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_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_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时间:2019-02-02 05:32:2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柔弱胜刚强的独特认识      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认为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转化,是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在道的统摄下,万物都必然会向其反面、对立面发展。从“反者道之动”出发,老子进一步得出了“弱者道之用”的结论,认为显柔示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功能。
      现实中人们多认为强能胜弱、刚能胜柔,事物刚强才有其作用,所以爱持刚争强。但事实上,如果能够洞见万物运行之规律,就会发现,刚强只能导致事物走向灭亡,而柔弱才能促进事物不断发展。因此,刚强与柔弱相比较而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老子学道之故事中得以说明。据说,老子曾向商容学道。有一次,商容有病,老子前去探望。商容为告诉老子柔弱的作用,便张其口而问老子自己的舌头是否存在,牙齿是否存在。当然,商容的牙齿早已脱落而舌头犹存。这种齿先于舌而毙的现象,使老子悟出了舌柔齿刚、舌存齿亡的道理,得出了柔弱胜于刚强的认识。
      
      显柔示弱的管理功效
      
      道家对柔弱的推崇,衍生出其显柔示弱的管理智慧。―般来说,基于客观的地位差异,管理者会呈现出强、刚、雄的一面,而被管理者则会呈现出弱、柔、雌的一面。为避免物壮则老、强则灭的不良后果,道家一反常人之见,强调管理者不要倚仗权势,凡事刚强,相反,要遵循柔弱之道,懂得显柔示弱。
      管理者的显柔示弱,内在地可以体现为对被管理者的理解、尊重、信任、支持、宽容、关怀,外在地可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因此,显柔示弱的管理方法,可以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使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得以极大发挥。基于此,道家认为,管理者敢于显柔示弱,必能够自得其天性而赢得众人之心,从内心激发众人之力,不断走向强大,所谓“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但若管理者示人刚强,则只能自取灭亡。
      对此结论,道家曾运用“积”的方法进行过理论阐释。《文子》讲:“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柔即刚,积弱即强,观其所积,以知存亡。”此即说明,道家追求柔弱胜刚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柔弱的力量可以通过不断积累而达到质变。管理者如果能够始终显柔示弱,就可以积柔成刚,积弱成强,使柔弱化为刚强。反之,管理者如果不积柔弱而积刚强,则同样受到“反者道之动”的根本决定,强极即灭、即折、即毙。
      因此,考察一下管理者或柔弱、或刚强的日常积累,就可以判断出其能否得人心、用众力,判断出其在管理体系中的未来发展状况。
      
      显柔示弱的实践检验
      
      历史上,不少管理者凭借柔弱之智,集聚了民众力量。最为突出的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刘秀曾对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确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统治时期,刘秀都敢于显柔示弱,尤其敢于向其耿直的臣下显柔示弱。
      战争时期,刘秀曾出征河北,祭遵身为执行军法、整顿军纪的军市令。其间,由于侍候刘秀的舍中儿仗势犯法,祭遵立即收斩,刘秀知道后,敢于向祭遵显柔示弱,不仅赦免了祭遵,而且还封其为刺奸将军。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强项令董宣,亦是柔弱相待。由于湖阳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董宣就等公主带着家奴外出时,拦住车辆数说公主的过错,并把恶奴当场杀死。公主进宫去告御状,刘秀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惩治董宣,反而赏赐他30万钱。
      从效果上看,刘秀的显柔示弱为他赢得了民心,增强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臣下的工作积极性。可见刘秀之所以能够挽救乱世危局,取得“光武中兴”的辉煌成绩,无非是把握了道家柔弱管理智慧的真谛而已。
      如果说管理者弱能制强的话,那么,管理者亦可因其刚强而走向败亡,管理者不能显柔示弱,极易引发组织解体,危及自身发展。
      
      编辑 张荣生

    相关热词搜索:之道示弱管理积柔即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