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2022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析评

    2022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析评

    时间:2023-04-21 08:35: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严景东

    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针对性。通过叙述和分析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是这类文本的“基本特征”,说明、议论是其“主要表达方式”,这和通常所说的议论文比较接近,即以剖析、论证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读者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1]45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要求“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在“命题指向”中,强调“‘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学科素养部分“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2]18-20,关键能力部分“语言解码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均与语文学科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有关[2]24-25。不同的是,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服务于核心素养,命题指向在真实阅读情境中综合解决问题。

    因此,不管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只要以抽象思维能力为考查重点,阅读材料具有论述(议论)性质,并明确要求把握观点、材料及其逻辑联系,就包含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精神,辨析其内隐的变与不变尤为重要。

    以下选取2022年三套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及试题,试作简要析评。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是著名学者扬之水发表在《贵州文史丛刊》2020年第4期上的一篇学术论文,作者围绕《中国金银器》这一著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原文分“本书主旨”“纹样设计”“制作工艺”“余论”四个部分,共16678字。命题人选取第一部分前六段,摘编为1157字。

    选文主要内容是关于“本书主旨”的认识和看法。第一段为第一层,介绍《中国金银器》的性质、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重点等;
    第二至六段为第二层,具体分析其研究旨趣及其特色。二者结构上为“总—分”关系,显示先概述后解说的逻辑。作者认为,研究金银器当然可以选择通过梳理典籍文献来揭示科技发展史这一路径,而《中国金银器》则聚焦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旨在以描述器物的方法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风俗史,其研究兴趣和目的颇具特色。在具体论述时,首先对文献研究和实物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后者虽然数量远不及前者,但形象而直观的优点明显)。接着从金银器的“双重品质”入手,分析造型和纹饰设计的独特价值(由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同完成的金银器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但有着自己的艺术语汇,其造型和纹饰既是“审美”的,能展示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脉络;
    也是“文化”的,包含着丰富的社会风俗内容)。选文的主要观点是,在《中国金银器》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侧重工艺美术史和社会风俗史的“中国金银器史”。

    三道客观题引导考生整体感知文本、提取并概括局部信息,既关注观点、材料等的梳理与归纳,也强调论证思维与论证方法的辨析。各个选项是命题人重新组织语言表达的内容,考生要将它们与自己阅读形成的判断、结论相对照,辨析正误,考查关键能力的指向十分明确。如第1题B项,“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涉及对选文整体内容的把握。根据原文意思,“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是《中国金银器》一书关注的重点,也是研究特色所在,对我们“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当然很有价值,但并没有说它是第一位的,因此不能得出上述结论。再如第3题B项,“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考查对局部信息的概括与归纳。根据原文内容,金银器的“俗”恰能“传播时代风尚”,销熔也是为了“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
    俗是否必然导致“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的结果,不好说——至少原文没有表达这类意思(第三段提到考古发现本身也是传世实物的一部分)。此外,反复销熔的金银器,与因“雅”而“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相比,传世实物大致要少,但并非比“其他艺术品”都少。

    命题材料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杨义先生的学术论文《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原文共15274字。选文1224字,摘编自第五部分,论述中国叙事作品所采取的流动视角具有流动多端和层面超越的特点。

    五段文字可分四层。首先,作者基于叙事学比较研究立场,提出“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的论点;
    接着,具体分析流动视角的特点及艺术表现。后者又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叙事者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视角随故事主要人物变化、流动;
    以《水浒传》“武松大闹快活林”、雨果《巴黎圣母院》场景描写为例论述。二是“三体交融”的视角有时呈现圆形轨迹,或由外向内聚焦,或由内向外辐射;
    举《水浒传》杨志、索超比武和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两例论证。三是“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
    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
    重点以《阅微草堂笔记》一则短故事为例,论证外视角、内视角、旁视角等不同层面上的流动赋予故事多种功能,带来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选文先总后分,运用对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立论明确,条理清晰。

    从文本内容看,“流动视角”(视角的流动)、“圆形视角”(圆形轨迹)、“叙事功能”等都是关键概念,只有把握其内涵才能读懂文本。从论据材料看,“武松大闹快活林”“杨志比武”“大名府陷落”及《阅微草堂笔记》故事等例,都是围绕流动视角这一论题来举证的,服务于各自分论点。

    三道客观题考查侧重点不同。1、2两题指向文本呈现的“已然”信息,即相关理解、分析原文本身就有;
    只不过前者聚焦内容,后者指向论证。第3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推断“应然”信息;
    文中未直接呈现这些信息,但经过逻辑推演能够得出相关结论。

    如第1题B项,按原文意思,中国传统叙事作品采取流动视角,实现了书中主要人物、叙事者、读者等视角的“三体交融”,而“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客观上模糊了这三种视角的边界,“三体交融”效应因而得以强化。西方叙事作品“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与其叙事视角(定点透视)直接相关,“句式特点”并非决定性因素。

    又如第2题B项和C项。原文第二段举《水浒传》“大闹快活林”的例子,旨在分析流动视角的具体表现,不是为了“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正因为“三体交融”,视角在流动的同时“也投射了人物性情”,即无形中发挥了塑造人物性格的功能。同理,末段中的小故事是视角在不同层面流动的好例。作者特意拈出展开分析,为的是论证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作品具有“视角超越”的突出特点;
    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固然存在差别,但并非论证的重点。

    再如第3题C项和D项。《阅微草堂笔记》中那篇短文仅二百余字,复眼映视式视角在不同层面上流动,使得“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尤其令人赞叹。以此说明中国传统叙事作品“采取流动的视角,具有层面超越的特点”,既令人信服又经济省力。作者的本意显然并非比较长篇作品与笔记小说在这方面的优劣。由原文信息可知,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时,或由外向内聚焦,或由内向外辐射,据此分析、推断,《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采用的正是流动视角,而且综合了两种方式。

    阅读材料涉及“传统和创新的关系”这一话题,由两个非连续性文本组合而成。前者强调“民族性”,后者提出要“师洋师古”并重且明确主次关系。

    201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全文刊发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共15514字,材料一摘选了其中两段,文字本身未作改动(540字)。第一段共6句话,可分两大层。①②句为第一层,点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③至⑥句为第二层,阐述如何继承:整体要求是“薪火相传”“与时俱进”(③句),具体包括加强“挖掘与阐发”、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三方面(④⑤⑥句)。第二段共3句话,阐述突出民族性的意义,②③句是①句的具体解说;
    特别说明“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论证逻辑清晰而严密。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是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郑敏教授的一篇学术文章,共9694字。命题人节录其中第二部分内容,重新分为四段,缩编为材料二(1127字)。第一段指出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的状态不佳,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食洋不化的原因之一。第二段先举唐代文化繁荣的例子,论证秉承本民族文化传统是有效吸收“他文化”的前提;
    接着论述当代新诗食洋不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丢失了”自身传统;
    然后介绍当代新诗的现实处境,说明解决其生存问题的关键是保持民族特色并与时俱进,一味移植西方绝无出路。第三段提出明确的主张,师古为主,师洋次之,重新寻找、激活自己的传统是新诗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议学习、研究历代中国文论中的相关理论。第四段通过比较中国古典诗论与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的差异,分析各自长短,强调中国古典诗论具有突出优点,能为新诗的当代发展提供养分。

    与全国甲、乙卷相比,新高考Ⅰ卷材料呈现方式为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形式增加了主观题。

    第1题四个选项中,前两项对应材料一,后两项对应材料二。按照原文意思,中国古典诗论和西方文论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同为世界思想文化体系的成员,一样具有生命力,不能说谁“更有生命力”。第2题综合考查了两则材料。根据材料二的意思,中国当代新诗遭遇了发展瓶颈,必须反思“单靠移植西方”的做法,申述“重新寻找”民族诗歌传统的重要性,若不能从“师古”中汲取营养,“师洋”将没有价值也不会有效,其本意并非彻底否定借鉴西方诗歌。第3题考查道理论证,突出了综合性与应用性。韩愈主张作文要向传统学习,未提及创新发展,与材料一的辩证观点不同;
    冯桂芬指出师古为主师洋为辅,是为挽救晚清颓势发声,材料一主张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强调民族性,二者立论明显有别。鲁迅围绕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持论,与材料一“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观点一致,很适合拿来引证。季羡林从相互关系角度谈东西方文化,不同于材料一“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论述立场。

    第4题和第5题要求主观作答。“出自《论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基因;
    “现已成为……黄金准则”,表明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
    “国际社会公认”“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强调中华文明与社会生活、人类文明共荣共生的关系——材料一着重论述的正是这些内容,即凝练着智慧和思辨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与当代社会相协调,能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作出独特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调民族性”,意义恰在于此。“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问题,是就“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食洋不化”提出来的,给出解决办法需要整合两则材料的信息并作分析。中国古典诗论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激活中国的诗歌传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要外为中用,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中国新诗的发展要求,为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贡献精神价值。

    整体看来,2022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体现了传承发展的理念,守正出新的特点鲜明。

    甲、乙两卷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框架,并积极谋求与新高考的衔接与过渡。命题紧扣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突出考查关键能力,落点实而准;
    在材料选择、学科认知情境与典型任务创设等方面又有所创新。

    新高考Ⅰ卷遵循新的课标精神,按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命制,着力落实了“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出新”的追求在表、里两个层面都有体现。一是外显的试卷结构,“现代文阅读Ⅰ”为信息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与以往的单一选文相区别,但涵盖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更丰富,考查更科学。二是内隐的命题思路,明确“以素养立意”的考查指向。多从两则材料的联系处命题,且引入文本之外的材料完善真实情境,突出了过程与方法,有助于激活考生的思维。这与当前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契合。对语文学习者来说,微观的信息整合、筛选能力与宏观的思维聚合、发散能力相辅相成,阅读品质与阅读效率一个都不能少。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突出命题的情境性、综合性、应用性是变;
    守正是习得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贴合文体特征命题以突出考查的针对性始终不会变。预测命题趋势,要以理解必备的学科知识为前提,这是起码的常识。

    猜你喜欢金银器原文命题吐蕃金银器知见录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文献综述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西夏金银器研究西夏研究(2016年4期)2016-07-10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年1期)2014-03-06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对联(2011年24期)2011-11-20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对联(2011年18期)2011-11-19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对联(2011年6期)2011-11-19
    相关热词搜索:论述试题文本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