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浅析商周时期龙形玉佩

    浅析商周时期龙形玉佩

    时间:2020-03-19 05:18:3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龙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一种神物,历经千年,渗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角落里,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玉雕龙,锦绣凤,好兆头,喜心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喜用玉雕琢饰品,玉龙就是中华民族龙图腾崇拜和尚玉习俗的经典结合。玉龙的形制演变贯穿中国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龙形玉佩;造型;纹饰;文化内涵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里龙形玉佩在造型、图案纹饰和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龙形玉佩在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商周时期为限,根据龙形玉佩的造型来分类,初步研究其造型、图案纹饰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1 龙形玉佩的造型分类

    商周时期的龙形玉佩种类繁多,按其造型,大致可分成四类。

    1.1 C形玉龙

    C形玉龙,简而言之,就是身体卷屈呈C字形的龙形玉佩。一般是首尾相接,造型和制作工艺上比较简单,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是商周时期玉龙的典型造型。图1是红山文化遗址采集的玉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以玉为原料琢制而成的龙的形象。该玉龙为墨绿色,其身体卷屈呈C字形,头部较长,酷似马首。龙嘴前伸略上翘,嘴紧闭,前端平齐并有对称的两个圆孔作为鼻孔。颈脊长鬣飞扬,恰似一匹飞奔的骏马,末端尖收向上卷,约占龙体的三分之一。背部中央有一两面对穿的圆孔,似作系挂之用[1]。龙体光素,琢磨细腻,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对认识中国早期玉龙的形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在C型玉龙中,我们根据其形制的区别,又可以分成两型:A型玦形和B型环形。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环是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玦与环的区别:“绝人以玦,还人以环。”[2]

    1.1.1 A型玦形

    玦形玉龙,龙的首尾相接,但并未连在一起,有缺口。如图2-1的商代玉龙,碧绿色,器身厚实,为圆雕形。器作曲体龙形,卷鼻,张口,头上有角,爪收缩于腹前,有蓄势待发之态,尖尾内卷。玉龙头尾相对,交接处横切一线,呈玦状。背上有中脊,两侧作鳞片状。龙身满饰水波纹。身上有二个小穿孔,孔由一面钻透[3]。

    1.1.2 B型环形

    环形玉龙,龙的身体卷屈成环状或半环状。如图2-2所示,玉龙整体呈C字形,屈体呈钩状,器身饰以绹索纹。以粗端小钻孔代表口,以横穿小孔代表眼。表现手法简略、原始,从外形上看应是红山文化出土的C字玉龙的遗绪[4]。

    1.2 S形玉龙

    此类玉龙头部相对较小,身躯修长,并多呈S形的弯曲,屈颈挺胸,尾端上卷,充分展示了曲态的动感和灵活的生机。

    图3-1中的S形玉龙呈片状,玉质灰白,吻部上长下略短,有角,尖尾。龙体上部前弯曲,尾部后卷翘,造型比较简单整体呈小S形。两面纹饰相同,均为浅浮雕谷纹,周边刻有一圈阴线纹。其角附着于头颈下部,龙头颚处、体上端共有三个穿孔,以备穿丝悬挂之用。从三孔布局来看,头部之孔用以悬挂,体部两孔为横向系穿,可与其他佩饰相互牵扯,以求平面协调,是组玉佩中的配件之一[5]。

    图3-2中的夔龙黄玉佩,通体雕镂而成,体扁平,整体呈昂首屈颈、鼓腹卷尾的姿态。龙头短小角前屈,上吻圆而长,龙作回首卷屈的双S形状,龙尾开始分岐并向两侧翻卷,边有棱,躯体表面满饰谷纹。同时,龙体外缘还增设了一些卷云状的附属装饰,似表示足爪部分。上半部有一系孔[6]。

    1.3 双身合体形

    此类玉龙多为左右对称雕刻,龙身在中间处接合在一起,图案纹饰多样,雕刻精美。

    图4为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玉透雕双龙佩,体扁平,近似长方形,透雕成对称的两条卷龙,两龙身体连接处下方雕变形饕餮纹,表面刻网状三角纹,左右刻双钩云纹,双龙连接处上方阴雕同心圆。两龙的身躯皆作横向的S形,龙首朝上,张口,圆目,独角,屈身,卷尾。龙口内雕琢细密的阴线纹,吻部、独角和龙体表面雕琢阴线勾云纹构成的纹样。

    2 商周时期龙形玉佩的演变

    2.1 商代时期

    商代玉龙造型多呈卷屈状,首尾相接,有的背脊出现扉棱,只有少数为筒状。龙头近似方形,较大,龙口微张,露齿,有足、无爪,龙尾似刃,薄而锋利,神态凶猛威武。“商代玉龙以侧身形态居多;一腿一足,阴刻线将身与腿分开;玉龙的穿孔多在尾部或阔口部,便于系绳携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龙身短小,呈璜状,玦形或璧形,身体满饰单钩、双钩或阳线的单一的云雷纹、谷纹、皿纹、重环纹、菱形纹等装饰,有的背部长出嵴齿。”[7]

    2.2 西周时期

    西周玉龙造型基本与商代时期玉龙相似,一般呈环状或半圆璜形;额上突出一个像大括号狀的小尖头,后面有一绺向上飘扬的鬃毛,也可以作为角或耳。龙口上唇呈钺形,上唇上卷,下唇向内翻卷,张口吐出下卷的长舌;龙多有眉尖,大多数玉龙不雕琢腿和足,个别龙雕刻出尖爪;龙尾比商代厚且无刃;“龙身的纹饰,多用单阴线,双阴线雕刻出龙的轮廓,龙身以鳞纹、重环纹和卷云纹为主,龙纹表现方式由龙的具体形象向龙部分抽象或分解的龙纹趋势发展”[8]。

    2.3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玉龙大大突破和发展了商周时期玉龙的形制与内涵。首先在使用上,龙作为神灵动物的祭祀作用已被淡化,相应的玉龙的这种灵性都被运用到了人体佩饰之中。除了为护佑自己的幸福和安全外,人们也常以佩戴玉龙与玉虎饰等象征自身品行的高贵和地位的尊贵。如《史记·项羽本记》载,“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在造型上,春秋时期的玉龙在西周玉龙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曲态的动感方面发展,春秋玉龙更加轻松、活泼,它们的体态由圆形的卷屈开始向长条形卷屈变化。此时的玉龙,“头部相对较小,身躯修长,并多呈S形的弯曲,屈颈挺胸,尾端勾卷,基本不见了商周玉龙那种较为单一的环状造型和庄严神圣的神秘气氛,充分展示了曲态的动感和灵活的生机”[9]。特别是玉龙佩的表面,还出现了阴线或浮雕的谷纹、云纹和蟠螭纹。

    2.4 战国时期

    由于铁工具的使用,战国玉龙在琢制中则更显得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尤其是玉龙的形式,逐渐从以往静止的格调中解脱出来,注重造型的变化和神态的表现。玉龙造型由C形龙变为线弓形龙,头变长,龙身由短肥微曲向瘦长和极度错曲发展,龙首、足由抽象到逐渐明朗化,首尾日渐对称均衡。弯曲盘绕的身躯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和强烈的动感,体现出了玉龙那种无所不能的强大力量,而且在图纹装饰上也很有特色。玉龙的表面大多饰以细致密集的谷纹、云纹等,有的卷屈相连,不留余地。虽说刻画十分繁缛,但却是井然有序,密而不乱。整体线条遒劲有力,婉转自然,同时刀工利落,边角锋茫毕露。镂空处光洁干净,极少见到因技术和工具不力而残留的制作痕迹。这种精湛的琢玉技术和昂扬的艺术风格,充分顯示出了战国玉龙乃至战国时代那种奋发图强、欲意逞霸的精神面貌和凌云壮志。

    3 商周时期龙形玉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1 宗教神灵的象征

    古人认为玉是山石之精,具有灵性,并视作神物。新石器时期,人们把玉龙当作保护神来崇拜,商代的玉龙继承了新石器时期C形玉龙的特点,同时也继承了其文化内涵。商代,人们不仅使玉龙佩在原始宗教中充当着沟通人与神的角色,用来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神灵,而且还深信玉具有祛疫避邪、攘除灾祸的特殊功能。因而,古往今来,玉佩一直是炎黄子孙的保护神,同时也成为庇佑自己生命的灵物、护身符,生前随身携带,死后也与它相伴。由此,佩玉避邪的观念也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心底。

    3.2 祥瑞的象征

    中国古代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集各种动物的优点于一身,有着变幻无穷的本领。在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无比神通。佩戴龙形玉佩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3.3 礼仪用器

    礼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特别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制度,随着周王朝的礼仪等级的日益严格规范,神奇的玉器被赋予了新的宗法礼制理念和内涵,发展成为奴隶社会制度服务的祀礼,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器。《周礼》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以凶礼衰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10]这里所讲的五礼对后世影响极大。

    3.4 美好人格和品德的象征

    古人佩玉的原始初衷是以玉为神物,借玉之灵气与神沟通,驱疫除难或乞求帮助。但是春秋之后,这种原始的意义逐渐被儒家思想中的以佩玉来表彰佩戴者的美德所替代。人们根据玉之特性,比赋产生了玉与佩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要求君子时时佩玉,并用玉的品格要求自己,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古人以玉比德,《诗·大雅·荡之什》记载,“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站,不可为也”[11],教导君子要执身如玉,言行举止要谨慎、有礼。

    3.5 权力、地位、身份、财富的象征

    中国古代的用玉制度与等级制关系密切,用玉的等级制度不仅非常明显地表现于玉执,还表现在佩玉的形式和玉材的使用上。《礼记·玉藻》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配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王需玟而组绶。”[12]根据玉佩的尺寸、纹饰、色泽、质地、数量等来表明体现其身份的高低,进而使玉成了一种明辨贵贱、标志地位的象征,深具权力和政治的意义。考古资料显示,凡有精美玉器出土的墓葬,皆是当时历史时期身份地位显赫的贵族大墓,一般的平民百姓墓葬中不见或少见玉器制品。

    商周时期的龙形玉佩,经过整个奴隶社会时期的发展,造型、图案纹饰、材质、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造型从一开始继承新石器时期的C形龙,发展到S形龙、双身合体龙等其他造型。玉佩龙形造型设计思想与古代祥瑞、瑞应、符瑞、祯祥和礼制尊卑思想相关联,从一开始的新石器时期的图腾崇拜,将其当作保护神,发展成为商代敬鬼事神的祭祀神灵,到西周时期的礼仪用具,到后来发展成为象征自身美好人格和品德的装饰玉。研究商周时期的龙形玉佩对于了解龙形器物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剑平.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J].东方博物,2003(1).

    [2]王先谦.荀子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上[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4]任义玲.南阳春秋墓出土佩玉选粹[J].收藏家,2008(11).

    [5]席育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东周玉佩赏析[J].收藏家,2008(12).

    [6]常素霞.中山国王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玉器研究[J].文物春秋,2010(4).

    [7]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8]胡凤英,杨海青,冯广丽.西周虢国墓地虢季墓出土龙纹玉器[J].收藏家,2008(12).

    [9]刘云辉.陕西出土的古代玉器——春秋战国篇[J].四川文物,2010(5).

    [10]丁进.周礼考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林岚.诗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12]陈莉.礼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热词搜索:玉佩浅析时期商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

    推荐访问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讲话 春节期间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副县长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干部任前谈话会主持词 市人社局关于开展矛盾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总结 善党组织方式 党课讲稿:坚持严密党组织体系完 镇党委书记在党员冬春训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会上讲话 在公司“道德讲堂”暨专题党课上致辞 在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纠正“四风”整改情况报告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板(共4篇) 办公室工作人员发言稿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2篇) 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汇报 集团党委上半年宣传工作总结 微党课:践行信仰信念,争做合格党员 乡镇“七一”党课讲稿 在县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四个坚持”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在全市组工干部业务培训会上讲话 "个人检视剖析报告 在乡镇校车安全会议上讲话稿 XX国企党课讲稿专题党课 廉洁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 县委统战部年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在全局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讲话 纪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分管住建和征地副区长述职述廉报告 在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讲话 区医保分局年度深化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6个方面查摆问题 交流发言:在专题“读书班”上学习体会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