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成长之痛 所谓成长,大概就是接受

    成长之痛 所谓成长,大概就是接受

    时间:2019-02-07 05:29: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是英国年度最重要的书籍文学小说创作奖,奖励当年最佳的以英文写作的小说作品,多年来一直代表着英语文坛的最高水平。其以往的获奖者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维・奈保尔、纳丁・戈迪默、J・M・库切等,还有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这些名家也都从这里出发而蜚声世界文坛。2004年英国作家阿兰・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以其历时六年创作的《美丽的曲线》(The Line of Beauty)一书荣获该奖。这是有三十六年历史的布克奖第一次把奖颁给一本关于同性恋的小说。评奖委员之一、英国前文化部长里斯・史密斯说做出这个决定“非常困难”。史密斯说:“我们把该奖颁给了一部写作风格光彩夺目,并且深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时代核心的小说。很少有一部小说如此精巧地搜寻展现了生活中的爱、性和美丽。”史密斯同时表示,同性恋题材并非委员会给这部小说颁奖的主要原因,这部小说获奖是因为它“展示了时代的变化,向着更好方向的变化”。
      该书的主人公尼克是一个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同性恋者。在保守党的撒切尔执政时期,同性恋者的生活注定富有戏剧性。尼克住在一个保守党议员的家里,和一个牙买加裔公务员发生了关系,后来又迷上了一个吸食可卡因上瘾的黎巴嫩裔百万富翁。该书借尼克的生活展开触及到了英国当时的上层社会,随着尼克在完成他的社会化和性成熟化,读者也和尼克一起感受到了上层社会中的虚伪、卑鄙和冷酷。
      尼克的伦敦生活以“三部曲”的形式展现。第一部分是《爱情的和弦》,这个标题取自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的同名序曲。在这个部分尼克开始了伦敦生活,搬进了保守党议员吉拉尔德・菲登的家里,和牙买加裔的公务员利奥相恋,这个阶段也是尼克最快乐的阶段。利奥来自于和尼克完全不同的世界,他是黑人,出身贫寒,喝可乐,看枪战片,说话带着东区口音,但他是尼克的初恋,也是他开启了尼克的实质性性教育,并让尼克这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孩子看到了下层移民的生活。第二部分《你的美丽属于谁》,该标题取自亨利・杰姆斯的一个叫《高价》的剧本台词,是剧中一名男子对男管家提出的问题。尼克已经进入了伦敦的中产阶级社交圈,并对那些高级政客越来越了解。他的个人感情生活和性生活也不再是几年前那样一张白纸,在成为年轻的黎巴嫩裔富翁万尼的情人、门客和合作者的同时,还学会了吸食可卡因,同时还参与运作欧吉公司,筹办欧吉杂志的出版,这个时候尼克的眼里,伦敦已不再是那么一个只有美好浪漫的地方,他见识到了、甚至也参与了势利、虚伪、背叛、淫乱,但他已无法自拔。这章的标题也暗示,尽管尼克进入了伦敦的上层圈子,但他仍然未被视为圈中人。同时也预示了他被利用抛弃的下场。第三部分《大街的尽头》,我们看到尼克的命运似乎到了尽头――万尼患爱滋病将不久于人世,房东兼朋友的菲登一家分明是自己出了丑闻却迁怒于他而对他下了逐客令,他因和万尼的事见报成为了家谈巷议的丑闻主角,而这时第三次的HIV化验很可能会是阳性结果又如阴影笼罩……
      和二十世纪以来英国文学以毛姆等人为代表所提倡力行的那种非英雄主义风格一样,本书的情节也并无大起伏,而着眼于对普通人性的剖析和立体塑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的文字张力在不露痕迹地捕捉读者的感知,令读者感同身受尼克的经历和心情;在人物刻画方面,亦可以感受到作者精妙绝伦的观察力和不凡功力。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关系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敏感的问题,的确从尼克身上,我们不难看到霍林赫斯特的身影。
      阿兰・霍林赫斯特在英格兰西部的格罗塞斯特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的父亲是个银行经理,年过四十才得了这个儿子(也是唯一的孩子)。受父亲影响,阿兰从小就喜欢歌剧和建筑艺术。回忆童年时,他曾说:“我小时候很想成为一个建筑师,总是尝试设计各种各样大型的乡村别墅。所以一到假期,和大多中产阶级一样,我们就到处去旅行,但我们的重点是看那些城堡和教堂,以及别墅。”他承认,直到如今有机会他还是喜欢欣赏古老的建筑。和尼克一样阿兰本人就是一个同性恋者。他接受文学评论家古特曼(Edward Guthman)采访时说:“我是同性恋,还是一个外省中产阶级家庭的独生子,除了对音乐、文学和建筑学等方面知识堪称早熟,对实际生活几乎一无所知,非常单纯。”从这点来看,尼克几乎就是阿兰的文学版。阿兰也不回避自己与主人公在多方面的相似和联系�“这本书不是我个人生活的具体写照�尽管在他�尼克�身上有某些方面是我�至少这种移居伦敦后觉得生活就此真正开始的兴奋感是一致的。”他还坦诚地说自己当年来到牛津上学时,“我和尼克一样自命清高,追求唯美,而这种品质正是我力图在该书中努力发掘凸现的。”1981年,从牛津毕业后,阿兰来到伦敦;1985年,阿兰成为《时代文学增刊》的编辑。“我当时进入的生活圈子并不完全像尼克的那样。但是,小说开始时,尼克对伦敦的感觉与我当时的非常相似:也是那么对伦敦充满浪漫的感觉,认为充满变数,非常诱人。”
      虽然一直是亨利・杰姆斯的忠实读者(而尼克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亨利・杰姆斯的),但是阿兰并没有力图去模仿杰姆斯,他说:“我一直没有想过要效仿亨利・杰姆斯的风格,那样做很难也很愚蠢。”不过,他也承认他借了杰姆斯的视觉来让尼克解读这个世界,“……一方面他认为这个世界具有神秘魅力,一旦真相暴露,他又感到这个世界可怕。这正是杰姆斯的意识”。
      阿兰上大学期间正值撒切尔上台执政,也正是西方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ves)抬头的时候。政治精英们开始反思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运动,转而提倡重新认识家庭和价值观,强调社会和其他方面对公众思维和行为的引导是必要的,力图恢复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包括经济价值观念,这种态度反映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则是冷战上前所未有的剑拔弩张。只要回顾那一个十年间英国对内在实行私有化和清肃北爱尔兰共和军的铁腕举措,对外进行了马岛之战、与北约其他各国对实行核弹头计划的坚硬态度,就能对那时的英国社会有个大概认识。那些曾经在嬉皮士时代放浪形骸、挑战传统的人士进入中年,其佼佼者已成为社会中上层人士,有的还成为政治精英,总之这些人开始成为主流集团的成员。他们一方面由于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身份变化,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迎合这种新保守主义思潮,而且大力推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放弃已经习惯的那种声色方式,在私下仍然继续往日的苟且,这就更显得他们的虚伪无耻。诚如作者在采访中自述,尽管在本书里,阿兰用了近似漫画的手法来描述那个时代的政客,他的本意并非要作政治上的批评,而是“想通过某个被那些辉煌魅力和富贵荣华迷惑的人的眼睛来看那个时代”。他认为撒切尔这位铁娘子受公众喜欢是因为“她所居的极端显赫的地位,还因为她愿意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甚至把别人做过的事又颠覆过来”。实际上�作者对人物远距离的、全面的观察所表现出的冷峻与理智的描写,对主人公陷入困境的描写中有同情也隐含着批评,都不无类似詹姆斯和托马斯等大师那样的道德关怀。
      与阿兰前几部小说明显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里出现了多个女性,而且她们占用了相当篇幅,对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起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成为故事发展中非常活跃的角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女角色的塑造虽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如对醉态中的撒切尔夫人非常大胆的描写,借首相夫人烘托了尼克的最辉煌一刻,也让读者看到了众喽�的各种谄媚嘴脸;还有第十一章中对提珀夫人的假道学式虚伪虽不着一字评论,只用几个问题和几个小动作,就微妙传神,堪称精彩。虽然阿兰还不习惯对女性角色做外表和形体的勾勒,但他对女性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丝丝入扣,滴水不漏,令我想起一位美国的当代作家――威廉・斯泰龙(William Styron,代表作为《苏菲的选择》)。斯泰龙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擅长描写女性心理,尤其是知性女性心理的高手,阿兰如果今后有意在自己作品中塑造一些女性角色,则在心理描写方面不会在斯泰龙之下。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外表虽略嫌吝惜笔墨,但他对细小动作描写(眼角的小小抽动,嘴角的微微噘起,等等)和道白的精心设计,却也可以弥补不足。万尼母亲在书中对白很少,但却让人难忘,尤其她在第十五章最后出场的那段,令人读来几乎感到一切就在眼前,并深深感到她的悲痛绝望也透过字面袭来,压得人透不过气。
      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常常想到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司汤达的《红与黑》。因为这三本书都分别以描写主人公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为作品的主要脉络。于连是在资产阶级兴起阶段开始进入社会,大卫是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青春期、成年,而尼克是在后工业时代,进入成年的,同时开始了完全社会化的成长进程。于连、大卫的成长过程一直不乏戏剧性的高潮迭起,是好是坏都惊心动魄,而尼克有如我们一个斯文的邻家男孩,见他日日进进出出,那变化也就不觉得突兀,直到某日从报纸上看到他的事件报道,不免一惊,原来这个平日温文有礼、书卷气十足的小子也有自我的坚持和大胆的挑战,出手不同凡响,只是不显山露水而已。再细细回想,他其实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刚踏上社会时,心怀好多憧憬,恨不得一天当十天用,把美好理想都付诸行动。初生牛犊的那种勇敢加上新角色身份所激起的猎奇心,更兼际遇中和吉拉尔德这么一个炉火纯青的高级党棍、政治流氓发生了微妙联系,尼克一下就进入了伦敦中上层政治人物的圈子,自觉不自觉做了回看客,被利用了一回。在撒切尔时期保守主义借新保守主义之壳重新抬头之际,尼克的性取向和唯美主义倾向注定会为主流社会所不容,但如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大抵年轻人不会怕,也不会设防,在他们棱角被磨平之前,一切都有可能,连如许老练的吉拉尔德和拉切尔都曾有过少年轻狂,何况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至于他最终被从那个圈子踢出,亦是意料中事――他初出茅庐,哪里能和这些圆滑的职业党棍政客比,加上他没有什么显赫家庭背景,又没有在政界厮混的愿望和动力,他这种人不被踢出,反而要让读者称奇。
      有人评论说:霍林赫斯特在本书中已将文学的力量扩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能够使人激起对于英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现象的反思与回忆。细细想想,这本书所以打动了英语读者的心,除了细腻的描写,除了较全面地描述揭示了当时伦敦上层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主人公异于多数人的性倾向和情感经历,因为它令人们回想起自己在完全社会化路程中的一站站风景,重看那一次次重要转折,再次将一段段心曲回放。风景美丑、转折成败、心曲高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自己的一段宝贵经历,得失冷暖寸心知。复习这一切,我们那核桃壳一样坚硬又已不再细嫩光滑的心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和丝丝钝痛。成长之痛就是这样:当其是时痛不可说,其时过后仍痛不可说。
      与于连和大卫们相比,在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中,因为专门技术训练的专业化和高级化需要的时间变长,年轻人的完全社会化开始得晚,但这并不意味着引起后移而会随年龄增长变得容易。后工业后现代社会尽管相对稳定,但人们的精神压力更大,加之人性已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异化,对一个未谙世事的单纯青年来说,其适应过程就更艰难。他们大多已无需像他们的前辈于连和大卫那样有过物质困顿的压力,基本生存也很少有多么恶劣,不致要铤而走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和相对稳定宽容的社会,他们更多面临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异化自己还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两难选择。所以二战以后,尤其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文学作品盛行的是反英雄主义,即主人公往往不再是铁血男儿、英雄好汉,而是敢与主流价值叫板的男男女女――他们多受过良好教育,有细腻丰富的感情,勤于独立思考,独立特行。这时的主流价值维护者们也不再用传统的刀枪对待这些叛逆者们,怀柔招安更有效力,如果不致触及要害不妨还留着做些点缀。
      值得读者注意的是在这部小说中大街常常被用作主人公的活动背景,我们不仅跟着尼克游历了伦敦的主要大街,还不妨到狄更斯的小说中把这些大街与大卫们、奥列维们的时期作一番比较,这也非常有意思。但与狄更斯对大街工笔画的描写不同,阿兰很少对街景做仔细描述。书开始处,尼克从大街上走向我们,书结尾时,尼克向大街拐角处走去:
      
      这是这条空荡荡的大街在这个早上的景象,这景象还会远远投放到今后的十年里的那些下午,和远处传来的忙碌的嗡嗡声融合在一起。这种情绪太让人震惊了。这是某种恐怖,由他短暂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情绪组合交织而成――对疏离的害怕,想家的苦闷,嫉妒艳羡,黯然自怜;但是他觉得那种自怜属于一种含义更广的怜悯。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无怨无悔、磅礴难挡的热爱。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幢房子,转过身来继续慢慢走。看到街尽头那幢房子是二十四号,墙上面还有徽章样垂花式和虹彩式的雕刻,他有些迷惑茫然。似乎不只是这条街的街角在上午的光线里看上去如此美丽,事实上所有街的街角都在上午的光线里看上去很美。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愿意如此,但我认为该书中大街寓意了人生,每一次对尼克在大街上走过或行驶过的描写,总是尼克的成长又有了转折或大的变化。我们借尼克的眼看街角,你我生活中都有过似乎过不去的坎,似乎天崩地裂,似乎人生到了尽头,但走下去,希望又在拐角处透出,关键是你自己要走下去才会发现。成长之痛是必然,是个过程,没有感受这种痛,生命就等于没有真正开始过。但如果痛后就放手退缩,那么就白痛了,生命必然是委顿的,虽然可以持续很久,终如一池死水,无论四季变化多么精彩,阵阵风儿拂过,这里却涟漪都看不见。
      收笔之前还想解释本书书名的汉译。华文媒体中对此书书名译法有好几种,较好的有“美丽的语句”、“美丽的线段”等,但笔者仍然认为宜译作“美丽的曲线”。因为该书主人公和爱人万尼办的文化公司和杂志都叫Ogee, 而ogee 一词的意思是双曲线,由两段相反曲面组成,有上凹下凸曲面和上凸下凹曲面两种,古希腊建筑中常用。由相对的两段正反曲线组成的拱称为洋葱形拱顶,是伊斯兰教典型的建筑符号,十四世纪随东征十字军从阿拉伯世界带入欧洲。而万尼――尼克的恋人是黎巴嫩移民,其住宅和其父亲的豪宅中都有大量这种双曲线组成的装饰图案。阿兰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也承认该书取名的灵感来自于英国画家霍加斯的一幅同名的建筑主题绘画(画上是一个男人的背影,可以看到线条的起伏),以及霍加斯在其著名的论文《美的分析》中对“波形曲线是最美的线”之论点的反复阐述(霍加斯提出波形曲线是最美的线条,认为它能表现动态美)。主人公尼克是唯美主义者,在欣赏人体时,也常常注意到人体的曲线之美。在第八章,有这么一段话:
      
      他向好朋友解释那双曲线,听他解释的有时是公爵夫人,有时是凯瑟琳,有时是万尼的另一个什么情人。这种波状曲线正是霍加斯所说的“美之曲线”,摇曳蛇行的线条充满动感,一次伸展的动作中竟包含了两种愿望的冲动。他抚摸着万尼的背,凹凸有致,高低起伏,不知霍加斯可曾描绘过这样完美的形象范例――他只选择了竖琴、树枝,宁可描绘骨架而舍弃了活生生的胴体,实在应该重写《美的分析》了。
      
      还有在第十八章(最后一章)中对出版的Ogee杂志封面的介绍:
      
      全黑的底色,只是在右边有一个博洛米尼风格的天使,天使长长的翅膀一直延伸到书脊,在那里拂过留下双曲线,翅尖与封底上同一处另一天使伸过来的翅尖相接。这两只翅膀又组成一个造型高贵典雅的双曲拱型。封面封底没有字,只在书脊的下方印有:欧吉第一期……
      
      所以,译成“美丽的曲线”应该是最能符合作者本意及该书寓意的。
      
      ([英]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的曲线》,石定乐译,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出。)

    相关热词搜索:之痛成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

    推荐访问

    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讲话 春节期间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副县长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干部任前谈话会主持词 市人社局关于开展矛盾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总结 善党组织方式 党课讲稿:坚持严密党组织体系完 镇党委书记在党员冬春训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会上讲话 在公司“道德讲堂”暨专题党课上致辞 在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纠正“四风”整改情况报告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板(共4篇) 办公室工作人员发言稿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2篇) 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汇报 集团党委上半年宣传工作总结 微党课:践行信仰信念,争做合格党员 乡镇“七一”党课讲稿 在县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四个坚持”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在全市组工干部业务培训会上讲话 "个人检视剖析报告 在乡镇校车安全会议上讲话稿 XX国企党课讲稿专题党课 廉洁党课讲稿:加强党性修养 县委统战部年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在全局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讲话 纪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分管住建和征地副区长述职述廉报告 在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讲话 区医保分局年度深化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6个方面查摆问题 交流发言:在专题“读书班”上学习体会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