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时间:2020-03-19 05:07:3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人
摘要:唯物史观是否具有当代价值,在于它是否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唯物史观仍具有价值。本文主要从唯物史观的五个主要内容来分别阐述唯物史观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唯物史观 当代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唯物史观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它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是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方法,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科学依据。本文是依据唯物史观的五个主要内容来分别分析和探讨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第一个、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生产活动。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可以看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也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条件。这也表明,人的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建立不起来,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也得不到巩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
我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就说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同样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生产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存在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尽管离不开人的参与,但在其总体趋势上、运动轨迹上却是个人所不能左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实践出发、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去认识、解释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的基础和根源。同时,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又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从而制定了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以及后来各位领导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随着西方思想的渗透,人们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国家领导人面对新的挑战,积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组织研讨“六个为什么”的学习等,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过程。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是一种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之间是一种收租和交租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者和无产者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桎梏,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准。建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行公有制,表明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由于我国落后的经济水平, 领导人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改革开放,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几个前后相继、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其一脉相承的内容就是唯物史观这一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所以,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的经典表述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统一性:“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 【6】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当代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取决于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取决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处理。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时,作为领导人的列宁和斯大林看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并正确地运用了该原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斯大林后来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相适应,到了晚年虽然承认两者有矛盾,但很不彻底,因而社会矛盾越积越多。到其后来的领导人,没能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改革来调解矛盾,而是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激化了矛盾。最终宣布解散共产党,取消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推行私有化,结果导致苏联解体和资本主义复辟。他们没有遵循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没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结合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历史特点,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但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错误,致力于改变生产关系,进行上层建筑的革命,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从而制定了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法制的完善,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并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前进,制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文化的理论体制等,促进了社会主义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等都科学地处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总之,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代社会主义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劳动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没有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毛泽东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思想。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这说明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终结论和最高目标。
总之,唯物史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正确的理论认识、科学思维和社会舆论导向,我们都应该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6】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第9页.
【7】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第67页
作者简介:张晓庆(1985—),女,陕西西安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关热词搜索:唯物史观,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