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中国—斯里兰卡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中国—斯里兰卡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0-05-21 05:30: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斯里兰卡位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汇点上,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分析了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走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六十年来中斯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主线。首先,中斯两国有着60年友好合作的基础,这对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在海上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最后,印度因素是发展中斯关系无法回避的变量,在未来的中斯双边关系中应该有所体现,努力开创“中国-斯里兰卡-印度”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 海上交汇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斯关系 互惠互利

    前 言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双边关系,因为斯里兰卡成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印度洋上的交汇点,以及2015年其新政府暂停中国投资该国科伦坡港口项目,引发了国内外政策观察家们的关注。如何分析斯里兰卡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以及未来两国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首先需要寻找两国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主线,其次应分析斯里兰卡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以及明晰斯里兰卡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切实诉求。此外,还需要对当前以及未来中斯关系发展中出现的挑战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寻找对策。

    一、 中斯双边关系发展模式

    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的主线。“改革开放”之前的中斯关系的核心是中国对斯里兰卡进行了大量的“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建和援助;“改革开放”后,中国对斯里兰卡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以来,中国在发展与斯里兰卡关系方面试图取得“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赢结果是今后两国进行更深一步战略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斯里兰卡两个分别位于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基础是基于共同的外交理念以及对现实经贸往来的需要。斯里兰卡政府在1950年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中断和台湾方面的外交关系,但因为受到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没有进一步商谈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直到1952年,斯里兰卡国内出现大量的自然橡胶积压问题,斯里兰卡政府决定突破因为朝鲜战争美国对中国实行的贸易禁运,向中国出口橡胶,而中国也迫切需要打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1952年底,两国达成了《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斯里兰卡每年向中国出售5万吨橡胶,中国对斯里兰卡每年出售20万吨大米。这项经贸协定在两国关系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始了两国政府间的正式交往。自此,两国贸易开始扩展到其他领域。到1956年,中国与斯里兰卡的贸易总量在与亚非国家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和日本的贸易额;而中斯贸易额占斯里兰卡贸易总量的比例仅次于和英国、印度的贸易量而位居第三。

    中斯两个国家拥有着相似的外交理念,同样有助于两国发展友好的双边关系。斯里兰卡1948年独立后的外交准则为“不结盟”以及和大国,特别是和印度保持“令人满意”的关系,但不丧失制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权利。这些外交理念和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契合。中斯两国作为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欺辱的国家,对保持国家主权、内政不受干涉有着强烈的认同感。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基本准则以及在两国贸易往来的强力推动下,1956年上台的班达拉奈克政府开始着手推动两国正式建交。1957年6月,中国和斯里兰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可见,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两国从50年代开始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与外交理念的相似息息相关。

    中斯两国建交后,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长达30多年的中国对斯里兰卡大规模的经济援建和援助。1956年中斯两国建交时,除了继续签订双边贸易支付协定,中国还签署了为期5年的向斯里兰卡提供总值为7500万锡兰卢比的贷款协定。随着50年代末期中国和印度关系恶化,以及斯里兰卡政府开始针对西方投资进行“去殖民化”和“国有化”的运动,中国表示出支持因西方国家制裁而出现经济困难的斯政府;同时,出于斯里兰卡对中印冲突采取的中立态度表示感谢,中方进一步加大了对斯里兰卡的经济援助。对斯援助范围扩大到纺织业、大米以及铁路工程修建上,到60年代中期,中国成为斯里兰卡的第一大经济援助国。斯里兰卡总统班达拉奈克1972年访华使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后中国对斯里兰卡的援助持续加大。中国对斯里兰卡的无偿援助政策一直延续到80年代。在此期间,中国还向斯里兰卡无偿提供了五艘护卫舰和陆军武器装备,完成了包括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斯里兰卡高级法院大厦和国家表演艺术剧院等重大援建项目。

    分析中国政府对斯援助可以看出,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与当时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总体外交政策相吻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0年代之后的中国外交政策受到“革命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同情、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和人民反抗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行动上。中国政府在1964年宣布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应当秉持“平等互利”和“不附带任何政治先决条件”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在1963和1964年分别提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这是当时指导中国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些原则决定了中国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受援国内政,或者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60年代后期,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团结和带领第三世界国家一道反对霸权主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始终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发展权利。中国上述对外政策换取了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上对中国的支持。在1971年,斯里兰卡连同21个亚非国家在联合国提案,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在70年代末期中国对越自卫作战时,斯里兰卡站在了支持中国的一方,并且在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谴责苏联在亚洲进行的军事扩张。总体上看,斯里兰卡在诸多国际事务上与中国保持了相同或相似的立场。

    相关热词搜索:斯里兰卡交汇点丝绸之路中国海上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