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沈从文《老伴》读后感 [没有眼泪的叹息――沈从文《老伴》赏析]

    沈从文《老伴》读后感 [没有眼泪的叹息――沈从文《老伴》赏析]

    时间:2019-02-18 05:39: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老伴》一文是作者沈从文对自己17年前所见所闻的叙写。两个老伴不同的命运却又相同地埋葬在自己的回忆里,那种叹息的历史与无奈的遥望,都在这篇文章里渲染得淋漓尽致。   作者首先通过记叙两次在泸溪县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酷的思考。对乡土的热爱,期盼湘西人民用“橹歌”的精神和热情,重新装扮生活的主题。文章通过叙述了作者17年后再次回到湘西泸溪县的所见所闻,在平静的叙述中,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对其中透露出的人事沧桑深感惆怅。作者再见老伴,并引起感慨与思索。
      然后,作者从当年的老伴命运中发现了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酷。老伴之一沈万林死得偶然和意外,而老伴赵开明曾是那么伶俐勇敢,也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无情流逝,已被所谓的现代文明的“鸦片烟”毁去了形貌和活力,“简直可以说是一个老人了”。而他的女儿却正青春年少,但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目睹此情此景,作者抒发了不可知的命运给家乡、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并由此上升至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新的东西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糟粕,作者在过去、现在、未来,在新与旧的对照中,深感惆怅与焦虑。既希望家乡有所变化,受文明的熏陶,但又不希望变成像老伴赵开明那样,麻木、健忘、衰老。同时,又不希望像赵开明的女儿一“承”不变,安于现状。这都是基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所以他会忧愁,焦虑。
      最后,作者对故乡再来的春天,对重塑家乡民族品德,恢复人性中自然、美好的东西寄予了希望。
      文中,融合了作者对生与死、新与旧、历史与命运的种种思考。在那个社会,那个时代,那个将任何人都埋葬了的历史,任何人都没有错,错的正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我们在欣赏清新故事和优美文字的同时,也应该站在作者的身旁,在他的背后听着优美的橹歌,沉默地挽惜。作者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我们一点都不该忽略。而作品中穿插的议论,更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思辨色彩。在这样一种由感情引发的理性思索中,我们不难看到源自于沈从文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热爱。
      任何事物在它最美的背面都藏着最痛的伤痕。沈从文一开始就从一个美丽的县城出发,着笔抒写河里的船只,河面的橹歌,岸边难忘的回忆,在平静的叙述下,藏着作者深沉不外露的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情景中,作者的情感构成了最大的张力。沈从文的矛盾心理,决定了他作品中的“美丽的哀愁”。它以恬淡明丽为其表,以悲悯热烈为其里,使读者感到在美丽、平静后面有淡淡而挥之不去的忧郁。而这种情感,就像空气一样,弥漫了整个作品,在写实中包含了沉痛的感情。
      “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来表现的。”不错的,沈从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没有壮烈的死亡,没有喧哗的悲哭,却在平静的湖面上刻下最痛的“伤痕”,用平静而冗长的结局让读者停下翻书的手而泪流满面……
      我曾说过:“悲伤是不断地流泪,悲剧是泪水流干了。”《老伴》一文中,没有提到一滴眼泪,却让作品前面的读者压着层层的叹息。
      我在合上书的同时,也合上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合上了一个深深的叹息……
      (作者联通:725806陕西省白河县第二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老伴赏析叹息眼泪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