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悲歌 蓝色的诗行 生命的悲歌
时间:2019-02-11 05:33:5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人
摘要:叶赛宁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诗人。诗和生命的交融,是叶赛宁文学创作的不朽之处。他的诗洋溢着生命,他的生命充满了诗。叶赛宁的三次婚姻引人注目,他用一串串蓝色的诗行,抒写了一首生命的悲歌。叶赛宁之死,是种种因素作用于诗人心灵以致郁结为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叶赛宁蓝色生命诗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诗人。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凌晨,叶赛宁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死前,他咬破手指,用血写了八行的“绝命诗":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永在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互相离别,
许诺我们在前方相见。
再见,朋友,不必握手诀别,
不必悲伤,不必愁容满面,――
人世间,死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活着,也并不更为新鲜。
叶赛宁用一串串蓝色的诗行,抒写了一首生命的悲歌,带着无尽的忧郁悲剧性地度过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叶赛宁是个用生命写诗和把诗视为生命的人。他的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极具磁性、让人心动的。诗和生命的交融正是叶赛宁的不朽之处,他的诗洋溢着生命,他的生命充满了诗。
叶赛宁在文坛上的崛起被称作是神话、奇迹,比作“彗星的突现"。P•伊夫涅夫在回忆叶赛宁创作道路的开端时,这样说:“文学史上还从未记载过如此迅速、如此轻易地进入文学界的事件。只是在短短的几周内,就获得了普遍的承认。" 在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九年期间,叶赛宁世界的两个领域――“尘世”和“上天”开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相互融合:他用一串串蓝色的诗行,抒写生命的悲歌,天堂的世界获得了尘世的面貌,与此同时,尘世也被神化。在诗人的艺术世界里,天空是“蓝色的草"“蓝色的尘埃"“蓝色的(天堂的)沙子"……在那里有树木生长,能放牧“畜群"(月亮、太阳、星星、晴云、乌云等等),而大地上的水是天空的“蔚蓝掉进河里了"。月亮和太阳的形象,作为黑夜和白昼的象征,作为影响人的月境和日境的象征,在叶赛宁的艺术世界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现在是月亮驱动着我们大脑的转轮,我们在月亮的空间中思维,我们才刚刚开始走进太阳的空间。"所以,与太阳的形象相比,叶赛宁更为重视月亮的形象。他在自己的抒情诗中,“蓝色的月光"“蓝色的诗行"“蓝色的梦想"“浅蓝色的凉爽"……创造了一百六十余个月亮的形象,“可怜的作者啊,是你/编着这些关于月亮的歌?”
一九一六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获得文学批评界的高度评价。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这位具有反叛性格的诗人,公开表示自己与“要求艺术家无条件服从政府的制度"无法相容。当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企图驯服叶赛宁,但到一九二五年底,已经看得很清楚:要驯服叶赛宁是不可能的。
一九一九年,叶赛宁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他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等诗。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并于一九二一年离开意象派。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在叶赛宁短暂的创作生涯中(1915-1925),他出版了近三十本书,并准备出版三卷本的诗选。
对于叶赛宁的死,文学界有很多看法。叶赛宁之死,是种种因素作用于诗人心灵以致郁结为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在他之前,也有诗人自杀的情况,但是“诗人自杀现象”却是从他这儿开始的。时间永是流逝,岁月依旧循环,而自从叶赛宁宣称“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之后,纯粹的抒情诗已经达到了它的巅峰,同时也走到了它的尽头。如果说普希金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为争取民族自由而呼唤的诗人,那么叶赛宁无疑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反面角色",他强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时代的地域文化,高尔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时就认为他死于“城乡文明的冲突",这个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叶赛宁与白银时代的其他诗人不同的一点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他没有流亡国外,更没有像吉皮乌斯等人那样发誓与十月革命势不两立。除了与邓肯出游的那两年,他一直固守在俄罗斯土地上。然而,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他感到痛心:
在蓝色的田野小径上,
很快就会出现钢铁的客人。
朝霞浸染的燕麦,
只剩下一些干瘪的籽粒。
陌生的死气沉沉的打谷场,
给你唱的歌不会使你获得生命!
只有那些马匹和燕麦
将为年老的主人忧伤。
当然,如果把叶赛宁之死仅仅归结于城乡冲突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的三次婚姻引人注目。
一九一七年春天,叶赛宁结识了秘书吉娜伊达,她当时二十二岁,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窈窕淑女。两人一见钟情,三个月之后便结婚了。吉娜伊达从小酷爱文艺,博览群书。她喜欢戏剧,也学过雕塑,是位具有独特鉴赏力的女子。应该说,两人在最初的两年里,生活还是幸福的,并有了一个女儿。但后来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隙,关系恶化,最后不得不分手。关于这桩失败的婚姻,叶赛宁应该负主要责任,归咎于他狂放不羁、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从不良的朋友圈里沾染的习气。另外,战争的破坏、生活的不安定、经常性的分居也促成了这一事实。 后来,吉娜伊达带着孩子嫁给了著名戏剧大师梅耶尔荷德,家庭生活十分和睦幸福。叶赛宁悔恨莫及,但为时已晚,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怀旧和忧伤的抒情诗。在《失去的东西永不复归》一诗中:
我无法召回那凉爽之夜,
我无法重见女友的倩影,
我无法听到那只夜莺
在花园里唱出快乐的歌声。
……
昔日在生活中体验的欢欣,
早就已经不翼而飞,
心中只剩下冷却的感情,
失去的东西,永不复归。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七日,曾经风靡美国和欧洲的著名舞蹈家阿赛朵拉•邓肯,由美国专程来前苏联演出。邓肯独具风味的舞姿和崭新的艺术风格,给叶赛宁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邓肯曾经读过叶赛宁那些美丽的抒情诗,如今见到这位诗人竟是这样年轻英俊,那双神情略显忧郁的蓝眼睛里迸发出如此奔放而且灼人的热情……她完全被迷住了。两人一见钟情,接着便陷入热恋中。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和眼睛里感受到一种特别强烈的爱。更重要的是,他俩似乎仅凭直觉便知道彼此都需要对方的这种爱。 两人于一九二二年五月十日踏上了去欧美的旅途,开始了他们正式的“蜜月旅行",历时一年多。
从叶赛宁和邓肯两人来看,尽管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艺术语言”这个基础,但在出身、教育、年龄、性格等方面都差距甚远。在恋爱初期那阵甜蜜的兴奋与冲动过去之后,随着接触了解的加深,他们才发觉彼此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人在性格上明显缺乏和谐一致。从某种的意义上说,叶赛宁是个“忧伤"的诗人,而邓肯是个“快活"的舞蹈家,这种性格上的不和谐必然造成两人感情上的裂痕,加之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很严重的语言障碍,两人交流思想感情只能求助于手势和代名词。这样,由于思想感情得不到及时而充分的交流,两人之间的矛盾加深和最终分手就不可避免了。 一九二三年秋,叶赛宁和邓肯返回莫斯科不久,两人就分居了。邓肯和叶赛宁这位前苏联当代名诗人的短暂罗曼史就这样结束了。不过,邓肯始终对叶赛宁怀着崇敬和爱戴的珍贵感情,对自己和叶赛宁之间的爱情的破裂,感到十分难过和伤心,并不因两人最终分手而视若仇敌;而叶赛宁呢,他同情甚至可怜邓肯这个有才华的异国女子,却无力修复感情。在《我不叹惋、呼唤和哭泣……》一诗中:
我不叹惋、呼唤和哭泣,
一切都消逝,如白苹果树的烟花,
金秋的衰色在笼盖着我,
我再也不会有芳春的年华。
……
在世上我们都难免枯朽,
铜色败叶悄然落下枫树……
生生不息的天下万物啊,
但愿你永远地美好幸福。
叶赛宁将邓肯送到高加索疗养,自己则搬到过去的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那里去住。别尼斯拉夫斯卡娅不仅漂亮聪慧,而且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见解。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和叶赛宁一起,度过了二十年代初期那一段平静和谐、幸福安宁的时光。遗憾的是,这段感情并没保持多久。自叶赛宁见到邓肯这个风靡欧美的著名艺术家后,他那时时郁郁寡欢时常又易于冲动的感情世界,便又遭到了爱情风暴的袭击。这样,他便离开了别氏,置身于和邓肯的狂热恋爱中。别尼斯拉夫斯卡娅是一个富有牺牲精神,而且内在力很强的女子。当叶赛宁遇到邓肯并同她结婚又出国旅行时,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因悲伤变得一天天阴郁沉默,尽管精神受到很大刺激,但她并没有沉溺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她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畏精神去忍受痛苦,并在静默中自我排解。现在,和邓肯分手的叶赛宁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多情而善良的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原谅了他,她又像过去那样,将自己的爱无私地献给叶赛宁。
叶赛宁在别尼斯拉夫斯卡娅那里重新寻到了安宁和谐的环境和脉脉温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再次结合后产生的和谐与安宁,仍然没能保持下去。不久后,这位多情的诗人又跌入了另一个纷乱的爱情旋涡,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又向前走了一步。一九二五年三月,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在家里举行的一次家庭晚会上,叶赛宁认识了颇具名门闺秀、且容貌出众的世界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娅•安德列夫娜。生性聪明的索菲娅,正值情窦初开的少女时期,也极想寻找一个多情而有才气的艺术家或诗人做自己的生活伴侣。叶赛宁那本来就易于冲动并且常常表现出爱情狂热的心灵,自认识了索菲娅那一天起,又失去了平衡。这年九月,叶赛宁与索菲娅正式结婚。随后,他搬进了索菲娅那豪华而又古色古香的宽大住宅里。令叶赛宁失望的是,婚后生活并不像原来设计的那样美满。
索菲娅虽然出身名门,天资出众,但她既缺乏同诗人相匹配的艺术才识和见解,也没有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那种温情。叶赛宁是一个天性喜爱自由、理想大于现实的人,不习惯于传统的家庭生活,他追求理想的美神而投入索菲娅怀抱时,却没有意识到他把自己关进了他一向厌恶的家庭生活的牢笼,充当了婚姻锁链下的奴隶。到这时,他才真正感到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重要和可贵。随着心境失调,叶赛宁的性格也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精神抑郁症。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他完成了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十二月,叶赛宁孤独地离开了莫斯科。他绕道去克里米亚同自己的两个孩子吻别,然后到了列宁格勒,住在一家旅馆里。十二月二十八日凌晨,叶赛宁自缢,带着无尽的忧郁悲剧性地度过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诗人突然的死令人震惊,也立即使人明白,俄罗斯失去了一位多么有价值的天才!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那么,失去引领之后会怎么样呢?不能否认叶赛宁的死是其中的一种结局。他和邓肯的那段闪电恋情不无浪漫又充满酸辛,他们以闪电般的速度走到一起,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各自走开。在众人羡慕而又不解的目光里抚摸爱情的创伤。他的第三次婚姻还不到半年,诗人就告别了尘世。他崇尚爱情,一生都在恋爱,渴望能在爱情中得以栖息和彻底摆脱什么,但他的爱情是虚幻的,现实的爱情仅仅满足了他暂时的情欲,他需不断地逃离又不断地停下来喘息。
叶赛宁是个用生命写诗和把诗视为生命的人。他的诗洋溢着生命,他的生命充满了诗。叶赛宁用一串串蓝色的诗行,抒写了一首生命的悲歌,他像以自己那颗真诚的心感受世界那样,始终以一种孜孜不倦的态度撷取外部世界的色彩、光影、声音、旋律、质感来酿造诗化世界的多彩意象,博得读者对自己诗心的共鸣。
作者简介:王明琦,女,山东临沂市人,博士研究生,现任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俄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俄语语言与文学。
参考文献:
[1]《20世纪俄罗斯文学》,[俄]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7-171.
[2]《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李毓臻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2-95.
[3]《苏联文学史》,科瓦廖夫主编,张耳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37-138.
[4]《叶赛宁抒情诗选》,刘湛秋、茹香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9.
[5]《白银时代俄国文学》,阿格诺夫主编,石国雄、王加兴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45.
[6]《叶赛宁研究论文集》,岳凤麟、顾蕴璞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53-162.
[7]《叶赛宁诗选》,顾蕴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51-159.
[8]《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曾思艺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482-495.
[10]《叶赛宁评传》,吴泽霖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72-96.
[11]《邓肯与叶赛宁》,麦克维著,刘梦耋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12,3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