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意识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意识

    时间:2019-02-12 05:30:4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审美意识      摘 要: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审美意识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格审美意识、田园审美意识以及社会审美意识。
      
      引言
      
      陶渊明在我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的声誉是很高的,元好问曾在《论诗三十首》中赞其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歌的创始者,他一生崇尚自然山水,对东晋腐败混乱的官场日渐厌恶而隐居田园间,并在亲身躬耕之中亲近自然,亲近田园,完善了自己的人生之道,获得了对自然与生命更深刻的领悟。从而达到了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具备深邃的人生哲学内涵,体现出作者极高的审美意识。诗人所流传后世的文字无不体现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世间风景的审美观照,而作者的审美理想就寄托和浸淫在这些诗作之中。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作品,把握其审美意识的渊源和流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魏晋美学史的地位进行评估,汲取其审美理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自我人格的完善均大有裨益。
      
      一、陶渊明诗歌审美意识的渊源
      
      1.来自传统思想的浸淫。陶渊明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上数代均为官,并有“伊勋伊德”的德操。“游好在《六经》”是陶渊明少年生活的写照,因此,陶渊明深受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影响。这些思想的浸淫也体现在陶渊明的一些诗句之中,如《杂诗》中的“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以及《止酒》中的“少壮时且厉,抚剑独游行。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这些均能体现出诗人前期生活中“干一番大事业”的思想。在《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也这样表述过:“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间。”他从心底里渴盼能够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但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当时社会割据严重,群雄时时掀起战乱,社会不稳,民不聊生,虽然陶渊明也先后做过诸如祭酒、参军等职,但是最终还是无从施展抱负,感到“违己交病”、“志意多所耻”。再加上陶渊明那一代家境已经败落,而魏晋时代的老庄思想对世人影响颇深,庄子语:“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而老子则崇尚“道法自然”,陶渊明在这样的处境之下,逐渐爱慕自然、亲近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洞悉了官场的虚伪倾轧,经历了生存的悲苦和阵痛之后,陶渊明开始质疑儒家积极人世的思想,后半生的人生追求也转向了归耕园田,从而使其诗作也浸染了浓郁而独特的审美意识。
      2.对玄学思想的整合。玄学在魏晋时期是非常兴盛的,玄学崇尚《周易》《庄子》《老子》,魏晋的玄学整合了来自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既推崇仁义道德,又不放弃自然任情,创设出“莫许于世而动与理会”的人格模式,充分融合了仁爱亲和的儒家思想与率真自然的道家精髓,从而创建了一套涵盖了多种道德要素的价值体系。陶渊明处于其间,其崇尚自然、忘情山水之间的人格思想与玄学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陶渊明对于玄学思想是基于一种扬弃的接受态度。因为魏晋的一些名士们已经矫枉过正,将玄学推向极端,“越名教而任自然”。对于玄学思想中一些放浪形骸的狂诞行为,陶渊明是敬而远之的,体现出对于玄学的扬弃。在陶渊明的诗作之中,不存在建安、正始的忧愤情绪,而是充满了平和冲淡的意蕴,旷达酣适,适可而止。陶渊明融合了儒道两家的精神,重获精神的自由,而这种审美化的人生观也体现在其诗作之中。
      3.对书籍经典的积累。叶嘉莹曾说:“渊明之本色,乃是如日光之七彩融为一白,有七彩之含蕴,而又有一白之融贯,这种既丰美复精醇的本色,正是渊明的特色。”这句话充分地表述出陶渊明的思想,而其思想来源之一,便是浩瀚充盈的书籍养分。陶渊明“历览千载书”,遍历诸子百家的典籍。他的阅读范围涵盖了儒家经典、楚辞汉赋、《老子》《庄子》《列子》《史记》《汉书》等等,他还“心好异书”,常常流连于古代神话传说。其诗作中的文字在这样厚重的书籍积淀的支撑之下,与作者的精神世界相互辉映,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格局。
      
      二、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意识分析
      
      1.陶渊明诗歌的人格审美意识。陶渊明参透世俗尘嚣的真实面孔之后,终于摆脱了功名和尘世牵累,归隐山林。但是,诗人并未割舍对于紊隋的留恋。归隐的生活还是和凡尘人世息息相关的。在《和刘柴桑》中,陶渊明写道:“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友故,未忍言索居……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诗句充分表明,诗人在摒弃了高官厚禄之后,并没有青灯古佛,离群索居,“直为亲友故”这句诗,足以说明诗人在追寻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时候,并未如庄子般“相忘于江湖”,而是愈加重视亲情。诗人对农事和田园的关注也跃然纸上:“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与亲人相聚,享受天伦,并以此为最大的满足,这是一种超然而又平和的人格审美意识。陶渊明的人格审美意识,在其对亲人的珍视、对幼子的爱怜、对邻里的友善和对友人的笃信中,都有所体现:在诗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诗人写道:“久游恋所生”,由于居官已久,对故土的思念与日俱增;“计日望旧居”则是对归乡之路的望眼欲穿,归心似箭;“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回乡之后,侍奉高堂,与朋友叙聊畅谈;“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回乡心切,路途却崎岖难行,心情则日益生怨,盼望着旅途尽头的故园;“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诗人的迫切心情呼之欲出。
      陶渊明对子女的爱怜之情也是令人唏嘘的。儿子出生时,他“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幼子成长时,则“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命子》)。儿子们不争气,陶渊明并未大为光火,反而在诗中屡有自嘲,如《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全诗甚至透出一股诙谐之意,儿子们的不争气并未令陶渊明夜不成寐,反而多了一份通达与尊重,分析起来,这份情怀其实来自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以及老庄顺其自然思想的影响。在世人眼中,生命的真正乐趣乃是“弱子戏我侧”,体现出一位慈父殷殷拳拳的爱心,而这人格的审美,也就内化在诗句之中了。
      陶渊明诗作的人格审美意识,也体现在其对朋友的真挚和友善上。《停云》:“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翩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这些质朴的诗句,表露出的是朋友间的诚挚之心。
      2.陶渊明诗歌的田园审美意识。从思想渊源上进行上溯,陶渊明诗作的田园审美,其实是魏晋审美新思潮的产物,诗人远离官场的污浊,又“性本爱丘山”,凡尘俗世的耕读生活以及对亲情和人间的依依眷恋,促成了其诗作中浓郁的田园审美意识。
      诗人在田园生活中,逐渐发觉了劳动的美好与圣洁。虽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是,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精神历程却促使他离开“樊笼”,归乡种地。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祭从弟敬远文》中,“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推手,置彼众议”,而在“众议”之中,妻子也感到难以理解和认同;而在《饮酒》之九中,“田父”的规劝也代表了大家的意见:“槛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但是,诗人的归隐之心反而愈加坚定了,因为诗人已经发现了躬耕陇亩的快乐与满足。《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阐明了陶渊明对农耕劳动的美好感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未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蛊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人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中所描述的质朴的生活画面,已经无需再去言说农业的美好,直接便将读者带去那优美而温暖的人生审美境界中。
      陶渊明对于田园风物的描摹,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的赞颂和渴盼。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拟古九首》之七: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劝农》:卉木繁荣,和风清穆。《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拟古》: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归园田居五首》之一: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这些诗句中,笼罩着安详、宁静而美好的田园审美风格,也体现着诗人的宁静和美的内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出无限的审美意蕴。
      陶渊明对田园的虚静之美,同样有着无法割舍的迷恋,这种心境也反映在其诗作之中。对于田园之“虚”,有诗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白日掩荆扉,虚空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一)等,而对于田园之“静”,则有诗句“静寄东轩,春醒独抚”(《停云》)以及“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等。处在远离喧嚣的田园,拥抱着大自然,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虚静心态,并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识。
      3.陶渊明诗歌的社会审美意识。陶渊明的诗句中,也体现出其鲜明的社会审美观,现今往往将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而在陶渊明的理解中,社会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上古皇帝尧舜禹时代,以及“真风告逝”的魏晋时期。陶渊明非常向往上古社会的淳朴与和谐,相形之下,对他所栖居的“当今”却深感“大伪斯兴”。在其文中,这种思想时有呈现,如《感士不遇赋》序里,诗人对上古皇帝尧舜禹时代的人民生活描述为:“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无论是回归隐居,亦或是为官泽民,均师法自然,顺心如意。相比之下,“现今”却“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在世人眼中,上古的淳朴民风早已成为过往,人们的思想江河日下,导致“阊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淳朴和谐荡然无存,人世已成地狱。
      这时候,现实的苦闷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交织纠结在一起,诗人彻底厌倦了官场,退居田园以安享天伦,然而个人的遭遇还是不可避免地时时侵扰着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域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桃花源记》亦言:“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而诗人所盼望的仙境,又在何处呢?恐怕诗人自己也很清楚,这只是社会审美的虚构而已。
      
      结 语
      
      陶渊明以其独具审美特色的诗句,在汉语的文本中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也是中国诗人审美意蕴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和精神财富,他的诗句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留下了恬淡随性而又飞扬纵横的美学印记,堪称东方人宁静超逸精神的文本体现。陶渊明的诗句在人格的审美层面上做到了儒道互补,在田园的审美层面上则虚静淡然,在社会的审美层面上则和谐敦厚,均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精神食粮和美学范本。在经济飞速发展、人心浮躁、道德准则日趋模糊的当今,陶渊明的诗句无疑是一味清醒剂,为迷途的都市人指明了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杨晓,开封市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高建新:《自然之子――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出版杜,2003年版。
      [3]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唐满先注:《陶渊明集浅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8]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审美试论诗歌陶渊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