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巧设妙导方精彩

    巧设妙导方精彩

    时间:2020-03-23 05:07: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本文作者以一堂公开课案例谈《历史与社会》的学案设计,首先对案例进行了描述,其次详晰了问题的解决过程,最后开展了反思,旨在说明学案设计要巧设妙导,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开课案例 《历史与社会》 学案设计

    一、案例描述

    上个学期,按照学区的工作安排,我要到本学区内的另一所初中上一节公开课,主题是《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接到任务后我不敢怠慢,立即投入到学案的编制设计中来。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显示出新的气象和新的活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按照“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教学设计,在设计的同时还沾沾自喜,认为这样的设计思路肯定可以获得评课教师的好评。

    遵循惯例,在去别的学校上公开课之前要先在自己的学校做一下“热身运动”,我选择了本校的306班作为试,教班级,并邀请了教务处的领导来听课把脉。没想到自以为很符合新课程理论的小组合作讨论法彻底失败。主要表现在,学生分组讨论时的气氛不热烈,让我初步感到些许尴尬。更糟糕的是在发言交流讨论成果的时候,各小组都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课时内容结束了,下课铃还没有响,当时的我如坐针毡。

    在课后的评议上,同学科的老师开始替我打圆场,有的说教材内容太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说学生素质不高,加上对这部分内容不熟悉,回答起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总之,他们都把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到学生的身上。教务处的朱老师一语中的,提出问题出在我身上,本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出在教师的学案设计上。首先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没有梯度,面对比较突兀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懵掉了;其次是学生对人权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我在教学设计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缺乏对中国人权的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设置了一些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二、问题的解决

    初次试教的失败,让我头脑彻底清醒,结合教师的建议,我认真进行了总结:之所以出现合作冷场的现象,主要是我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直接让学生去讨论人权既显得突然又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怎么办7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教材中不是涉及了奥运会的材料吗?2008年不是奥运年吗?奥运的字眼时时冲击着我的思维。我何不以学生感兴趣的奥运话题为切入点,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而展开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呢?

    按照这样的想法,我对学案第一稿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动,把直接让学生讨论旧中国和新时代的人权状况这一大问题分解为三个小问题:第一是合作讨论三个关于奥运的问题,第二是由奥运问题讨论当时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第三是再由国家主权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思考讨论人权的变化。

    问题分解清晰之后,这堂课的思路就非常清晰地显露出来了,一共有三条明了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这一百年间的三个奥运问题,即(1)中国何时参加奥运会?(2)中国何时派一支代表团参加奥运会?(3)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第二条线索是旧中国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和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个世纪里我国的国家和社会现状。第三条线索是由国家、社会的状况所反映出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变化。改动后的教学设计(简案)如下: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教学设计

    一、对话并视频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年是奥运年,当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奥运会的时候,不少国际组织却对中国举办奥运会进行诋毁和阻止(播放在巴黎金晶护圣火的视频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这节课就先谈谈与奥运有关的话题,下面老师有三个小问题请教同学们:

    1.奥运问题(教师板书)

    (1)中国何人最早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组队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举办奥运会?

    (投影显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合作讨论(略)

    二、新课过程

    教师: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是1932年时的刘长春,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

    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发生在1936年,大会闭幕后,因缺乏路费,代表团靠当地的华侨和学生募捐才得以回国。

    (幻灯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相关图片)

    这两次相同的遭遇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学生讨论回答(略)

    播放视频:“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1年7月,中国申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你认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2.由奥运问题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教师板书)

    (1)旧中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主权遭受践踏。

    (2)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主权独立,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

    教师: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和人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3.由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看人权状况(教师板书)

    (1)国家主权不完整,积贫积弱,人权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国家主权完整,综合国力强,人权得以维护并不断改善

    4.畅想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权状况(学生回答)

    结束新课。

    实践证明,这堂公开课的效果很好,学生对奥运问题的交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很活跃,由学生感兴趣的奥运问题切入,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由奥运问题思索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及中国人权的状况这两大问题。评课教师的评价是,课堂的三条线索清晰,线索之间又存在科学的联系,整堂课显得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问题不断,高潮不断,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问题解决后的思索——从一堂课的实践看学案的设计策略

    一堂课结束了,虽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我一手包办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试教的失败到最后成功给了我许多的教益,具体如下:

    1.引入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入妙不妙,事关整堂课的成败。特别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较为陌生,不容易打开局面。所以,导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此,在这堂课之前,我预设了金晶在巴黎保护奥运圣火的视频材料,并在课前播放,目的是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课堂开始后,我就顺势问学生:“你们对干扰圣火传递的那些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一出,学生情绪激愤高涨。这样,我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很多教师为课堂的导入而犯愁,为自己的课堂气氛沉闷而苦恼,有的甚至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怪学生不懂“风情”,等等。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把镜子反

    过来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胃口,能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的东西才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最好抓手。

    如金晶在巴黎保护圣火的视频材料,是受到学生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用这样的社会热点议题作为引子,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极大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在听、看完我预设的内容后,课堂合作讨论的气氛异常活跃,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导入的成功与我精心设置课堂引入是分不开的。

    2.过程的设计要做到环环相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就本堂课而言,当我用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入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时,已经为下面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课堂才刚刚开始,如何让下面的教学环节顺理成章,又是我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想法的指引下,我精选了三个奥运问题。即“中国何时最早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组队参加奥运会?”和“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发散着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有条不紊地展开提供了扎实的凭借。

    不少教师埋怨学生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通过这一节课,我认为作为教师,在寻找对策时,要勇于从自身寻找突破口。品一品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有生活味,看一看生活化的材料是不是精挑细选的,想一想是否用有悬念的预设串联整堂课的始终,做到环环相扣。如果教师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的问题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就不担心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更不用担心课堂气氛不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如果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造成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他们也就不能很好地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所以,只要以有效的问题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做到环节之间紧扣,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处于思维的兴奋之中。

    3.问题的设计应瞄准学生认知的冲突点

    新课程刚刚实施阶段,多数教师都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陷入一种误区。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加上不断地反思,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不断趋于理性。促使一堂课是否有效果,并非在于课堂表面的热闹程度,一个主要的隐性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换句话说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让学生“心动”。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心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精心的设计。

    以本节课为例,我就在材料的预设上做足了功夫。首先,让学生通过我预设的材料体验在旧中国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尴尬。接着用事实材料说明今天的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自觉不自觉中被调动了起来。新旧中国在奥运会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在我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国家民族所处的状况去联系,去思考。可以说,有效的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的“心动”。

    实践证明,在本节课上,材料不断呈现,问题不断推进,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的冲突之中,它极大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原委的积极性。在课后的评课阶段,一位评课教师用这样的话发表他的听课感受:“三条线索,步步悬疑,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教师要不断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提供有效的抓手。

    4.结尾的设计要回味无穷

    一开始设计本课时的学案时,在结束阶段我选择的是让学生做练习题。试教之后,感觉这样整堂课的节奏一下子被放缓了,不尽如人意。最后。我把课堂的结尾环节设计成让学生对三十年后中国人权的美好状态进行畅想,旨在在体现开放性课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体的参与性。有的学生说,我们的人权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人权,有的说我们和发达国家还会有差距,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

    在课后的评课阶段,这一环节的安排设计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一个环节的安排,让整堂课在最后阶段又出现了新的高潮,即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课堂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四、结语

    通过对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堂课需要生成,没有生成的课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生成以教师的充分设计为前提。生成是课堂上娇艳的花朵,是每一位教师奋力追求的,而教师潜心的设计则是培育花朵的肥沃土壤。

    相关热词搜索:精彩巧设妙导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