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危机金融机构如何重树形象?

    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危机金融机构如何重树形象?

    时间:2020-03-22 05:12: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近段时间来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时所暴露出来的风险使银行业的“准国家信用”形象轰然倒塌。业内人士指出,重树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危机

    这段时间,理财市场颇不平静,先是被投资者视为存款替代的信托产品屡屡出现风险,后又是银行分支机构被爆代销质量较差的私募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庞氏骗局”“骗子理财”的字眼频现网络。

    虽然目前出现危机的理财产品通过担保公司介入的方式初步了结,但银行在代销理财产品时是否应该“兜底”的问题逐渐浮上水面。这也与近期接连出现兑付危机的信托,是否应该继续维持“刚性兑付”的争议如出一辙。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金融业能不能够发展,很重要的问题是投资者能不能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作为服务机构,具有“准国家信用”,尽管已经改制企业化,但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当然,这种信任是盲目的,建立在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不倒’的预测基础之上,其背后的逻辑是信任金融机构会对理财产品会进行‘兜底’。故这种信任并不能让投资者认识到买者自负,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问题,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会要求银行兑付投资本金,赔偿损失。”嘉兴银行章张海说。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毛恩知认为,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在管理资产的过程中,只有履行了谨慎管理、信息披露等义务的条件下,才能对投资损失免责。

    银行严控代销产品

    针对近期频繁暴露的银行代销产品问题,有专家指出,银行代销的非保本理财产品是资金信托产品,其法律关系不清晰、产品收益核算不透明是银行最大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表示,银行本应以客户的利益为上,根据他们理财的需要为客户推荐产品。但目前银行代销第三方产品赚取佣金的所谓表外业务模式下隐藏着很大的道德风险。应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认真检讨此业务模式。

    监管层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银行目前代销产品中,信息透明度较低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信托己逐渐退出百姓的视野。

    杭州银行上海徐汇支行客户经理表示,现在该行已经不再代售私募和信托产品,之前代销的信托以房地产、股票质押、城投等项目为多,但目前市面上己少之又少。

    “PE一类的产品风险还是比较高,客户买亏了会找银行,银行还要自己拿出钱来垫付,所以我们一般不卖。”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理财经理说,目前沪上各家银行代售的基金产品以公募为主,私募基金由于门槛高,风险大,客户经理推荐的少,投资者认购的也不多。

    不过,有第三方理财机构咨询师判断,银行代销的私募、信托等产品只是不对中小投资者开放,而对于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该销售通道依旧存在。

    加强信息披露降低道德风险

    虽然银行逐渐将代销业务的风险转嫁出去,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远离了百姓,缺乏相关监管、风险识别能力低于银行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可能成为下一个风险的聚集地。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国兴介绍,目前第三方理财可以代销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信托、阳光私募产品、公募基金、VC/PE等,其中仅有代售公募基金需要申请牌照,其他产品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准入资格和监管。因此,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第三方理财机构纳入监管范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据上海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客户经理介绍,目前第三方机构多于银行合作,虽然银行禁止销售私募产品,但是如果银行理财经理个人掌握了客户资源,通过“飞单”形式把客户引荐到第三方机构,通过熟人关系,银行外打款,协议风险自担等方式躲避监管的情况也同时存在。

    事实上,相对于银行将高收益高风险产品卖给普通百姓而言,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给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高净值客户本无可厚非,但是缺乏监管、信息披露不健全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颗“定时炸弹”。

    毛恩知表示,加强信息披露无疑是重得信任的第一步。严格的信息披露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让投资者看到每笔资金运用和收益回收,消除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即是“庞氏骗局”的误解;另一方面,当投资出现问题时,让投资者及时了解问题所在以及处理办法,降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投资效果的期望,防止其期望与投资效果落差太大。

    银监会叫停银行PE理财Pe募资渠道生变已成定局

    近日,银监会下达“禁售令”,叫停银行私募股权(PE)基金产品。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PE理财产品收益极具诱惑,因此深圳部分银行仍在悄悄销售。

    业界人士认为,银监会此举虽然有点“一刀切”,但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减少投资风险,促进金融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多位私募大佬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VC/PE募资市场格局生变己成定局,机构投资者未来或成主流。

    部分银行依然在售PE理财产品

    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首次明确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PE)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

    “禁售令”虽己下,但记者昨日走访了深圳多家银行后发现,部分银行依然在售PE理财产品。一些银行理财师已经向记者摆手说“我们不卖了”。但另一些银行却表示,“我们现在仍然在售,但是产品就说不定了,碰到哪款就只能买哪款了。”一家国有大银行的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PE理财产品不像一般的理财产品,不是所有时候都有的,但“时不时就会出一款”,门槛较高,至少要100万元起步。光大银行的理财师也表示,门槛至少要300万元,只有私人银行客户才买得了。“以前卖过,现在暂时没有新的产品,我们内部目前也还没有接到‘禁售令’的通知。”他也表示,“如果文件下来了,那就彻底不卖了。”

    有权威人士透露:“零售网点肯定不能再销售PE产品,至于私人银行是否也在禁售之列,监管部门仍在研究当中。”还有私募机构人士也向记者透露,“我们合作的都是一些私人银行,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

    有银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私人银行也被禁止代销PE产品,其收入短期内将受到明显影响。他认为,银监会此次叫停PE理财产品对于银行与客户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本来投资产品就少,这样无疑更会打击银行理财的创新热情,特别是高端客户的投资渠道会更加狭窄。”

    记者了解到,对于私人银行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来说,PE理财产品的收益极具诱惑。“PE理财产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购买私募机构发行私募债,有固定收益,能达896左右;另一种是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等公司上市之后收益就非常高了,通常几十倍地翻。”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理财师向记者透露,“但PE理财风险确实也高,透明度也不高,若所投的公司无法上市或破产了,那真是血本无归。”他表示,“虽然银行暂停PE业务有点‘一刀切’,但长远来看,未必不是好事。”

    机构或成未来PE投资主流

    与银行相比,银监会这项规定将给VC/PE募资市场格局带来更大影响。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国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此项政策效力的逐渐显现,其他销售渠道特别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将成为Vc/PE基金重点关注的合作伙伴。

    据了解,目前不少大型私募股权机构都在纷纷联姻第三方,如红杉资本、君联资本、凯鹏华盈等PE纷纷入股诺亚、好买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而九鼎投资、鼎晖投资等PE机构则直接成立财富管理部门。“我们现在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渠道的占比就比银行渠道占比略高一些。”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告诉记者,目前基石资本主要通过自主募资,第三方理财主要通过诺亚财富渠道,占比约为1096。

    东方赛富合伙人鲁馨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此决定或是一块试金石,能够存活下来的将是有品牌的大机构,有些管理能力不强、运作不够规范的小机构,注定会被淘汰。

    “许多同行就是运用了银行渠道,近几年陆续发了一些较好的产品,超过10亿的有好多只,但其管理能力是否真的与之相匹配并不好说。银监会这样做反而规范了市场,对我们更有好处。”陈延立说。

    而且,记者了解到,更多股权私募机构愿意转向机构投资者。“未来机构投资者将会占据PE募资市场越来越多的份额。”陈延立表示,虽然目前国内“机构时代还未到来”,但这是未来PE市场的“必经之路”。“如果机构不进来,这个市场就永远做不大,而且也没有吸引力。因为做私募股权投资,信息不对称特别明显,所以散户的投资风险还是较

    金融机构亟待加强信息披露以重拾投资者信任

    近期各类金融机构与理财产品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案例不时见诸媒体报端,不论是去年曝光的华夏银行私售理财产品引发投资者追讨,还是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代销证大系证券投资信托巨亏引发投资者不满,亦或是近期信托产品问题频发,让投资者逐渐看清了信托公司并无刚性兑付保护伞。理财产品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也随着银行中间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信托公司等多元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逐渐爆发出来。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近段时间来某些中资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打破了投资者对中资行的盲目迷信,重树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报告指出,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和强大的政府信用,尽管已经企业化,但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加之我国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规模都较大,按照大则不倒的逻辑,即便是出了问题,政府都会接盘,故民众仍然普遍相信:银行的信用就是政府的信用,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初期银行得人之信的主要办法,当然,这种信任是盲目的。建立在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不倒”的预测基础之上,其背后的逻辑是信任金融机构会对理财产品实施刚性兑付。故这种信任并不能让投资者认识到买者自负,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问题,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会要求银行兑付投资本金,赔偿损失。

    重新得到投资者的信任,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必须要使投资者信任金融机构能切实履行受托义务,相信金融机构能本着谨慎原则管理资产,相信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这并不仅仅表现在银行实际行动,还表现在银行和投资者的沟通信息披露。

    第一是产品发行信息披露,目前对产品信息的披露各个机构都做得较为完善,但产品资金的投向方面,某些机构却讳莫如深,如投资信托产品或信托产品的收益权,不披露信托产品的具体投向,仅以“债权类资产”、“信托资产收益权”等宽泛的字眼表示;其次是产品运行信息的披露及产品到期信息披露,最主要的是完善收益分配的披露,只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信息披露,可以让投资者真实认识理财产品,让其重拾对理财产品和金融机构的信任

    此外,重新获得投资者信任的第二个关键点是要消除投资者对理财机构的疑虑。一直以来,投资者都将理财机构视为交易对手,这样会产生误区。银行亏的就是投资者赚的,银行赚的就是投资者亏的,一部分投资者长期认为自己实际上是和理财机构对赌。要消除这种认识,一方面是做好投资者教育,让其认识到代客理财与直接交易的不同之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理财业务资产管理的实质,银行的收益只能来自于管理费,而非来自于投资收益和支付给投资者收益间的差额。当然,目前做到真正资产管理,打破传统的刚性兑付,彻底改变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方式,对银行来说还比较困难,但这一定是大趋势。

    (文/徐天晓)

    相关热词搜索: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信任危机遭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