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序曲 解冻的序曲

    序曲 解冻的序曲

    时间:2019-01-30 06:07: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千年之交的各种庆典无法掩盖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世纪末的斜阳在它所经过及照射之处的地球的背景上,勾勒着一个真正的世纪话题:人类向何处去?2000年不过是时间小站,除非发挥诗人的想象,它没有任何修饰甚至连一个站台都没有。草木不会特别留意某个日子,东北虎忧郁的目光只是因为它的领地与日俱减,当地球上所有幸存的物种以一个小时一种的速度走向灭绝时,人类的任何铺张庆典总是有点可悲并且带着血腥气。
      20世纪是彻底完成改变人类思想和世界观的一个世纪,战争的残酷、科技的发达、环境的破坏、物质的张扬组成了金光闪闪、威力巨大的奇怪的魔方组合。大地退隐,自然沦丧。思,在这人类全球王国中变得格外艰难和不可思议。
      我们这个热热闹闹的世界不再需要思者之思了吗?不!恰恰相反,在我看来,思,是当今世界唯一可以牵动真正的光荣与梦想的纽带,迄今为止只有思者的脆弱与思者不思的悲哀,而从未有过思的耻辱。
      因而我要说,吴国盛的《现代化之忧思》,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解冻序曲,悲怆、真实而且美丽。所有的原因都只是因为作者直面现实而又直言不讳。这样的忧思如此广大,是对正在进行中的寄予民族复兴厚望的现代化的忧思,其意义已经毫不犹豫的指向了生存和大地,并由此出发给出了本真意义上的哲学思想。在今日之中国,它是如此难得而又可贵。书中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口号、观点的逻辑分析,不是以简单的两极思维的方式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在精辟从容的阐述中,以图景的历史为一个流传极广、耳熟能详的口号作出注脚。吴国盛的下面一段话是极富启迪性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加入现代化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挨打,反复的挨打,打掉了中国人天生的优越感,创造了中国人的落后感和自卑感,也固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或可说,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某个侧面的总结,但,并不是历史的全部。
      每一个口号在特定环境下提出时,与生俱有的便是此一口号及提出此一口号者的历史局限性。指出这一点并不容易,它需要勇气、见识和洞察力,是坚硬的碰撞。吴国盛接着指出:"在前现代的文化生态中,并不是落后就要挨打,并不是挨打的都落后,也不是一挨打就生产落后和自卑的感觉。"结语是自然而然的:"挨打的未必是落后民族,也可能是先进民族。"吴国盛举了两个广为人知的实例,那是至今仍然鲜活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打败了雅典,但并不能说雅典比斯巴达落后;中国历史上屡受北方蛮族的袭击,也就是经常挨打,但中国人从没有自己落后的感觉,没有感到自己不如打上来的人。"当然会有流血和流民,改朝换代。
      对于历史上的此种现象,吴国盛进而解释道:"情况往往是,文明教化的民族之所以挨打,是因为野蛮尚武的民族好斗,但好斗者并没有先进的文化,他们往往是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之后,被征服的文化所同化。"这种军事上的胜者不得不臣服于败者的文化并被同化的事实,不仅存在于中国历史,也有雅典被征服之后,雅典文化反而得以广布为明证。在这里,诚如作者所言,"我们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也许下面一段话在我读来是至关重要的:"西方人掀起的现代化浪潮,是一个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进行毁灭性破坏的浪潮,它创造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将进步、发展、富强、文明、先进、发达纳入一个单元的评价系统中来。它创造了文明的侵略性和侵略性的文明体系。它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扩张主义的商业贸易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人类于是进入一个全球时代,多元并存的文化景观开始走向凋零。"
      这是危言耸听吗?否!这一段平静的叙述,是当今物质世界的真实素描,也是一个东方智者对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浪潮的入木三分的评语。它的精辟之处是告诉我们:一个正在为现代化举国奋斗的民族,是在不知现代化源出何处及其本质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全力以赴的。其结果,很可能会落到"现代化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生态学中一个公认的规律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导致总体生态平衡的稳定性,这也是大地完整性即大地完整集合的标准。仅从这一点而言,大地今天的状态是败象重重、烦躁不安、不胜重负,它只有加快隐退的过程,并略施报复,这便是接连不断的地震、泥石流、酸雨、荒漠化及厄尔尼诺之类。大地不再具有神圣的完整性,生物物种由纷繁复杂变得稀少孤独,则又是服从于人类为了现代化的单向轨道和单向线性思维的。为了尽可能多地占有天下财富,为了人类自己无穷无尽的物质享受,可以再生的资源已经没有时间再生,不可再生的资源纷纷挥霍殆尽!
      如果我们再从整个生物物种多样性中剥离出人和族群,单独考量之,那就不难发见多样性的种族,是由多样性的文字、文化、传统形成的,只有多样性的文化才有可能造就人类世界各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从而达到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互相惊讶、羡慕、学习和交流,这个世界才有可能是安宁而美好的。如同别的物种一样,人类中的弱小种族以及它们的文字、习俗,正紧随印第安人之后在20世纪纷纷消失。在"国际接轨"的名义下,西方的标准正成为度量一切的标准,由此引发的民族文化心态严重失衡之下的社会,怎么能长治久安呢?再由剥离而复原,在整个大地生态系统中,因为人类无度的开发、掠夺和索取,一时一地一代人是发展了、富裕了、现代化了,后人呢?没有耕地,没有清水,怎样安居?这样的报复有相当一部分将由今日人群的子孙承担,因为我们放弃了守望的职责。
      困惑与迷惘是如此深重。我们不时地提出一些口号,如大跃进的口号、"文化革命"中的口号等等,我们不知道为这些口号付出了多少代价,可是我们常常健忘。我们有时也反对个人迷信,但只是为了冻结一层新的迷信的坚冰,总而言之是与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性"(吴国盛语)相去甚远。
      这就是解冻的艰难,而且我还要不无悲凉的猜想,作为解冻的序曲也将因之而变得漫长、曲折。
      作为青年哲学家的吴国盛,于字里行间吐露出来的是他的兴趣之广泛,知识之渊博,以及富有个性的叙述能力和语言特色。这很可能与他先在北大攻读理科转而又投身哲学的沉思博览有关。书中围绕着生命、大地、自然、科学的主题,围绕着诸多现代性的话题,使清冷淡泊中的一思再思深广绵延。
      吴国盛认为,普利高津和霍金的知名度,"主要来自他们在时间问题上的独树一帜"(《普利高津时间与霍金时间》)。吴国盛为普利高津所说的发起一场科学革命,"而这场革命的主题就是时间性的发现"欣喜激动。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传入中国后,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心仪者。他认为时间是有方向性的,亦即"时间之矢",他对时间性的发现,吴国盛认为使他有可能"打碎这整块的宇宙","把历史性、不可逆性、内在性、多样性、整体性、不确定性、目的性以及解释学这些人文性的特征,引入自然的描述之中。"其最激动人心处便是,"促成科学与人文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引导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它将推进操纵性知识向理解性知识转变,由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向维护自然作为母亲和力量源泉的神秘性转变,它将提倡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吴国盛满怀希望地如是说。
      这是一场有可能拯救大地和万物的真正的科学革命,可怕的是在中国呼应者实在寥寥,而席卷神州大地的正如吴国盛所言是"豁出生存搞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题,成为获取了更多财富的必由之路,"发展是硬道理",是圈地、伐木、围湖、污染,乃至贪污腐败的通行证。吴国盛一针见血地指出,"无度的发展主义就是癌症",如同病理学上的某些细胞组织疯狂的增殖失控导致恶性肿瘤一样,无度的发展也就是癌症产生的本质所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少数人发财的无度发展,在不到20年时间里污染了淮河,沿岸人群癌症发病率急剧升高,穷人和富人一律喝不到清水,虽有高楼却无法生存,虽然发展了却危害生命,那里的老百姓和小学生曾经打出这样几条标语:官清之日,河清之时;不要小康要清水;我们要喝水。
      大地与大地之上集合的所有生物都是有机体,自有消长生死的循环规律,对此一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过度发展是发展的危险期,倘若再继之无度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这就是"发展有度,有临界点"(吴国盛语)。
      这篇短文行将结束时,我还要为《现代化之忧思》中的《追思自然》说几句。20世纪是一个有着太多问题而又太复杂的世纪,吴国盛强调的是这个世纪(也许还可追溯得更远些),人与自然的疏离,"对自然的少思或者无思,成了今天人类一切危机的深层根源。"
      也许,追思自然,才是21世纪的希望所在。
      追思自然是科学革命,也是思想文化革命,是对冻结的吹拂,是解冻所必需的思想的流出与流动,今日的涓涓滴滴,有可能被荒漠所掩埋,或者在容纳、汇聚、碰撞中壮大。倘若追思自然的人多起来了,那将是大地的福音。泰戈尔说:
      我们从外面的世界采撷万物,占为己有,沉思则正好相反,它深入伟大真谛的核心,最后,我们被沉思主宰了。
      这个伟大真谛的核心,在我看来便是吴国盛所言:"唯有自然能使大地重新结成一体,成为大地。"
      善哉斯言!
      (《现代化之忧思》,吴国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出版,定价:12�80元。)

    相关热词搜索:解冻序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