乱淫行为解读为自我摧残。如格拉斯丁把勃瑞特列为“半婊子,半女神”;威罗认为勃瑞特是一个自作自受的可怜女子,不是妓女,因为“色情狂”促使其进行自我摧残;是女性在伊甸园丧失以后的自然举动,丝密斯虽没有使用“色情狂”这个词来形容勃瑞特,却认为勃瑞特“希望通过纵欲来麻痹过去和未来”。迄今,真正给予勃瑞特正面肯定的解读开始出现,但往往居于被批评的少数行列。相反,许多对勃瑞特的贬评非但没有引起争论和质疑,反而受到人们的肯定。所以,多数评论者仍视勃瑞特为一个有瑕疵的人物,该评价十年来基本没有得到匡正。
      
      2.传统定位的渊源
      
      考究勃瑞特的传统定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传统定位主要是站在小说的男主人公杰克的立场上看待勃瑞特。男主人公杰克为小说的叙述者和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其观点和意念无形之中就会影响读者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在小说的一开始,杰克就承认其叙述将不会十分完美或者不会十分冷静,因为他可能“犯了不合事实的错误,即第一次以作家杰克・贝恩斯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正如斯科特所言“杰克叙述的故事非常令人信服,我们读者从没有想过要怀疑他对故事里所发生的事件的看法”。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杰克的有关勃瑞特的叙述产生怀疑呢?是否有可能是杰克无意地把女人和被操纵联系在一起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当他一天上午一大早沿着通往塞弗尔特的林荫大道行走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些水性杨花的女性在招揽其顾客,旁边有一位女操纵助手,帮她们操纵卖方的玩具。此时,杰克不止一次地说“和勃瑞特一起见鬼去吧,和该死的狂女勃瑞特一起见鬼去吧”。他的这种态度可能是在自己说服自己,说明勃瑞特的毫无价值或无所事事。但是这种态度极易歪曲他的叙述,从而使其叙述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因为在海明威的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各种关系都是由杰克一人的观察来透视的。杰克自己也显示出他对勃瑞特有着深刻的感情;并承认“对勃瑞特的叙述有些盲目,对在柯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有着不可宽恕的嫉妒”。那么,杰克嫉妒什么呢?他仅仅嫉妒柯恩和勃瑞特的性爱呢,还是嫉妒勃瑞特和迈克的性爱呢?按照常理,杰克应当怨恨柯恩,因为他们两个都爱勃瑞特,都想和勃瑞特有性爱,但杰克深知他永远也不能。结果,杰克对勃瑞特的爱导致了他的彻夜难眠。从更加客观的角度讲,如果读者能够跨越杰克带有感情色彩的叙述来重新认识勃瑞特,那么杰克和勃瑞特的关系就是共生的,而非像杰克自己所叙述的那样。其实,海明威的作品中本身就暗示出杰克对人物关系的评价存在瑕疵,原因是杰克本身的性欲没有得到满足。
      早在一九四七年,乔治就认为《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原因是要发掘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所涉及的人物的象征含义令人玩味”。不可否认,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动作大都发生在表象之下,正因为如此,读者需要对杰克的叙述进行认真的思考,洞悉勃瑞特的所言所行,诠释围绕着勃瑞特所发生的事情,分析勃瑞特的真实意图,从而才能了解该小说的真谛。这样,通过搜寻隐藏在人物性格下被淹没的平台,海明威冰山下没有被发现的部分就可以一览无遗。
      
      3.圣女勃瑞特
      
      从对勃瑞特的传统定位的渊源分析可以看出,杰克对勃瑞特的叙述带有偏见和不公,所以揭示勃瑞特内在的性格隐藏面很有必要。本文认为,勃瑞特的性格特征可概括如下:其一,她具有母爱的美德。勃瑞特的行为证明她试图在教化别人,而不是摧毁别人,不使别人进入误途。格拉斯丁就承认勃瑞特有母性关爱的特性,所以不能把勃瑞特描述为一个纯粹的婊子或女巫;有的评论家认为勃瑞特关爱她周围的人,并试图通过性爱使其得以慰藉。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她经常资助迈克,施舍迈克,因为在她看来迈克就像小孩似的。当她第一次试图安抚柯恩时,说到“不要把圣日的祭奠搞糟”,这近乎是母亲在对自己的孩子说要“好好玩”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读者知道,当杰克在部队医院接受治疗时,勃瑞特对他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直至其完全康复。
      不仅有母爱的美德,勃瑞特还具有独具个性的迷人容貌。格拉斯丁把勃瑞特视为爱与美的女神,也正因为如此,勃瑞特成为该小说中所有男人羡慕追求的对象。杰克在该小说叙述之初就强调勃瑞特有十分美丽、迷人的外表。比如,当柯恩第一次见到勃瑞特时,就以热切期待的目光盯着她,好像是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新大陆似的。阿婿利则直言不讳地说勃瑞特十分迷人,拥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丰韵。贝尔第一次见到勃瑞特时就说她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特别是当勃瑞特在大街走路的时候,在酒店里卖酒的女人们都走到窗前盯着看她。密尔就描述勃瑞特是“一个引人注目,其美貌足可把男人引入陷阱的女人”。
      对勃瑞特来说,她没有把自己漂亮的外表当作买卖的筹码。当众多的男人争相要为她付费的时候,她拒绝了。当其他的男人竞相出钱出物争取她的好感的时候,她只接受那些不违背她自己善良个性的男人的礼物。比如,勃瑞特拒绝了酒店老板以一万美元的酬价换取和她一起到巴尔热市游览的盛请。她还拒绝了罗密欧要离开她的时候给她大量的赏钱;并说“不用担心,我有大把大把的钱”。
      另外,虽然勃瑞特的情人来去频繁,但她对杰克的爱情一直未变。当她试着要远离杰克的时候,她自己做不到。在她离开杰克的前夜,对杰克说,她必须走,因为分手对他们两人都好。话毕,当她要离开时,两眼却直勾勾看着杰克,说“离开你是愚人之举”。
      而且,勃瑞特很会给杰克面子,特别顾及杰克的情绪。在许多的社交场合,勃瑞特都能找出很好的理由使杰克赢得相当的自尊。如为了掩饰杰克没有性爱能力,当在酒店里店员问他们为什么不结婚时,她找了一个敷衍的借口,回答说,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和事业。
      更为重要的是,勃瑞特和男人的做爱并不是随意的,她选择了和那些有道德信条的男人做爱,并寄希望于爱的力量。比如,小说中描述她和罗密欧的风流韵事就十分引人注目。当做爱开始时,罗密欧穿着紧身的绿色裤子,加之于其有斗牛的英勇气质,点燃了勃瑞特的性欲。事后勃瑞特告诉杰克说她感觉完全变了;杰克则注意到她容光焕发,非常满足。纵观整个小说,勃瑞特一直在努力寻找她要得到的东西:通过频繁和理解她的男人做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寻求其生存的真正意义。如当她和罗密欧最后做爱时,罗密欧想让她重新变成更有女人味的做爱对象,让其头发更长一点;勃瑞特则仍然保留真正的自己。当她向杰克叙述这一情景时,她极力掩饰自己的痛苦,说长头发对她来说就好像是魔鬼一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海明威笔下,通过杰克带有个人偏见的叙述,勃瑞特被评判为妓女或女巫不难理解;但是,对勃瑞特的这种评判有失公正。因此,把勃瑞特定位圣女,似乎更加客观,更合乎整个小说的主题含义。因为勃瑞特以圣母的关爱和美德昭示着人们,并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寻求生存的意义,实在是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任虎林(1969- ),在读博士,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 Wilson,Edmund.The Wound and the Bow: Seven Studies in Literature[J].New York:Oxford UP,1947.p.8-29.
      [2] Aldridge, John W. After the Lost Generation[M].New York:McGraw Hill,1999.
      [3] Fiedler,Leslie A. 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M].1966. Third edn.New York:Scarborough House,1982.
      [4] Gladstein, Mimi Reisel.The Indestructible Woman in Faulkner, Hemingway, and Steinbeck[J].Ann Arbor:UMI Research Press,1986.p.20-35.
      [5] Whitlow,Roger.Cassandra's Daughters: The Women in Hemingway[M].Westport,CT:Greenwood,2004.
      [6] Smith, Carol H.“Women and the Loss of Eden in Hemingway’s Mythology.”In 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in Context[M].Ed.James Nagel.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ress,2002.P.129-144.
      [7] Hemingway,Ernest.The Sun Also Rises[M].1926.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54.
      [8] Donaldson, Scott.“Humor in The Sun Also Rises”[A].In Wagner-Martin.P.19-42.
      [9]Snell George.The Shapers ofAmerican Fiction [M].
      1947.New York:Cooper Square,1961.
      [10]Miller,L.Patterson.“Hemingway’s Women: A Re-assessment”[A].In Lewis.P.3-9.

    相关热词搜索:圣女瑞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