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徽州励志童谣]朗朗上口童谣大全100首

    [徽州励志童谣]朗朗上口童谣大全100首

    时间:2019-02-21 05:37: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同胞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   行走在徽州大地,于古朴秀美的村落里,到处可见一座座世科坊、四世一品坊、进士坊、中书坊等,都以“圣旨”、“恩荣”、“御赐”的名义巍峨屹立,中国封建社会的精英文化在这些载体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也使得徽州古老世家的光荣与梦想流芳千古。
      “男儿欲遂平生态,六经勤向窗前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崇文重教,是徽州人的传统,这不光能从遍布各地的古书院及私塾中看到,还能从随处可见的石雕、砖雕、木雕及楹联题额、格言上体会出来。在对儿童的培养教育上,徽州人也是苦心孤诣:从摇篮开始,就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推索钩,慢索落,我家囡(nān,指小孩)儿进学堂。
      念了不到三年书,来家做个状元郎。
      这是流传于歙县一带的摇篮曲《来家做个状元郎》。还在呀呀学语的幼儿,耳边就有了“进学堂”、“念书”和“状元郎”的概念回响,教育理念的灌输,不可谓不早。
      流传于黟县一带的《扁荚藤》这样唱道:
      扁荚藤,随地生,外公外婆接外孙。外公接得哈哈笑,外婆接得笑哈哈。舅舅接得忙打转,舅母接得苦巴巴。奉劝舅母别叫苦,同是一树好桃花。外公给囡一包糕,外婆给囡一包糖。舅舅买了几本书,舅母送囡进学堂。读了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街树旗杆,后街做祠堂。
      后面二句,给读书郎描绘了一个光明的远景:登科做状元,光宗耀祖!
      还有流传于绩溪一带的童谣《哥哥考个秀才郎》:
      推车哥,磨车郎,打发哥哥上学堂。哥哥学了三年书,一考考个秀才郎。先拜爹,后拜娘,再拜拜进老婆房。金打钥匙开银箱,老婆房里一片光。
      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乡村现实版,怎能不使乡村少年充满无限憧憬?
      还有广泛流传于“状元县”休宁的《读书郎》:
      牵三寻,卖三郎,打发囡,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开学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被,象牙床,枕上一对好鸳鸯。
      这里把读书人的理想描绘得更加具体、生动,在荣耀的后面,加进了“黄金屋”、“颜如玉”的生动场景,使徽州儿郎在“头悬梁、锥刺股”朝夕苦读之余,能时时憧憬光明的前程。
      一些民间歌谣,从新郎新娘成婚之日起,便把这种美好的前景具象、定格,如流传于歙县的《撒帐歌》中唱到:“撒帐东,生下孩儿做国公;撒帐西,生下孩儿穿紫衣;撒帐南,生下孩儿做文官;撒帐北,生下孩儿做相国。”如此美好前景,使徽州人即便洞房花烛夜,也充满了使命感。《送新人进房》更是明确了“新人”的岗位职责:“好男生五个,好女生一双;五男并二女,七子共团圆;三个做宰相,两个中状元。”
      “骄子不骄书,骄书便养猪”、“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在这些民间歌谣的激励下,徽州大地出现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读书风气,出现了“一门八进士”、“父子尚书”、“同胞翰林”的科举佳话。童谣因为具体、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代代口耳相传,催生了徽州大地上各类人才如群星璀璨,推动了徽州文化的勃兴,成为封建社会耕读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徽州童谣励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