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时间:2020-04-07 05:18: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提出教学相长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原则。孔子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教育民主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教育民主 教育平等 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 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 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6]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作者:段微晓(1982-),女,吉林四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阮海波(1993-),男,四川宜宾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启示民主现实思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