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李兆廷:打破“玻璃”天花板

    李兆廷:打破“玻璃”天花板

    时间:2020-03-30 05:18: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

    李兆廷是国家恢复高考后较早的一批大学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技术出身。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市柴油机厂,从技术员做起,担任副总经理的时候,只有30出头。

    在那个年代,30出头就管理几千人的国企,可谓凤毛麟角。“不安分”的李兆廷却选择了辞职创业。1997年,他创办了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冒着巨大风险,也顶着无数人不理解的目光。

    “年轻人应该闯闯,努力做一些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李兆廷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成立18年来,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东旭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整套工艺及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规模化。

    “产业报国是我最大的心愿,国家的崛起,实业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李兆廷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在东旭的成长历程中,从机械制造型企业转向以液晶玻璃基板产业为切入点的新材料产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这样高风险的产业跨越?

    李兆廷:2003以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风向变化,美日韩等在显示器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逐渐从传统CRT彩电转向平板电视研发。那时,国内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但显示产业方面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逐步拉开距离。

    当时东旭的CRT彩色玻壳生产设备在国内市场一度占50%,转型虽然并不紧迫,但我们还是有危机意识,决定进行产业升级。2004年开始,东旭投入了液晶玻璃基板的研发。

    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当时液晶玻璃基板的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没有技术、设备,缺乏材料、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而言,资金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我那时更相信自己对产业前景的判断,所以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实际上,技术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封锁是如何突破的?

    李兆廷:整套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不论是技术、设备,还是生产工艺,要求都非常高。由于技术封锁,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改进。

    就拿其中关系到玻璃液成型的溢流砖为例。为了制造出最理想的溢流砖,我亲自带领技术攻关团队,熬过了无数个通宵,经过反复研发和调试,终于研制成了,解决了玻璃基板成型过程中的一大技术难点。

    有了技术铺垫,2009年底,我们开始着手在郑州旭飞公司建设第一条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破解了很多疑难杂症,终于在2011年建成投产。没多久,我们的旭飞一线就正式实现了良品下线。一年建厂、一年批量供货,短时间内实现良品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2012年,我们集团的石家庄旭新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将环保、节能的理念渗透到液晶玻璃基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经过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性能的改进,实现了有砷料方向无砷料方的转换,将产品的环保特性提升至更高水平。

    在这个市场,中国企业刚刚起步,面临着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所以我们将有限的资源向技术研发倾斜,特别注重在科研机制创新上的探索。我们先后成立了6个研究院,截至目前,各项专利已经突破400多项,真正实现了自主技术创新。

    《瞭望东方周刊》:在突破封锁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你印象深刻的事?

    李兆廷:从频频受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到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液晶玻璃基板的真正国产化,东旭集团完成这一过程仅用了7年。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受了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

    大家最熟悉的,是东旭集团与国外厂商的一次从诉讼到和解的事情。当时,对于刚刚经过艰难技术攻关的我们而言,的确感到愤慨,同时面临舆论压力,东旭到底还能不能走下去?最终,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经过一轮轮谈判,最后双方友好协商签署相关协议,纠纷妥善解决。

    除此之外,当时,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东旭研发的TFT玻璃基板生产线抱有怀疑态度,后来,国家发改委专门组成了调研小组前来考察,最终认可了我们的项目,并继续给我们支持。应该说,没有国家的支持和信任,就没有现在的东旭。

    国家应支持投建高世代玻璃基板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现状如何?

    李兆廷:目前全球已经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平板显示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粮食产业”,其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液晶玻璃基板作为平板显示行业的上游关键材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本土化液晶面板生产线约30条。一批本土企业逐步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初步解决了我国的“缺屏之痛”。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起步较晚,在国际上面临着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你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兆廷:以玻璃基板为例,该上游核心原材料占液晶面板材料采购成本的20%左右,目前被境外企业高度垄断,特别是8.5代玻璃基板中国尚不具备产业化能力,严重影响了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安全和后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本土产能严重不足。预计2016年,国内6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将达到10条,总产能为650万平方米/月,玻璃基板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平方米/月,而国内企业液晶玻璃基板产能不到300万平方米/月,不足1/4,且全部为6代以下产品,高世代线G8.5用玻璃基板全部在国外几家企业手中。

    东旭光电液晶玻璃基版生产线

    其次是本土企业议价能力弱。东旭等国内企业虽然已经突破了6代以下玻璃基板产业化生产技术,但由于竞争等多种原因,本土企业仍无法掌握议价权。自2008年以来,5代玻璃基板价格下降59.8%,6代玻璃基板价格下降63.6%,远高于8代以上基板玻璃的降幅。而玻璃基板技术标准和产品种类进化日新月异,需要长期、稳定的创新投入和产业化投入。

    《瞭望东方周刊》:你希望国家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李兆廷:希望国家能支持国内企业建设大尺寸玻璃基板。目前东旭集团在6代以下的生产线研发建设上已经取得了突破,为大尺寸生产线建设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然而,我们独立建设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还有一些困难,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强对玻璃基板产品的战略布局,一是以补贴、贴息等直接手段,对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建设予以支持;二是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共建认证平台;三是对玻璃基板在面板厂认证使用给予补贴。

    也希望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于建设高世代线玻璃等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定向增发、融资融券等资本项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精简审批手续、优先考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难以引进的。因此,建议国家利用我国平板显示市场需求大、产业规模大这一优势,对玻璃基板前瞻性技术予以高度关注,重点支持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技术研发,实现玻璃基板产业的弯道超车。

    相关热词搜索:天花板打破玻璃李兆廷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