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读者文摘 >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

    论唯物史观的形成

    时间:2020-03-18 05:23: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哲学家们对历史观的探究是不断完善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古典哲学思想的流变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天然的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其他旧哲学观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束缚,转而从实践出发,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实践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多门学科思想的流变都有渊源;唯物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积累从赫拉克利特关注变化开始一直到黑格尔将劳动观纳入哲学领域。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天然的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分析唯物史观的形成离不开同时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唯物史观相关的哲学思想流变

    从赫拉克利特关注“变化”开始,哲学家关于变化与发展的讨论就此展开。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处于流变中”,并以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例表达了其所主张的永恒变化思想。除了把握既存事物,其还关注到既存事物所处的状态,认为事物非静止不动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事物变化的根源在于神的普遍理性,神指挥着所有事物运动和变化;除此之外,冲突导致的斗争正是变化的本质。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各种冲突导致了永恒的变化;因此,就算是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也在其内部相互冲突的力量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赫拉克利特表明,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并且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也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标志着哲学开始关注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看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的联系。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之间矛盾的促进等观点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其与唯物史观所阐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发展基本矛盾中的矛盾观有一定接近性。

    阿纳克薩戈拉提出:“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井然有序而且具有复杂精妙结构的;所以,必定存在着某个有知识有力量的存在者把物质世界组织成这个样子”。依据阿纳克萨戈拉的观点,过去曾经存在的东西、现在存在的东西、将来会存在的东西全都是心灵的安排。其创造性的观点就是将人纳入事物发展活动的原因之中,看到了人在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发展就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像是恩格斯的“合力论”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普遍性离不开无数特殊性,普遍性就生成于这些具体特殊性的交织与较量之中。阿纳克萨戈拉的观点虽然不够深入,但其理论价值不容忽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被推动的推动者是自然界中所有变化的最终原因。其解释变化或运动如何可能发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假定某种现实的东西逻辑的先于任何潜在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有点类似于肯定客观规律是不受人类活动所制约的,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并不是会按照人的主观意愿来运行的,而是存在不可抗的力。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其强调“社会历史本身内在的故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说明人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要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

    阿奎那提出运动是潜在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其认为有某种理智的存在物存在,所有的自然事物都依靠他指导而朝向他们的目的,而这种存在被称之为上帝。阿奎那的观点关注到了运动的现实意义,指出运动源于潜在的性质,这就类似于近代哲学提到的历史发展所体现的必然。可以说阿奎那已经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但他把历史发展的结果符合人类需要归结为上帝的操纵,这无疑是受时代的制约所导致的。

    黑格尔以精神概念为中心,提出“历史就在于上帝按时间顺序逐渐的自我实现,自然之所以可知,是因为他的本质是精神,精神为了以完美的形式实现自己而不断的进行斗争,这就产生了历史,因此,上帝和世界是同一的。”基于此,其认为基本的实在是精神。并且主张现实的政治维度——理念,处于一个按其完善程度由低级到高级持续展开的过程中,而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历史的过程。历史是一个以三段模式运动的辨证过程,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黑格尔曾说:“上帝就是实在。它是世界的内在存在,它本质上就存在并且本来就存在,在世界及其历史之外,没有任何存在。”黑格尔主义把上帝与人类同一了起来,认为在自然中的所有事物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体现着精神的要素。从这样的观点中,我们看到历史是由于人对美好的向往而不断与旧的形式做斗争,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除此之外,黑格尔认为“除了世界和历史以外再无他物”这一观点也明确的指出世界上除了实在物与人的精神产物之外是不存在上帝的,这一无神论的观点结合当时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对打破宗教对人观念的束缚作用是巨大的。再者,黑格尔把特定时代的思想和行为看作是同一精神在所有人中的作用,也是看到了历史进步并不是单个人的促进作用,而是生活在一起的众人受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对改造社会的共同愿望的促进。所以,历史是全部人类的作用,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作用,这也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虽然黑格尔较早的将劳动问题纳入到哲学思维中,但是并没有关注到劳动的具体性和消极方面,因此此时的历史观尚停留在唯心主义的层面。

    及至马克思,其着重提出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世界,以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迄今为止,哲学家们只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关键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集各家所长,充分的认识到劳动这一实践活动才是人的根本属性。在其看来,研究劳动的消极方面,也就是异化劳动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正是异化劳动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具现实意义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对异化劳动问题的深入思考,推动着马克思一步步走向唯物史观。实践证明,人不仅通过劳动来得到物质生活资料,还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生活的自然,促进历史的发展。正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由此打破了长期独霸学界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哲学家们对历史观的探究是不断完善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古典哲学思想的流变应运而生的。

    二、唯物史观形成的客观社会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哲学家们的关注点从自然哲学逐步转向社会哲学。早期社会人们通过简单的劳作来换取物质生产资料,哲学思维仅停留在现有事物的思考和探索;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演变,人的目光渐渐的从现存事物上转移到对未来事物的推理,而且越来越注重对事物整体的把握和探索。在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机器工业的推动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改造社会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凸显,尤其科学的进步使得人们渴望用科学的手段来促进哲学的发展,实证主义的兴起也加速了唯物史观的形成。

    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不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消滅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变化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矛盾也发生了转化,马克思透过这些社会现象,敏锐的看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形成了分工,这就是唯物史观形成建立在大工业背景下的原因。

    哲学的作用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进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不断演变也导致哲学为不同的主体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促使着哲学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和升级。当是时,欧洲无产阶级迅速壮大,继而出现诸如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的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统治,表现出无产阶级肩负着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新的阶级及其新的历史使命无疑非常需要新的理论进行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其他旧哲学观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束缚,转而从实践出发,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 [美]Samuel Enoch Stumpf,James Fieser,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2] 赵义良.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及其生成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6(07):65-82.

    [3] 荣震华等,译.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作者简介:郭姣姣(1995- ),女,陕西宝鸡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郭晓蓓(1984- ),女,陕西西安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

    相关热词搜索:唯物史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