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心灵鸡汤 > 探讨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法

    探讨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法

    时间:2020-04-14 05:21: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在全世界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当中,田径运动是普及率最高的之一。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它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门项目。但是,我国在田径运动方面的训练水平上长期停滞不前。这主要在于对于田径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方面未能合理安排。本文将对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训练量

    田径运动既是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门项目。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其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根据学生特定的身体、心理成长期, 调整相关体能训练项目。但是,不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常常把握不好这一点,导致学生的训练效果不佳。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安排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使体育教学能够合理地进行。

    一、加强田径训练强度及数量的必要性

    所谓训练量,是指完成运动的距离和时间,而训练强度则是指完成运动的速度。这两者一旦在分量和侧重比上产生变化,则会对训练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若训练强度降低,则训练量会随之增加。例如,一个短跑运动员若训练强度减少30%,则训练量就会增加3倍以上。这就等于说,训练强度减少了,运动员的跑步距离就会增加好几倍。然而对于一些突破性的体育项目来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训练效果打折扣[1]。比如对于长跑运动员,如果将训练量增加而把训练强度降低,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训练难以取得突破,从而使预期的训练效果难以达到。反之,如果把训练强度加大而将训练量减少,那么受训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会突然间出现紧张,严重时甚至引发疾病。所以,掌握好科学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便是至关重要的了。

    二、促进田径训练力度的有效对策

    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比例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神经系统易疲劳,身体潜能难以发挥出来,不仅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还容易给学生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正确的安排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是进行体育田径训练时必须注意的要点。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安排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呢?

    (一)运用科学训练理念的指导

    目前,国际中较为流行的“动力链”理论,将运动员的整个动作肢体视为在“链”中运行,保证每一个部分的运动都能较好地在对应的轨道中运行,从而能够发挥出整体的动力作用。因此,在田径训练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为指导,把人体中的整个动力链都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把动力链中的核心力量激发出来[2]。这就像模拟机器一样,核心力量位于中间部分,就像发动机,它能够把各个关节中的齿轮联系起来,然后通过肌肉这一传送带进行传输,而人体的躯干犹如作业臂,因此,只有每一个部分都能够科学地搭配与协调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在田径训练中,需要把核心力量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分配,例如运动员身体中的上肢力量需要进行科学地进行调节,然后才能够更好地和下肢协调,从而使得身体的力量能够较好地在运动员的身体中传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田径运动员能够在训练中不断完善核心力量地训练,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地身体素质。

    (二)注重训练田径运动的协调性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项目中重视追求的是速度、远度以及高度,这离不开运动员良好地身体素质,而其中更多地需要身体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身体中的单一部分力量。因此,这就需要田径运动员在核心力量地训练过程中,重视对身体协调性的追求,尤其是在身体发力的时刻,需要身体整体进行配合。而核心力量作为身体中各个部分的支系,能够起着控制的作用,通过协调性的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地保持身体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如身体中上下肢地配合,更好地保证身体中的核心力量能够顺利地实施传输,维护好运动员在完成动作中的协调性。

    (三)田径训练安排上要注意“度”

    一方面,教师要依照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科学比例,来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一方面对于训练的强度和负荷要适当地高要求,另一方面对训练量也要有所保证。此外还要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专项训练,把专项训练的具体内容,同训练强度结合起来,按照适度原则进行有机安排[3]。因为专项训练在对学生意志力、速度以及力量的培养上,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进行专项训练时,不要“一刀切”。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在力度和强度方面做出有差异性的安排。

    (四)田径训练安排上要注意结构性

    前面说过,在对训练强度的安排上,要结合到每个学生分别的不同情况。因此在对训练计划的安排上,也要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训练强度要做到适中。如果训练强度不足,则开展训练的预期目标不容易达到。同时学生也会感到劳累。但如果训练强度超标,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受伤,甚至给学生留下终身残疾。

    所以,注意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结构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不能跟期末考试差距过大。也就是说平时的训练就要按接近于期末考试的标准来进行。此外训练量还要保持稳定,不要变化过大。

    (五)田径训练安排上要注意分类

    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在身体状况方面存在差别之外,还分别在兴趣、爱好、心理状态方面有着千差万别。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类,这样才能更有的放矢地把握每个学生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类的手段有几种组合与班级组合两种。其中,集中组合是让学生先统一接受田径运动技巧的传授,然后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对其进行分组训练。班级组合则是让不同的班级共同进行田径训练,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六)做好核心力量的节能

    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或者是日常训练,需要他们的核心力量能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就需要学会掌握节能方法,进而保证自己的体能能夠持续的时间更长。其中核心力量的贮藏位置就在躯干中的中心位置,因为人体中的此部分前、后都肌肉,上体的横膈肌和下体中的髋部肌肉群,都可以较好地保存力量,此外,在人体两侧的腰部也是被肌肉包围着,因此,整个核心力量可以从静态至动态地转化中储藏力量[4],为运动员力量的爆发而随时提供体力支持。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学会力量地收集以及释放,这都涉及到核心力量的收缩与打开,都需要保证能量能从一个中心向另一个中心进行传递,这既没有损害肌肉,又不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肌肉受损,从而提升了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整体力量与日常运动的效率。

    结束语

    作为最基础性的体育运动训练科目,田径运动一直是各级学校进行体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要想提高田径运动的效果,就要正确地的安排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使学生即保证了充足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又能够在教学环节当中,充分地结合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做到因材施教,使田径训练方案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璞,邵作刚,王朝阳,苏荣海.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态度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218-220.

    [2]孙嘉诚,唐小凡. 高校田径训练中运动员的损伤管窥[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3:26-27.

    [3]胡静静. 安徽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现状研究[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29-30+57.

    [4]张雷,张少华. 山东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改项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13,05:102-105.

    相关热词搜索:田径运动员探讨训练高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