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平羌小三峡:月出峨眉照江流_平羌小三峡

    平羌小三峡:月出峨眉照江流_平羌小三峡

    时间:2019-02-21 05:37: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岷江,从川西北的崇山峻岭间一路奔来,在眉山青神县汉阳镇放缓了它的匆匆脚步,留下一个千折百回的小三峡。   在这个名叫平羌小三峡的岷江江段,曾留下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步履。那是公元725年,李白从他的家乡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出发,一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却在平羌小三峡流连数日。他将自己所见和初离蜀地的思乡之情,凝聚在一首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如今,1000多年过去了,李白当年乘船经过的平羌小三峡是何景致?我们从汉阳古镇登上了游览平羌小三峡的木船。
      伫立船头,分别向上下游眺望,岷江景致变化万千。上游的汉阳坝江段,水面十分宽阔,浩渺的烟波里隐约可见处处乱石、片片沙滩,白浪滔滔的岷江之水铺陈在整个天际线上。顺流而下,我们即将进入平羌三峡的第一峡――犁头峡。两岸青峰对峙,山石笔立,波平如镜,水质清澈,江流宛若一条翡翠带。
      我们乘坐的是一条窄而长的无篷小木船,船体没有油漆,呈现出原木本色,平添了几分仿古游的情趣。有点扫兴的是,船的动力是桨和柴油机兼用。船工解释说,小三峡来回几十公里,光靠人力划桨,划到晚上也回不来。他告诉我们,船可以随叫随停,绝对保证我们游览完所有美景。
      犁头峡因山峰状如耕地的铁犁而得名。这一段的岷江峡窄水深、岸转江回。进入犁头峡第一个河湾“大佛沱”,我们发现临近水面的岩壁上布满密如蜂巢的洞穴,有的小如拳头,有的大如篮球,犹如遭到各种轻重武器的打击。这些石孔洞穴在水波的激荡下,发出“咕唧、咕唧”的声响。船工告诉我们,那是鱼中珍品江团繁殖栖身的地方,当地人称为“鱼窝”。这短短一两公里的江段,才是资格江团的原产地。江团因吃江底的虾和小鱼长大,肉质特别细嫩。接着,他又如数家珍地道出平羌江里生长的鱼类:白甲、青波、翘壳、黄辣丁……
      后来,我们登岸时,当地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到成都,接待部门专门派人到这里来收购江团,令这位亲王赞不绝口。
      犁头峡江段两岸的峭壁高出江面数十米,船行至其间,让人感觉整个峡谷是被一柄巨大的利剑劈开。江面没有一点波澜,甚至感觉不到江水在流动。狂野的岷江水在此变得宁静,令人无法想象水有多深。两岸的山峰郁郁葱葱,连陡峭的崖壁也覆盖着各种藤蔓植物。在这里,时光停止流逝,山水都有了灵魂,游人顿感神清气爽。
      船缓缓前行,约三四公里,便进入了背峨峡。此峡江面比犁头峡开阔一些,江水依然平静。两岸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青峰倒映在水里,有的如蛟龙潜行,有的如美人临江顾影梳妆。
      在背峨峡,有一块突出崖壁的巨石引人注目。巨石顶部平整,可摆放两张方桌,距水面约五六米,巨石上方掩映着如伞的古树。据船工介绍,此处就是李白钓鱼台。相传,当年李白乘船至此,被秀丽的江景和鲜美的江鱼吸引,禁不住在此停留,天天坐在巨石上垂钓。
      由于背峨峡水面较阔,处处可见江渚。动辄数十只一群的白鹭,密密麻麻地从江面掠过,然后一排排地站在江渚上,似乎在列队接受我们的检阅。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们便叫船工关掉柴油发动机,生怕惊扰了它们。
      背峨峡江段可见平缓的河滩,河滩上的坡地芳草萋萋,敞放的牛儿徜徉其间。峡谷两岸深处的茂林里,偶尔可见竹篱茅舍、石径菜畦。这一段江峡让我们感觉就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
      我们正陶醉在“桃源”里,突然听到船工喊了一句“快看,石棺材”。我们都愣了一下,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一口长达30余米的巨型棺材,顺江搁在岸边。这口大自然雕琢的石棺,简直就是真棺材的放大版,越看越感到阴森。
      当右岸的山势变得更加高大巍峨时,船工告诉我们,平羌峡到了。河面在此豁然开阔,且向右拐了一个呈90度的急弯,左岸形成微型三角洲。几条小渔船停泊在三角洲回水湾,船上仅容单人作业,木制的船体被风雨侵蚀得呈乌黑色。三角洲土地肥沃,栽种着油菜、胡豆等农作物,嫩黄的油菜花、紫灰色的胡豆花,点缀在潋滟的水光和叠翠的山色里,给平羌峡平添了几分绚烂。
      进入平羌峡两三公里后,右岸一座山峰突兀,如泰山压顶般高出江面约200多米。船工指着山顶问:“看,那像什么?”我们细看,发现接近山顶的一处断崖,光溜溜的寸草不生,呈竖立的椭圆形。我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像个人头吧。”船工则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相传,乐山大佛最先计划修建在这里,但刚凿出头部,忽然地动山摇,人们以为是江里的龙王爷发难,便将大佛改凿到现在的乐山凌云山。
      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是,在凌云山修建大佛的是徒弟,在此修建大佛的是师傅。当师傅刚凿出大佛头部,对面山崖上传来雷霆般的公鸡打鸣声,他一看对岸,只见两块大石如一只公鸡昂首瞪眼,心想怕是触怒了山神,遂将凿子丢进江中,放弃了在此修建大佛。
      据当地渔民介绍,在此处修建大佛,是为在凌云山修建乐山大佛进行技术准备和经验积累。平羌大佛可以说是乐山大佛的草稿和蓝本。
      我们在江上从不同位置仰视这座山峰,感觉它的轮廓确实像一尊端坐的大佛。如果这座大佛修成,会比乐山大佛高大得多。与平羌江大佛山隔江相望的“石鸡公”仍在,但不经船工提示,很难把它与公鸡联系起来。
      船再往下行,便是乐山境内的板桥溪了。板桥溪在唐代称为清溪驿,当年李白便是在此登上了“下渝州、出三峡”的航船,继续他的漂泊人生。
      李白走了,平羌峡江水中碎银般的月影便成了乡愁的寄托。后来,杜甫、陆游、赵熙、张船山等文人墨客都踏着李白的足迹而来,留下了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朗朗诗篇……
      天色渐晚,在船工的催促下,我们只得原路返回。平羌小三峡中虽不见长江三峡的白帆点点,不闻纤夫长号,不遇激流险滩,但它青山如黛、绿水中流、鹭翔鱼跃的如画美景,仍让我们流连忘返。
      (压题图:平羌小三峡江中的小舟)(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月出峨眉江流小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