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西厢记新注_《西厢记新注》

    西厢记新注_《西厢记新注》

    时间:2019-02-12 05:49:5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西厢记》在元杂剧中堪称“天下夺魁”(明初贾仲名《凌波仙》吊词中语)。这个新注本的校注工作做得比较认真,特别是兼顾学术性和知识性,算得上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戏曲“入门书”,并没有辱没这一名剧。
      《西厢记》的刊本不下百种,较流行的也达十余种,《新注》以现存刊印最早的《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为底本,广泛吸收了王伯良、凌初、毛西河诸家的合理部分,审慎地加以校正。元杂剧中的衬字并没有截然的规定,常随作者的情绪自由变通。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实甫美不胜收的曲文,《新注》严格区分了其中的正、衬字。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劳动。且看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正衬一分,读起来节奏更有跌宕,对崔莺莺此时此刻翻腾起伏的心绪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读者在方便之余定会对校注者深为感激的。
      《新注》注释得当,举一反三,对一些单注词语尚不能说透的唱词,联系曲情加以疏通,力求深入浅出。如惠明下书一段的〔耍孩儿〕曲文中有“不似恁惹草招花没掂三”句,注释中既写出了“没掂三”是糊涂、鲁莽、不着紧要的意思,又以《董西厢》、高文秀《好酒上元遇上皇》的例子互相参证,最后并串讲为“不象您只会谈情说爱,做事糊糊涂涂没个主张”。
      《新注》还跳出单纯分析“案头之作”的窠臼,从舞台演出的角度来进行必要的注释,适当地传播戏曲知识。它对元杂剧中经常碰到的“折”、“楔子”、“旦本”、“末本”、“白”、“科”等戏曲名词有准确的介绍。即使是“鬼门道”这样比较冷僻的术语,也找到了合适的譬喻:戏台上左右两边演员的上、下场门,并以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中的原文来说明当时为何这么称呼。更有创造性的是,校注者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人所未发的观点。如茑莺送别张生一折,在最末尾的(下)字舞台提示后面,校注者指出:张生与莺莺的分别实际应提前到〔一煞〕〔收尾〕两支曲文之前,后面的曲子全是莺莺面对山遮林障、暮霭笼罩的情景,怅望亲人,触景生情的感觉。他们更大胆地认为,当时的演出张生并未下场,莺莺与张生同在舞台的两侧,通过双方传神的表演活画出两地相望、二情依依的种种情状。这是中国戏曲艺术采用时间、空间不固定的形式,在有限的舞台上表现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的出色创造。阅读这样一些注释,读者思路为之打开,再通读全剧,当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西厢记新注》,张燕瑾、弥松颐校注,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七月第一版,0.78元)

    相关热词搜索:西厢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