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鲁迅经典名言名句大全_鲁迅小说《弟兄》的独特叙事

    鲁迅经典名言名句大全_鲁迅小说《弟兄》的独特叙事

    时间:2019-02-12 05:44:4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小说《弟兄》是鲁迅反思人性弱点、剖析国民性心理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以小说文本的细节为依据,着重考察作家别出心裁的叙事策略对揭示经济重压下的文人隐秘心理及伦理冲突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弟兄》 叙事 反讽 全知视角
      与《彷徨》集中其他小说相比,鲁迅写于1925年冬的《弟兄》较少受到批评者的关注,但从小说反映的内容来看,它却是鲁迅反思人性弱点、剖析国民性心理的一个重要而富有意义的文本。本文试图以小说文本细节的分析为依据,着重考察作家在特殊叙事策略上别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对揭示经济重压下的文人隐秘心理及伦理冲突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融合多重反讽,于家庭变故中考验亲情
      “反讽”一词原本是指古希腊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典型,即佯装无知者。通常,“反讽者是装作无知,而口是心非,说的是假相,意思暗指真相”①。此后,“反讽”的含义几经衍变,及至19世纪上半叶经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改造,终于从早期的戏剧角色概念或修辞学概念发展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和手段。已有学者指出,鲁迅反讽意识的形成或与他早年所接触的西方近代哲学思想有关。本文则侧重从小说文本的角度来探析《弟兄》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卓越反讽精神和反讽艺术。
      传统上,“反讽”一般分语言和戏剧(后者是情境反讽)两种类型②,但在《弟兄》里,我们发现作家实际上是兼用了多种形式。
      首先是戏剧的反讽。在小说中,故事情节先后出现两次戏剧性的变化。第一次出现在故事开头:沛君一向与其胞弟靖甫手足情深,而作为映衬,同事秦益堂的两个儿子却常为钱财之事吵闹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然而,当素以兄弟和睦见称的沛君在众人夸奖声中颇有几分自得时,突然疑心起弟弟患上流行的猩红热,沛君于焦虑与惊恐之余不由得杂念丛生,甚至脑中闪过弟若一死,为节约开支,准备只让自己儿女读书的念头。第二次则出现在沛君为靖甫求医的过程中:由于中医白问山误诊,沛君对弟弟的病情已近于绝望,然而名医普悌思深夜赶来并确诊靖甫患的其实只是疹子,沛君不禁喜出望外,但意想不到的是如释重负的他不仅没有因此增益与弟弟的感情,反而在噩梦醒来后与靖甫产生了隐隐的隔阂。在小说里,两次情节的变化均出人意料,构成富有意味的戏剧性反讽。
      除此,小说还兼用了言语反讽、结构反讽和主题反讽。
      尚未怀疑靖甫得急病时,沛君在办公室里慷慨陈词,俨然以榜样自居,宣称兄弟间从未对钱财斤斤计较,可是一旦疑心靖甫将要病死,在不顾微薄收入延请名医抢救弟弟之余,他却不禁打起了个人的“小九九”。毫无疑问,沛君对弟弟的感情是真实的,但在为靖甫求医过程中,他的玄想与梦境却都不经意间暴露了他潜意识里的各种私心杂念,与他之前在同事面前的公开表白形成矛盾,并且与同事事前事后对他的多次恭维也互相抵牾,形成强烈反讽。
      在小说里,作家同样也运用了言语反讽去塑造中医白问山。白问山与沛君同寓,能急人所急,为人也较豁达热情,并且戴“玳瑁边墨晶眼镜”,言行举止颇有一种气定神闲的风度。本来,沛君求医前曾多次对中医进行攻击,但沛君登门,白问山即刻前往,并不介意,显然此人还不是鲁迅《明天》等作品中对待患者冷漠敷衍的中医,也不是睚眦必报的卑劣小人,但他医术不精,到底还是个庸医。小说里,靖甫患的疹子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而猩红热中医叫“丹痧”、“烂喉痧”,病原体是溶血链球菌。二者都有传染性,都会引起发烧,皮肤都会出现红点,但麻疹疹点“稍为隆起,扪之碍手”,而猩红热的红色小痧点“不隆起”。③所以,西医普悌思诊断,仅用手指在靖甫肚子一摸即分辨清楚。可白问山,一番望闻问切却依然误诊。作为一名医生,白问山儒雅的外表与其实际医术水平的不相符,这二者间形成了反讽。由于这种反讽是通过作家叙述语言表层与深层意义的不统一让读者感觉出来的,因此也属于言语反讽。一方面它极微妙地传达出作家对白问山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又极其巧妙地牵惹出沛君深藏于心、连他本人平时也未必觉察的各种私心杂念。
      在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沛君内心潜隐的与靖甫的利益冲突,另一条是秦益堂两个儿子的冲突。前一条是明写,但由于小说只通过沛君心理活动和梦境来表现,所以旁人不易察觉。后一条是暗写,可由于其父在同事面前的絮叨诉苦而人人皆知。小说里,秦、张两家虽文化层次不同,家庭背景各异,但从本质上看,导致两对兄弟冲突的原因是相似的,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是财利之争。只不过,秦益堂两个儿子的冲突已经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白热化”阶段,而沛君与靖甫的隔阂、冲突尚未明朗与升温。在小说中,明暗两条线索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现两次明显的对比与联结。第一次出现在小说开头,当时,沛君正沉醉于众人的称赞声中,由于兄弟多年的和睦友爱而被视作道德的楷模,此时,自私好斗的秦家兄弟无论性情还是为人都是完全无法与沛君相提并论的,但是误诊风波过后,靖甫病情好转,明暗两条线索在结尾再次对比、交错、联结时,却使沛君起初所具有的“榜样”作用、批评资格在故事的结尾烟消云散,明暗两条线索使作品前后两部分内容形成结构的反讽。
      另外,从小说整体来看,文本表层显示出来的意义与叙事人实际的态度、认识迥异,二者间也形成反讽。从文本表层来看,猩红热令人惊恐万分,视若绝症,但据资料记载,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虽猩红热病死率可达15%~20%,但实际上患猩红热的人多为5―15岁,成年患者很少,并且,它不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按白问山的看法,靖甫果真患上猩红热,治疗起来确有难度,但猩红热并非绝症,因此,虽然白问山误诊但并不惊慌。只是他与鲁迅其他作品中的中医相似,爱故弄玄虚,既表示此病可医又强调治好要看“家运”,才致瞧不起中医但对西医也不甚了了的沛君惶惶不可终日甚至确诊过后仍噩梦连连,同时也让一般读者阅读时充满悬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作家巧妙地利用了沛君以及一般人医学常识上的一个“盲点”,但随着这一“盲点”的逐渐消释,这个看似有几分荒诞的故事却变得格外令人深思起来。
      此外,小说虽题为《弟兄》,但同事秦益堂的两个儿子势同水火,简直与仇人无异,即使是沛君与靖甫,在两人产生隔阂后其实也都与作家心目中真正亲密无间的弟兄关系相差甚远,这样,小说的内容与标题形成了更深一层意义的反讽。
      二、全知视角下运用特殊叙事策略多角度观照人
      “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④与《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主要运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作品不同,《弟兄》总体运用了全知视角,不过作品中的全知视角却是由多人的限知视角合成,而且,作家也并非自始至终充当一个全能的叙事者,而是采用了特殊的叙事策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视角层面转换、内外视角结合来表现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故事开始,沛君与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后因疑心弟弟得不治之症,查资料、请名医,其间惊慌失措、脸色发青,这是一般的叙事层面,视角主要在沛君与同事之间流动,但无论是沛君本人还是同事,他们的视角都是外视角,非常有利于表现沛君以往作为兄长的谦让宽容以及此刻他对于胞弟的关怀与爱护,而兄弟彼此间的“怡怡”深情也因沛君与同事的双重视角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极为动人。
      而当沛君回到家中,虽然作家一方面仍通过沛君与他人的外视角来渲染沛君为靖甫求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但另一方面却更多深入到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层面进行分析。后者是沛君的内视角。其中有两部分内容颇引人注意。
      第一部分是沛君等待名医时凌乱的思绪。第二部分是普悌思确诊当晚,沛君恐惧犹存,噩梦不断。两部分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地揭示了主人公当时忧惧交加、度日如年的复杂心态。前一部分的盘算忖度主要表现出他对今后生活的忧虑,后一部分梦的碎片,则真实地暴露出沛君潜意识里的某些利己打算。从小说来看,兄弟俩并无积蓄,孩子也多,而且上有老母,若靖甫病故,沛君微薄的薪水要支撑一个庞大的九口之家,这的确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因此,假若在生活的逼迫下,他如梦中所预示的,逐渐由乡人眼里的道德楷模转化成一个粗暴、偏袒亲生儿女的封建家长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在小说里,鲁迅正是通过视角层面转换、内外视角结合,以其犀利的眼光,洞悉了人物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发生异化所造成的表象与本质的对立,并指出经济拮据、生活逼迫是导致沛君在梦中与亲人反目的最直接原因,而人性本身的弱点,如自私、软弱等又在不同程度促成了现实中这种令人感慨唏嘘的悲剧。
      虚惊过后,沛君重回公益局,这时小说又回到原来一般的叙事层面。此时,沛君眼里办公室和同事“有些两样”与“生疏”,这也是内视角。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误诊事件给沛君心理带来不同寻常的负面影响。
      因此,此时同事的恭维无法再如过去令其陶醉。而且,从沛君在汪月生夸奖面前的沉默,我们可以看出,沛君性格虽然有普通文人自私利己、脆弱的一面,有时甚至言过其实、行不及言,但他毕竟不是老于世故的伪君子,他对弟弟的感情是真实可信的,维系大家庭的和睦友爱也的确是他向来的目标。事实上,从作品来看,为挽救他当时认为病情危殆的弟弟他确也已竭尽全力,因此,他内心偶尔闪过的某些利己念头确有不得已的苦衷。有论者结合梦境分析,怀疑沛君最终将身染重病的靖甫杀害并弃之荒野,又借上班办理公文之机骗取公家棺木进行掩埋。笔者认为此说不具说服力。事实上,正如一些批评者所指出的,杀弟只会加重沛君养家的负担,笔者认为于情于理,沛君都不至于干这种得不偿失、愚不可及的事情。
      其次,在作品中,作家注意有无相生,透过“有意味的空白”观照人。
      在《弟兄》,作家留下“有意味的空白”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聚焦范围之内的“无”。确诊之后,沛君觉得连房子的灯光也透着“愉悦”,自己仿佛“万事都已做讫,周围都很平安”,而内心却是“空空洞洞”。其中原因固然有因为紧张过度突然放松后所造成的若有所失,但字里行间也曲折地流露出作家对沛君此前枉费心神为自己暗中盘算的淡淡嘲讽。
      第二种是聚焦范围之外的“无”。在沛君细心照顾弟弟、坐立不安地等待普大夫的过程中,作家写靖甫的内容不多,且主要为对他病容、病情的描述,这样处理主要是由于靖甫不是作家聚焦的所在,虚化靖甫目的是为了突出沛君,否则容易使作品显得太密太实。但在小说里,作家对靖甫虽着墨不多,却极注意虚实互动,以少胜多。作品中,兄弟俩仅有的几次对话都很简单,第一天靖甫不是担心自己的病情就是询问是否有信,第二天虽精神好转但回答兄长的问话也是寡言少语甚至有些淡漠,倒是对送来的邮件比送来的药更感兴趣,而对兄长两天来照顾其日常起居的辛苦劳顿却自始至终未置一词。笔者认为,作家正是通过靖甫心神所系,含蓄地写出他虽然在病中仍记挂着要译稿以补贴家用,但他与沛君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怎么亲密,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以及远在小城的小家庭,兄弟二人的距离与隔阂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种“无”是由于局部描写运用了限知视角造成的。第二天回到局里,面对同事的恭维沛君并不回应,并在月生表示可以代办公文,催促其赶紧回家照看弟弟时,沛君异常坚决地表示要自己亲自办。由于运用了限知视角,因此,作家对沛君此时的心理并未深入剖析,而是一笔带过。但沛君突然热心公务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当同事不再与他争办公文时他才沉静与安心?对此,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的。较主要的有同情说、杀弟说以及通过办公克制私心说三种。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杀弟的可能不大,倒是同情说更接近于小说文本的原意,因为无名男子倒毙于郊野,排除他杀的可能,非贫即病,或是亦贫亦病,以上原因均与生活的困窘密切相关,这对刚刚在误诊风波中深受惊吓的沛君来说实在是感同身受,体会自然与一般同事不同,但笔者认为,此时沛君热心于处理东郊无名男尸,除了同情以外,或许也包含着他对同事汪月生不合时宜地过分吹捧的某种反感。
      本来,沛君主动走开、去接公文已有回避再听其恭维的目的,但没想到,梦境中令其汗颜的情景又再次被公文唤醒,而此时,丝毫没有留意到沛君心情变化的月生虽然提出自己代办的确是出于好意,但他随后说出的“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 在原’”,却不由得使手足之情已发生某种程度变异的沛君感到本能的反感。因此,沛君坚决不松开公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何况,他已得知弟弟患的并非急症,病情也已缓解,公益局虽“一向无公可办”、上司“杳如黄鹤”,但自己前一天早退,第二天上班又迟许多,毕竟不太稳妥,万一有谁趁机向局长打小报告弄得自己丢掉来之不易的饭碗,岂不是离倒毙东郊的日子也不远了?所以,处理“东郊无名男尸”公文,既是沛君同情心、责任心的表现,也是他与同事关系变得疏远、对同事开始有所提防和戒备的一个证明。
      综上所述,在《弟兄》这篇以反映知识分子为主,有着作家自身经历投影的小说里⑤,鲁迅一方面通过戏剧性情节融合多重反讽,在家庭变故中考验亲情,另一方面又在全知视角下采用特殊的叙事策略,通过视角层面转换、内外视角结合以及注意有无相生、透过“有意味的空白”等来表现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多种叙事手段的完美结合与别具心裁的情节安排,极大地促进了小说对国民性心理的体察以及人性弱点的洞悉。
      
      ① 赵毅衡:《新批评―― 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79页。
      ②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第183页。
      ③ 杨医亚:《简明中医学》(修订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338―347页。
      ④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91页。
      ⑤ 见《“三人行背后”――鲁迅兄弟与他们的日本妻室》,王晓元编著《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作 者:崔向敏,中山大学文学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方面的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鲁迅叙事弟兄独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