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花园口事件:权力操弄新闻的标本】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事件:权力操弄新闻的标本】花园口事件

    时间:2019-01-28 17:42:5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36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用了《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的战法,下令扒开位于河南郑州市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黄河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国内媒体并没有坚守自己的独立性,发挥“第四种权力”的作用,去作深入的调查采访,使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而是自始至终都跟着权力的指挥棒转,沦为权力的附庸和工具,为权力操弄新闻提供了一个标本。
      花园口事件的新闻操作有“三部曲”。第一部曲是领导定调,统一口径。由于花园口决堤损失惨重,国际影响巨大,在事件发生之初,国民政府便矢口否认这是中国军队所为,说是日军轰炸造成的。负责扒堤的新八师奉命用炸药轰炸附近的民房、树木,伪造日军炸毁黄河大堤的现场。第一战区旱提前拟订了对外宣传的策略,嫁祸于日军,并向蒋介石报告。第一战区的策略正中蒋的下怀,促成了他为事件定下宣传的基调。6月11日,他在给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复电中,作了三条指示,第一条便是要求向民众宣传敌飞机炸毁黄河堤。军政部长陈诚也在武汉召开了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揭露”黄河决堤的“真相”,声色俱厉地谴责日本飞机无视国际准则的野蛮残暴的行为。
      第二部曲是操纵媒体,发动宣传攻势。花园口决堤后,一场事先策划好的对日栽赃的宣传攻势随即展开。程潜接到蒋介石的密令的当天,便指示下属商震去落实蒋的密令。商震即令参谋处将事先拟好的电文发给中央社。从6月12日开始,《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先后按中央社的电文作出报道,形成了众口一词的对外宣传的“大合唱”。
      第三部曲是封锁消息,制造假象,掩人耳目,应对质疑。被指派去扒河堤的部队是来自贵州、驻防此地的国民革命军新八师。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指派军队去扒河堤,显然是出于保密的考虑。事件爆发之后,日本人不甘心被泼上一桶脏水,中日之间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新闻大战。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不少驻武汉的外国记者对事件的所谓“真相”表示怀疑,纷纷要求到决堤现场采访。迫于舆论压力。蒋介石不得不答应。为了蒙骗中外记者,蒋特地命令程潜在记者去花园口之前,制造敌机轰炸的现场,并在记者到达时组织一场军民抢堵决口的表演。“演员们”演得卖力、逼真。无可挑剔。国民党中宣部及国民政府中央电影制片厂还派出人员拍摄了日军炸堤和中国军民抢堵决口的新闻纪录片。至此,被扣在日本侵略者头上的屎盆子便再也摘不掉了,花园口事件成了一桩铁案。
      花园口事件是人为制造的惨案。尽管当局为蒙蔽真相、逃避责任做了周密的计划,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但仍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稍有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记者并不难识破。然而,事件发生之后,国内的记者、媒体却几乎都成了聋子和瞎子,成了政府的传声筒,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当局在操纵媒体、操弄新闻方面使出了“撒手锏”。其一是以“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相胁迫。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抗战是当时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每一个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都明白抗战的重要性,都会自觉做到,凡有利于抗战的事就坚决拥护,凡不利于抗战的事就坚决反对。花园口事件的政治意义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面对这一特殊事件,媒体人只能选择趋附和顺从,选择集体失声或做传声筒。否则,便在客观上帮了敌人的忙,使自己成为遭人唾骂的汉奸卖国贼。其二是组织渗透和控制。当时的中央社是国民党直接控制的官方通讯社。《中央日报》完全由国民党控制。而对于其他民办报章。则进行直接干预。以上两招,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历史真的很吊诡。从政治得失的层面看,花园口事件的新闻报道确实起到了丑化日本侵略者、激发人民抗日热情的积极作用;但从新闻职业操守的角度看,它又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抹不掉的污点,是媒体人的一个永远的耻辱和永远的痛。最为要命的是,它为权力操弄新闻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相关热词搜索:花园口标本权力事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