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挑战与路径:研究生混合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2-04 23:55: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人
李寿明 梁丽霞 李伟峰
摘 要: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学习则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混合课程作为网络信息化发展在教育体系中的产物,融合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并发挥了两者优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其对教师、学生及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高校需要革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需求以及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以促进混合课程的顺利实施,助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混合课程;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7-0063-04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研究生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何培养出与时代相结合,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研究性的青年人才成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成为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其中混合课程建设成为重要的建设方向。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模式已经由传统的单一化的面对面授课衍变成网络课程、混合课程等多种模式,混合课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授课方式,加之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混合课程更为研究生教育系统所熟悉。混合课程主要是指线下面对面授课与利用网络技术开设相应线上教学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发布问题讨论等方式相结合的一种课程模式。在后疫情时代,混合课程的逐渐成熟,慕课(MOOC)、专属在线课程(SPOC)、雨课堂、研课堂等多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快速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课程建设之中,各高校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课程。针对混合课程,教育部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列为五种一流课程推荐类型之一[1]。这进一步证实了混合课程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社会性别研究”课程是针对社会学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随着全球性别平等议题的成长,社会性别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社会性别研究无论是研究主题或是研究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并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济南大学开设的“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研课堂”与线下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混合课程模式。“研课堂”是济南大学针对研究生教学开设的线上教学平台,平台设有学习数据、完课情况、课程文件等多种功能。本研究以“社会性别研究”课程为例,论述混合课程的优势与价值,分析现行混合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完善路径。
二、混合课程的优势与价值
混合课程将传统面对面授课与线上教学平台结合起来,有效发挥了两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教育性与研究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柯蒂斯·邦克认为混合学习是融合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在线学习,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克服了原有两种学习方式的局限,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魅力[2]。因此,混合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本文将从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以及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混合课程重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研究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是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教师负责教,而学生负责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甚至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教”与“学”的割裂使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只能按照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性的培养。
混合课程重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分享学习资料、发布课程任务等,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准备。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在线上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困惑疑点,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回应,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互动。在“社会性别研究”课程中,教师将课堂上有趣的讨论话题置于“研课堂”,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也会在学生的帖子下互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发言在课堂中进行回应与讲授,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因此,混合课程打破了“教”与“学”的隔阂,提升了课程学习的质量。
(二)混合课程转变传统师生互动方式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證。在传统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实践主体,但两者的互动仅仅发生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之外缺乏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需要一定的频率,也需要保证互动的及时性以及互动的质量。传统教学模式除课堂之外,无法提供适宜的空间来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
混合课程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不充分的问题,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混合课程不仅重视在课堂上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网络线上平台也成了重要的互动平台,深化了师生互动,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美国混合课程的实践表明,那些比较腼腆害羞的学生较少参与课堂对话,却更愿意参与在线讨论[3]。“社会性别研究”通过结合课堂内容,在“研课堂”发布讨论内容,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进行互动答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转变了师生之间只能面对面互动的方式。
(三)混合课程提升学习效果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学习效果反映了课程的教育质量。传统的课程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往往是有限的,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只有课本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以及学习兴趣不高。研究生正处于深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贺雪峰指出研究生教育从小处讲就是到底是要以课堂为中心还是以阅读经典为中心,从大处讲则是能否真正将研究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能否真正以研究生为中心开展研究生教育[4],即研究生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更应该以研究生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混合课程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学习资源,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研究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混合课程可以链接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课程相关书籍与文献,方便研究生资料的获取与学习,并且研究生根据自身兴趣对资料可以进行选择阅读,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利用“研课堂”共享有关性别议题的文献与书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研究生可以结合课堂知识与自身经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讨,为研究生拓宽了资源,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选择自己感兴趣议题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混合课程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
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学习的有效与否决定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课程学习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提高研究生研究性和创新性能力方面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混合课程的开设融合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将从教师、研究生以及课程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混合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对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进行备课、讲授,授课内容基本都在教师熟悉的领域。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只需要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混合课程的出现则意味着整个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风格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而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课程设计,线上教学如何配合线下教学,如何平衡两者的比例,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课程设计上。对于部分教师而言,网上教学平台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做到熟练使用线上平台也是部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平台使用的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此外,研究生处于深度学习的阶段,在网络信息时代,借助线上教育平台,拓宽了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解锁更多的知识盲区,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挑战。
(二)混合课程对研究生的挑战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遍化的时代,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呈现出层次化的趋势,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较本科教育内容往往更为深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彰显了研究生课程在高深知识方面的特征[5]。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研究生在学习安排方面按照教师的教学要求,在课下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即可;在学习内容上,研究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术任务即可;在学习主动性上,研究生是被动的听从者,往往都是教师安排任务,研究生完成的模式。
混合課程的开设除了线下课程的学习,更多需要研究生自行在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对于研究生的自主性要求会较高。混合课程中线上课程往往都是对于线下课程的一种延伸与补充,教学的主体逐步从教师转移到研究生身上,从“老师讲,学生听”渐渐变为“学生学,老师帮”,这也对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平时的学习内容也需要更为宽阔,对研究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和学习安排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混合课程对课程质量的挑战
传统课程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在于教学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混合课程是一种颠覆式创新,要求学校教育从传统面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意味着对质量的定义与现有体系完全不同。
混合课程采用线下面对面授课与在线两种不同的课程学习模式,这也就意味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混合课程评价既要重视线下授课效果,也要兼顾线上学习平台的利用,不能只是将线上平台作为资料的分享渠道,要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因此,怎样的授课模式对于教学质量最好?怎样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符合混合课程的现实需求?这些都是实施混合课程所面临的挑战。
四、混合课程完善路径分析
混合课程融合了线上线下两种课程教学方式,吸收两者优势,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但混合课程教学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期,对于教师、研究生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实践挑战。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赋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与使命,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要求质量优先,课程质量是主抓方向,混合课程作为一种创新型课程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也是未来各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现行混合课程所面临的挑战来论述其完善路径,以此为混合课程的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一)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网络化教学水平
教师队伍是混合课程成功与否重要的影响因素,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成功实施混合课程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混合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混合课程的推行需要教师的更多付出,教师要积极转变自我角色,做好心理建设,强化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混合课程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线上教学平台的开设,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学习网络教学设施重新进行课程设计,既要包括线下面对面课程设计也要进行线上教学设计。教师也要平衡好线上线下课程的比例,两者的有效融合才能有效发挥混合课程的优势,以提升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混合课程的推行离不开教育管理者在顶层设计的宏观把控。混合课程需要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不仅需要开设系列混合课程,应该开设系列培训班,帮助教师团队更好地适应网络化教学。也应对开设混合课程的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门的课题基金,提高教师转变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助推混合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注重学生需求,发挥混合课程优势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对于课程的学习应该有自主意识。课程建设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关照,混合课程应该坚持教学与学生相融合,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在混合课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更宽阔的学术视野。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更具趣味性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提供平台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意识地设计符合研究生学术需求的课程环节,加强课程内容的研究性,课程学习不能局限于本课程的内容,应围绕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开设的混合课程要保证教学趣味性与研究性并重,只有这样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才会有其价值性,为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转变课程评价,助推教学质量提高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进步、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混合课程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需要分别制订不同的评价制度来保证课程评价的可信度。针对混合课程的评价主要可以从学习性评价、课程知识的考核以及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摆脱了传统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的弊病,一定程度上对整个课程的进行过程进行了全覆盖式的评价,既可以有效管理教学活动,同时也为进一步进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混合课程的评价也要借助于各种信息化的工具,构成多元化、可测量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需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学生教育性以及研究性素质的提高。结合现实情况,将教学评价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针对反馈意见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课程评价要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使课程学习更聚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主动性。
五、结语
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統的课程模式。混合课程将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授课与网络线上教育平台融合起来,发挥了两者的优势,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混合课程的出现为革新课程建设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高等教育体系应以此为契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不断加强混合课程的推进,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2019-10-31)[2022-03-30]. http://www.moe.gov.cn/src 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2] 柯蒂斯·邦克. 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 焦建利,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治勇,殷世东. 高校混合课程开发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89-91.
[4] 贺雪峰. 关于社会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12-18.
[5] 胡莉芳. 教育性与研究性——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1):62-69.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社会性别研究”(项目编号:SDYKC1904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学类研究生4个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SDYY18034)。
作者简介:李寿明(1996—),男,硕士在读,济南大学,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梁丽霞(1976—),女,博士,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社会福利、老年照顾;李伟峰(1977—),男,博士,济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老龄研究、社会福利。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相关热词搜索:路径,混合,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