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0-04-07 05:17: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很有必要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深层分析,并以此为基点,通过倡行“生本教育”、改进教学方式、发挥隐性渗透教育功能、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等举措,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1-0073-03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邓小平同志说过,要做好工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本本出发”。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及其动向,我们在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延安大学就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于2006年4月下旬以书面问卷形式向文、理、工科的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发放,共发放问卷434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回收问卷405份,回收有效率93.3%。其中文科215份,占53.1%,理工科190份,占46.9%。男生225份,占55.6%,女生180份,占44.4%。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就个别学生和个别问题进行了谈话调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表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1、道德观念滑坡,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对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的回答,有68.6%的学生回答“一般”,5.7%的学生回答“较差”,仅有22.9%的学生回答“较高”。认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很刻苦的仅占5.7%。对考试作弊的看法,回答可以理解的居然占51.4%。对马加爵事件的看法,认为马加爵也是受害者,值得同情的高达80%。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观念滑坡,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观察中也屡见不鲜,如一些学生诚信缺失,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低,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求职材料作假司空见惯,考试作弊、投机取巧成风等等。

    2、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对“您学习动力的来源”的回答,有51.6%的学生回答是为谋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对回答“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什么”时,17.8%的学生选择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8.6%的学生选择社会名望的高低,5.7%的学生选择金钱的多少,2%的学生选择权力的大小,只有27.7%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对“和本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回答,有9.6%的同学回答关系不好。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荣誉意识、敬业意识不断弱化,相反,他们的经济意识、个人意识、闲散意识不断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十分突出。

    3、政治观、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对“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的回答,有46.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发展前途。对“您认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的回答,10.1%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优先考虑。对“如果看到有人不讲公德,在公共场所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您的态度”的回答,有47.2%的学生认为劝阻一下,听不听由他,23.5%的学生认为如果关系到自己利益就指出。说明新时期的大学生不再是过去响应党的号召,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的“乖”学生,他们无论是政治观点、还是价值选择都呈现出多元化,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实用性、功利性取向。

    4、思想困惑多,心理矛盾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心理疾病。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透露的消息,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学生中16%到25.4%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调查大学生在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有24.7%的学生选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表明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的明显反差中找不着自己明确的“定位点”。对“您有需要心理医生的时候吗”的回答,有5.2%的学生回答非常需要,有13.8%的学生回答需要。说明由于市场经济下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经济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等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某些困惑和矛盾中,常常心理负担重,忧心忡忡,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笔者的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新旧机制的相互碰撞,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三农问题的突出、教育的收费改革、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贪污腐化现象的增多、贫富悬殊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们也在思考,当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就会迷盲,就会出现政治观、价值观的变化。加之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强化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冲击着长久以来形成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信仰,对我们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自主意识增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容易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

    2、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获得信息、了解社会、相互沟通的重要载体。但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同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拓展青年大学生眼界、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各种黄色、反动、迷信或不实信息必然会影响和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中引起一些困惑和迷茫,导致他们在行动上造成失误和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而据我们调查的数据表明,97%的学生使用过因特网,并且有4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36%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3-5小时,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乘机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的校园生活全面而快捷的渗透,冲击着年轻人的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滋长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日益淡化了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和奉献精神,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形成。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现实。根据调查显示,对“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的回答,有18.9%的学生认为“不好”。对“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回答,有8.9%学生回答“经常”,51.6%学生回答“有时”,

    36.3%学生回答“很少”,7.9%学生回答“从不”。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的回答,有51%的学生认为“赞成”,很有必要,41.4%的学生认为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在现实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理论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缺乏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显性灌输的传统教育方法,而隐性教育方式利用不够充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而一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4、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调查对“您认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的回答,有13.2%学生认为是教师队伍。教师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教师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样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特别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终身受益的。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建言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吸引力,取得好的效果。

    1、转变传统的观念,提倡“生本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前提,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新时期的大学生教育应该是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是生命化的过程,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关爱人性、激扬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要以人为本,提倡“生本教育”,使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尊重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体验情感、意志、塑造人格,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澄清,最终使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灵”(即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只有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

    2、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式。新时期显性灌输教育,仍然发挥着传达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社会意识导向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它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调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已不适应变化着的教育对象,教学过程充斥着浓厚的“灌输”倾向,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就必须建立一套新的适合新时期教育对象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教学观念上要具有“立体化”思维,教学思维要具有多维性和散发性;教材建设上要有立体性,不仅要有主教材,还要有相应的辅助教材,不仅有单一的纸介教材,还要有相应的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教学内容上的立体性,不仅在于反映出时代性、阶级性、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还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立体性,要表现出多样性,不仅有传统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讨论,还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更要善于运用于试验、验证、实践等方法;教学时空上也要体现立体性,要有空间的立体性,时问的连续性,还要求在教学空间上,既要有传统课堂教学,也要将课外、校外实验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时间上要体现出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教学评价上也要体现立体性、全面性,既有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要与教学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各种评价方式。

    3、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发挥隐性渗透教育功能。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但是环境是由人改变的。环境因素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高校应该重视校园建设、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进取创新的精神风貌。美好的校园环境会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人们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变化,使人精神兴奋、学习有劲,在无形中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因此,无论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还是花园、广场都要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意蕴,使校园生活的每一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智慧,用智慧去唤醒和点燃师生的生命和心灵。同时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道德价值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深刻性,对学生的隐性教育效果更持久。正如作家储朝晖所说,好的大学就是培养出“有精神”的人的大学。高校应努力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厚实的人文精神,要集文化底蕴、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使学生处处能够感受到批判精神、求知与创新精神、做人的精神、民主的精神、思想自由的精神,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

    4、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空间。2l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正在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这个世界。”高校由于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高校应建立方便、快捷、健康、安全的校园网络,引入高性能的硬件设施,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软件开发或网站、网页的投入,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使校园网上能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精华。通过BBS、E-mail开展主题讨论、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网上论坛的最新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正确的导向加以引导。还要在网上提供学生提意见的便捷渠道,如校长信箱,学工信箱,辅导员信箱等,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绿色通道”,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5、开设校园心理咨询,探索“显隐结合”教育方式。心理咨询是借助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它兼有显性教育专门化、公开化、正规化和隐性教育无强制性、淡化政治性色彩的双重特征,处于二者的交叉地带。在高校,心理咨询作为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要强化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普遍性。心理咨询通过针对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心理治疗等来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使其陶冶性情、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高校还应该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拨专用经费,聘请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制定正规的工作制度,为大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并通过横向联系,建立行业心理咨询协会,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把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责任编辑:黎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新时期对策大学生思想现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