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党课下载 > 2022党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2022党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时间:2023-02-10 13:35: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党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党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6篇

    【篇一】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为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实处,有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
    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二)民族团结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实施并于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一制度既充分保证了国家在大政方针上的集中统一,又充分保证了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佳政治制度。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政策中,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目标,而民族区域自治则是实现上述原则和目标的基本制度保障。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政策又包含以下一系列具体政策。
      1.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鉴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乡工作条例》,也对此作了政策和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为此,全国和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在民族地区推行民族语文教学、民族语文出版和民族语言广播,并用民族语文执行公务等。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规定。为了保证这些法律的贯彻落实,《刑法》还规定,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侵犯他人合法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云南自建国后已先后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和197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0%。民族自治地方的州长、县长均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民族乡的乡长亦由建立民族乡的民族的公民担任。1999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已有26.7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25.6%。
      在经济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二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561.71亿元,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
      在社会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已基本建立寄宿半寄宿制学校、民族中小学、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干部学校、民族学院等相互衔接的完备的教育体系。1999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32.15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4.35%。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都建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学技术协会,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近14万人,各种实用科技得到了有效推广。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全省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14个少数民族使用22种文字,有1000多所学校进行民汉双语文教学。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与保护,到1996年5月,全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共有4789所(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的需要。民族医药、民族艺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整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50多年的稳定。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区域分工、固定资产投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等方面,受到计划的束缚和制约,民族地区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但是国家又依靠中央权威,动用政府行政和计划手段,制定了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中国加入WTO后,意味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与世界全面接轨,这就解除了对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体制束缚;
    但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加入WTO,也给以往靠中央权威,动用政府行政和计划手段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从另外一个方面制约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长远看,这种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许多民族优惠政策特别是经济优惠政策自行中止或功能减弱。
      据统计分析,建国以来中央和云南省政府制定的144项民族特殊优惠政策,到1995年,能继续执行的只有50%左右,另外50%的优惠政策已经停止或难以执行,而在继续执行的政策的功能也大大减弱了。[1]特别是其中的经济政策,自行中止执行的更多。如前文表1、表2所列的24项优惠政策,至今仍在继续执行的只有9项。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用行政和计划手段建立起来的优惠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著名的“民族贸易三照顾”政策为例,所谓“民贸三照顾”政策,就是国家按照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贸易上实行等价交换,但是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准备赔钱”[2](P167)的原则,允许经营民族贸易的国营企业经营“赔钱”的买卖,而国家对这类企业则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和价格补贴等3个方面予以照顾,即民贸企业自有资金的80%由国家划拨,其余20%向银行贷款;
    民贸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全部留用或比一般企业留用比例高;
    民贸企业对收购边疆民族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可实行最低保护价,对供应边疆民族地区的外来工业品实行最高限价,由此而形成的亏损由国家补贴。这一政策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功效,保证了最边远、最偏僻的山区民族都能出售土特产品,也能吃上盐巴、茶叶,点上煤油灯。但这一政策与市场经济规律却是冲突的。其原因主要有自有资金和利润留成照顾实际上是把民族地区贸易系统中的民贸企业与专业公司,以及民贸企业中享受照顾的国营企业与其他合作企业、个体商贩置于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因而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价格补贴中对工业品的最高限价和对农副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则不符合市场经济根据供求关系自由定价的原则等等。由于这些优惠政策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在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继续贯彻落实,如在1985年5月24日,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商业部《关于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若干问题的报告》规定:对民贸三照顾的县(旗)的商业(含供销社)企业,继续实行减税、免税;
    对少数主要工业品和农牧土特产品继续实行价格补贴;
    对自有流动资金不足的尽可能给予照顾;
    对民族贸易企业继续给予低息贷款[3](P383)等等。然而事实上自1983年以后,这一政策便因难以贯彻而自行中止。
      (二)保护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难以落实。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花园,云南则是全球仅存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为了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在其著名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就提出了消除民族隔阂、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大家庭需要做好的三件工作。即要使少数民族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
    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
    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2](P162)这里,邓小平把保护、发展和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与民族平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后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都对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作了专门规定,云南省还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转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一些民族,特别是弱小民族逐渐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了信心,出现了盲目摹仿其它生活方式的倾向,致使民族服饰、语言、传统民居、歌舞艺术、礼仪习俗以及生态文化等,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在奔现代化的急切心情驱使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青年一代失去了吸引力。在对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认同矛盾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从而形成了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危机。两个危机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使少数民族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在20~30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大部消失。面对这两个危机,中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因过于笼统,实际上很难有效发挥遏制民族文化流失的实际作用。
      应该说,中国政府制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从总体上讲,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正确的,只是其中的许多具体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可行性大大降低了。而一些与市场经济规律有冲突的具体政策,则应明令取消而代之以新的政策。针对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民族政策落实和民族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既不能重走老路完全动用行政手段来解决,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我们放任各民族在不同的起点上自由竞争,结果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水平较低的民族走上淘汰灭亡的道路。”[2](P162)可行的办法是把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倡导与企业和农户家庭的独立自主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相适应,又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新的具体政策体系。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和艰巨的工作,需要进行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攻关才能完成。针对前文分析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这里提出两点初步的政策建议。
      第一,民族经济发展政策建议。就区域政策而言,总的要求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实现计划与市场优势互补,国家既要放手让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解放生产力,又要适当利用计划手段来继续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
      就产业政策而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而有所差异。初步设想可大体划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能源、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仍应坚持计划调节和国家扶持为主,为民族地区创造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
    二是对民族地区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应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计划手段主要起宏观指导作用,如信息和市场指导等,但对某些关系重大的产品应建立储备制度并制定最低保护价;
    三是对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则完全放开让市场自由调节。
      二是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与民族经济政策的具体和详尽相比,中国政府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就显得过于笼统和简单了。因此,如果说民族经济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是体制转轨后诸多具体政策自行中止和失效的话,那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具有强制规定性的具体政策。
      所以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国家要像制定民族经济政策一样,制定一系列具有强制规定性的具体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在这方面,云南省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在全国率先专门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立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应抓紧制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这样,就能把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提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加以强制执行。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的第二个建议,就是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如果说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和WTO规则下政府对经济发展更多地只是发挥市场调控作用的话,那在同样的背景下,在民族传统文化加速流失的危机面前,政府恰恰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倡导、支持和保护下,才能唤醒全社会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才能扭转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颓势,也才能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篇二】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题目: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班级:
    .NET101

    姓名:
    郭亚新

    学号:
    104101054

    成绩:

    评分标准:

    1、论文中心思想明确。

    (20分)得分:   

    2、结构完整,论据(论述)充分。

    (50分)得分:   

    3、理论联系实际。

    (20分)得分:   

    4、语言通顺、连贯、逻辑性强。

    (10分)得分:   

                   总分: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一个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同发展了祖国光辉灿烂的经济和文化。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人民又团结起来,英勇的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诞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壮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域的中下游以及松江平原一代的省市,但又遍布全国各地,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大陆总人口有12658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9%其他55个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但在内地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又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将淮河流域的东夷各族,长江流域的南蛮各族,长江、珠江流域的百越各族及西方诸戎族、西南各族地区,都统一在秦国的版图之内,标志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壮大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时期。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五代十国、辽、宋、夏、金、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割据之后,又一次重新统一全国,版图较以前更辽阔。满族建立的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的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以后,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全国规模的大统一,收复了台湾,颁布了《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和《钦定西藏章程》,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政治管辖,并且遏制了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者随哦哦过拱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当时中国的版图十分辽阔,东北至外新安岭、库页岛;
    北至恰克图;
    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和葱岭;
    南至南沙、西沙群岛;
    东括台湾及其附近的钓鱼岛。这个疆域,除外蒙古独立,以及沙俄借几次不平等条约从哦哦过东北、西北割去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基本上与我国现在的疆域相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适应了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通过实现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充分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5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5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200亿元,比1955年增长41.4倍,年均增长7.9%,比1978年增长11.5倍,年均增长10.2%;
    人均GDP达到1119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实力日益壮大,地方财政收入由1955年的1.73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91.28亿元,年均增长10.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棉、肉产量大幅增加。经过50年的努力,已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特色较为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2004年,工业增加值745亿元,比1955年增长161.2倍,年均增长10.9%;
    原煤、原油产量、发电量都有大幅度增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而且通过制度和法律规范了自治地方与整个国家的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放眼世界,许多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动荡不安,甚至分崩离析,而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却保持着稳定统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毛主席是英明的,没搞什么民族自治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和发展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因为这一制度真正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从而使各民族的团结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年来,包括维吾尔、汉等在内的新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虽然出现过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出现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但新疆各族人民一心向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信念丝毫没有改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经受住了考验,始终保持了团结统一的局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0年,是新疆各民族大团结的50年,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作出了巨大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央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建国时的《共同纲领》和以后历次宪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并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2001年通过的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地位。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不容削弱。这清楚地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立场一以贯之,始终不渝。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加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更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45年9月,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喜悦之中时,内蒙苏尼特右旗冒出一个“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委派,乌兰夫同志带领几名干部“单刀赴会”,经过在苏尼特右旗七天七夜的努力,他们争取了受蒙蔽的当地群众,说服苏蒙联军放弃了对“临时政府”的支持。此后,党中央制定了解决内蒙问题“两步走”的方针:先统一内蒙的自治运动,进而建立由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内蒙古自治政府。当年11月26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
    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成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端。近60年的历程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举。它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
    它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法律意识和遵守执行这部法律的自觉性,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
    同时,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制定或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推进民族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二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善和落实党和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四是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把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社会是各民族发是繁荣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时期。民族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
     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具体地说,就是稳步进行社会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消除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篇三】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1、党的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答:经过长期奋斗和艰辛探索,我们党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  (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  (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0)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与全国的协调发展。

    ∙  (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  (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这些基本理论和政策,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  2、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

    ∙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  (2)民族区域自治。

    ∙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5)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  (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  3、我国民族平等的权利包括哪些方面?

    ∙  答: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均由国家立法和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实现:政治上有平等权、参政权、民族区域自治权;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有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文化权,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权,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权。

    ∙  4、居民更改民族成分需符合哪些条件?

    ∙  答:居民更改民族成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1)居民民族成分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

    ∙  (2)居民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  (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分在满十八周岁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  (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分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
    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  (5)是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  (6)是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分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  5、什么是“清真食品”?什么是清真食品的“四专”?

    ∙  答: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食品的“四专”是指: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专用运输车辆、专用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储存、销售)的专用场地,应当保证专用,不得运送、称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  6、什么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如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答: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节庆、禁忌、丧葬等多方面。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感情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敏感性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会把其他民族对待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对待自己民族的态度。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

    ∙  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  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  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  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  第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  第六,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  7、民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答:(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少数民族基本知识;

    ∙  (2)健全民族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  (4)广泛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呼声和要求,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  (5)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  (6)组织联谊联络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进民族感情,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8、怎样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  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是各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  要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仅少数民族要学习,汉族也要学习;
    不仅群众要学习,干部也要学习;
    不仅一般干部要学习,领导干部也要学习。通过学习,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通过学习,坚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真正懂得只有在祖国大家庭里,才有我们各个民族的兴盛和发展,才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

    ∙  要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每个人工作的岗位都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舞台。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扎实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优异的成绩,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终能汇聚成涵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浩荡潮流。

    ∙  

    ∙  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哪个民族,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在危机关头、关键时刻,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挺身而出,敢于同各种分裂活动作斗争,坚决扞卫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篇四】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2.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2).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1.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八大品格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他正以独特的治国理政品格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

    一、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一大品格是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国家和民族充满自信。他十分注重使用“中国”二字,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和“中国话语”等概念经常出现在他的讲话中。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充满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他对自己也充满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爱学习、善学习,学以致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对哲学、经济学以及历史学等广收博览,特别主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他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他是学习的典范也是实践的典范。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使他具有清晰敏锐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他既有把控全局的战略定力,又有滴水穿石的恒力。他注重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科学谋划和战略谋划。他在时间维度上,放眼未来、注重长远,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如他提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在空间维度上注重高屋建瓴、谋划全局,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如他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点和“一带一路”战略;
    在系统维度上注重整体布局,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如他对“四个全面”的顶层设计。他致力于解决根本性问题,着重占据发展的制高点、扭住发展的动力源,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他十分注重把握根本原则和政治大方向,强调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方向道路确定后,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既坚定执行,又不急于求成,保持那份特有的自信和从容。

    二、直面难题的勇者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二大品格是直面难题的勇者担当。关于改革他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关于为官他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他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他敢于“壮士断腕”,强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2012年11月15日,他在当选总书记后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20分钟的讲话通篇谈的都是担责和担当问题。习近平敢做敢当、敢做敢为,勇于担当起对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和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

    三、纲举目张的大势把控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三大品格是纲举目张的大局把控。他善于发现规律、善于把握规律,注重对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动态把握。在我国发展起来后,“稳定”问题显得日趋突出;
    他敏锐意识到,要真正解决好“发展”和“稳定”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发展动力或创新活力问题、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

    四、严以修身的主体锻造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四大品格是严以修身的主体锻造。他十分注重党的主体素养的提高,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今我们共产党人要打的“铁”不仅多,而且硬,这就要求作为打“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具备钢筋铁骨,只有这样,才能多打“铁”、打硬“铁”、打好“铁”。他从学习和严管两个方面来提升主体素养,一方面大兴学习之风,强调“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干部“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全面从严治吏、全面依法治国,使党政军都能在精神、能力、作风等方面真正硬起来。他从理想信念抓起,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他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他强力反腐:“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他强调遵纪守法:“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五、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五大品格是极富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他站得高、看得远,既系统全面,又大道至简。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既运用哲学智慧来处理强国梦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国内破解改革与稳定的难题,国际破解“国强必霸”的西方传统政治逻辑,体现出“外圆内方”的哲学智慧;
    又对实现中国梦进行顶层设计,国内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新常态新论断;
    国际上提出“一带一路”大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思想。他国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推进人类文明新秩序构建。

    六、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六大品格是抓铁有痕的刚性执行。他既有求真务实、缜密全面的谋划能力,又具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刚性执行能力。他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执行中遇到问题,他要求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他要求干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追求“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境界。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强大执行力。

    七、梦想引领的力量凝聚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七大品格是梦想引领的力量凝聚。他负责起草的十八大报告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作为报告的主题词,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这一品格。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攻坚克难、建成小康”。因此,他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他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他同时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他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内在要求人们多从正面看到社会历史的进步,多理解今天我们面临的诸多难题,多注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实质,就在于寻求最大的公约数,即通过梦想引领来凝聚力量。

    八、改革清障的问题倒逼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八大品格是改革清障的问题倒逼。问题是矛盾的具体表现,矛盾是问题存在的根源,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谙这一辩证之道,其治国理政,首先是从破解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入手,从分析和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入手,并以此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他既从解决我们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和腐败问题入手,又从破除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入手。他说:“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他强调:“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他同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习近平身上既有老一辈革命家优秀品格的完美传承,又有因他好学实干、开拓进取及其丰富阅历塑造而成的特殊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八大品格,将使我们的党纯洁健康、我们的国家文明富强、我们的人民幸福美满,也将推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秩序。

    天下归心,略说习近平治国理政“十大亮点”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勇闯新路,一系列利国福民的新政策不断出台,百姓的幸福感明显上升,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惠风和畅,天下归心。以笔者之见,纵观习近平执政新路,主要有“十大亮点”:

    一是“点燃中国梦”, 凝聚夙愿,为民造福。 2012年11月29日,履新伊始,习近平率常委们第二次亮相,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畅谈中国梦,深刻指出:“中国梦凝结着 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 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当下,共筑“中国梦”已成为强大的主旋律。

    二是“实施八规定”,正上率下,以正治政。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八项规定”明确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被称为“新八项注意”。特别是推出出访不安排机场迎送、警卫一般不封路、不清场等系列措施引人注目。“打铁还需自身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习近平等领导无论是在京出席有关活动,还是到基层视察,都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其身正,不令而行”。

    三是“打虎拍苍蝇”,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讲话时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 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一年来,上下联动,“打虎灭蝇”,中央巡视组下沉一级寻找“老虎”和“苍蝇”,打出 了一系列组合拳。尤其是对省部级贪腐高官的查处,力度较大,收获颇丰,已有18只老虎被关进笼子。

    四是“着力扫四风”,整理衣冠,洗澡治病。 2013年4月19号,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6月 18日起,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全国深入展开。其间,反对“四风”贯穿始终,集中解决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真刀真枪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领导联系群 众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干部考评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意表达制度等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制度上保障群众路线的落实。

    五是“改革动作猛”, 五位一体,全景改革。 11月召开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五位一体”的全景式改革。有专家说:“这次改革是史无前例的。过去谈改革,多是强调以经济为主题的改革,如今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改革。”长达两万多字的《决定》从十余个方面,对改革 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从允许单独生二胎、探索统考减少科目、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到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放开小城市落户,几乎与每一个中国人“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都在改革方案中得到体现。

    六是“经济稳中行”,好中求快,稳中求进。有评论说,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世界金融危机余威尤在,经济恢复缓慢,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大盘良好,稳步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无论是俄罗斯、美国、欧洲、中亚、还是非洲各国,纷纷借中国领导人出访之际,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搭中国经济这列“东方快车”,力求走出经济发展泥潭。无论在博鳌论坛、世界财富论坛还是达沃斯经济论坛,中国 领导人释放的每一个经济信号,都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反复解读。为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新班子没有简单地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投入更 多精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去长期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问题,为未来更高质量的增长积蓄力量,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七是“法治环境浓”,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013年2月23日,他主持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集体学习,再次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还表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八是“民主空气厚”,从善如流,广纳民意。 2012年12月25日,习近平在探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时,主动提及“黄炎培周期律”,重提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警示不能重蹈“人亡政息”老路。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在中南海邀请各民主党派共迎新春,在谈到要继续加强民主监督时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同志们积极谏诤言、作批评,帮助我们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克服工作中的不足。”言之凿凿,字字珠玑。

    九是“政治风骨硬”,和平发展,严守底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表现出坚硬风骨,特别是在维护海权方面频频亮剑、大有作为,让百姓看在眼里,热在心里。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他强烈表示: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为中国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阐明了原则底线。按照这一外交方针,中国政府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了海洋维权,特别是钓鱼岛的维权行动,通过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等举措,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

    十是“亲民风气盛”,固本浚源,心系人民。 2013年元旦前夕,履新才一个半月的习近平总书记就驱车来到太行山贫困县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同群众促膝谈心,勉励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4月8日至10日他在海南考察,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一年来,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领导人也同样来到民众身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有评论说,中央新班子用实实在在的脚步走近群众,其背后折射的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本色,反映出共产党人永不忘记党的执政根基。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一年多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力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继往开来,英姿勃发,惠风和畅,天下归心。老百姓心舒、气顺、多喜,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大家有理由相信,有中央新政策的雨露滋润,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民心指向

    【学习进行时】无论是会议讲话中的强调,还是考察调研时的细节,我们总能感受到习近平心中至深至切的爱民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治国理政新实践都显示着鲜明的民心指向。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民心指向》,为您解析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1990年7月的一个夜里,霁月如银。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到《人民呼唤焦裕禄》,神思飞越,填下一首“念奴娇”: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名家论词说,“念奴娇”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适合表现深沉慷慨之辞。二十多年后,习近平再次谈起这首词说:“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民心民意,情之所系。一字一句,如观肺腑!

      正定岁月,闽浙往事,中央历程,习近平念兹在兹的就是“民心”二字。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习近平就坚定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三年来,凝聚民心、贴近民心、契合民心,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目标指向了然。

      “中国梦”凝聚民心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首次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其后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论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平语近人”,凝聚民心。

      回望中华民族的昨天,习近平总结道:“雄关漫道真如铁”。百年沧桑,中国人终于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苦难中没有消磨勇气,没有顿挫力量,生生不息的源泉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想。

      穿越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当前的改革事业也更是涉险滩,“啃硬骨头”,绝非一帆风顺。走进新常态的中国,既迎来新机遇,也伴随了新矛盾、新问题,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压力依然明显。

      心齐才会气顺,凝心就能聚力。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怀着共同的伟大梦想,共同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古语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在追梦路上取得的一个个硕果让世界瞩目。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为过去一年的重大成就“点赞”: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习近平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随着未来五年蓝图绘就,五大发展理念指明方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坚持梦想,将13亿民心拧成一股劲,中国航船方能行稳致远,人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感。

      从“严”从“实”贴近民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标语横幅挂多了,鲜花红毯用多了,迎送场面搞大了,民心就疏远了。

      表面功夫下多了、官样文章做多了,奢靡享乐成风了,民怨就强烈了。

      面对群众最深恶痛绝的问题,习近平决心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重拳整饬,全社会为之振奋。

      据《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收录,习近平对党员干部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习近平履新后首次离京赴广东考察,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广东当地媒体报道,习近平一路轻车简从不封路,途经多条交通主干道,整个过程没有实施任何封路限行措施,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与车队同向并行。一位执行过上百次警卫任务的老交警感叹,从这一天起,他的警卫工作的模式,就这样彻底被颠覆了。

      历次考察调研,不封路、不清场,进食堂、住标间已经成为常态。百姓“点赞”的同时,上为下效,各级领导干部也主动向中央看齐,风气明显一新。领导干部“讲派头”少了,务实事多了。高脚杯放下了,大碗茶端起来了。

      习近平曾说,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
    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

      如今,使虚劲、务虚功不灵了,要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只能是深入到群众中,倾听百姓的需求和期盼,从严从实,贴近民心。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既是干部为人为政的根本要求,也是民心衡量的具体标尺。谨记“三严”,才能确保权力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遵循“三实”,才能以不掺水分的政绩赢得民心拥护。

      习近平要求,要把“三严三实”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中央部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就中央政治局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提出四点要求。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到对分管方面的管理上,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

      中央再次树立标杆,政治局以身作则,为全党做好示范,促进了全党积极响应。习近平曾经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之不易,民心疏离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要贴近民心,唯有不断地从严从实要求自己,不断地改进作风,以实干为责、以实干为本,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全面治理契合民心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的讲话反映了人民的渴望,是民心的浓缩。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服务民心,直面人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紧贴人民最热切的期盼,为人民交上了满意答卷。

      ——扶贫攻坚 纾民生之困

      甘肃中部的定西、临夏,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太行深处的阜平,乌蒙山区的昭通……习近平察真情、看真贫,在中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他往往是顶风冒雪,在群众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到来,送去了温暖。

      亲身走,亲眼看,亲口问,扎实的调查研究得出真知灼见。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总攻的冲锋号吹响。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贫困户孩子上高中、中职免学杂费,“先扶智,先治愚”;
    健康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步伐加快;
    财政投入、金融手段力度加大……攻坚战的“政策弹药”充足!

      习近平发出号令: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不仅各级党员干部们热血沸腾、枕戈待旦,民心士气也沸腾高涨。

      习近平曾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人民群众最开怀的笑容一定是在摆脱贫困,捧着沉甸甸的收获时。为民心之喜,这场攻坚战有进无退,唯有胜利!

      ——“打虎拍蝇” 平民心之愤

      贪污腐败是人民群众最愤慨痛恨的问题,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必定令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甚至最终亡党亡国。

      习近平坚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三年前,习近平提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三年间,一份份“打虎拍蝇”的成绩单也让百姓感受到中央空前的反腐力度。

      据中纪委通报,仅2015年全国共立案33万件,处分33.6万人。涉嫌违纪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审查的90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7万起、4.9万人。850余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1.5万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处分违纪纪检监察干部2479人。

      这三年,雷霆万钧之势不减、坚韧不拔之志不堕。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随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出台,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相继修订实施,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

      长期以来,一些吃拿卡要、挪用冒领、权钱交易,乃至“封妻荫子”、“鸡犬升天”的现象,对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感情造成极大的损害。这场反腐风暴,保卫了人民群众应得的实惠和公平的发展条件,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舌尖心肺” 解民心之忧

      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中,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要内容。

      对于食品安全,习近平说,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在近期一次重要指示中,他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

      习近平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对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习近平一次次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在北京APEC会议欢迎宴会上,习近平说,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充分听到了老百姓的呼声。北京的空气质量不能靠运气,而要靠人为。

      “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动情地说,“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治理环境开了良方。以民心诉求为出发点的理念,必将为民心所向的事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作者 王子晖)

    【篇五】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党的民族政策学习资料

    一、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二、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四、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五、涉及少数民族地名、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

    1951年5月16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了。

    《指示》要求正确称谓少数民族,如发现有歧视、蔑视少数民族的称谓,在经过一定程序后,改用适当称谓;
    凡各地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碑竭、匾联,需予撤除或撤换。如有特殊情况者,则可酌情处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指出:地名的命名要“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对于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必须进行更改。

    自五十年代初以来,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发现的问题都做了妥善的处理。如将带有侮辱之意的“归化族”、“西番”、“崩龙”分别改为“俄罗斯”、“普米”、“德昂’等族称替代;
    将“卡瓦”改写为佤族等。

    六、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何惩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受到侵害,也会使民族关系受到损害。对此,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七、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

    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

    【篇六】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第一章)

    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D )

    A. 6.68% B. 8.04% C. 8.41% D. 8.49%

    2.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 B )4个民族

    A.满、壮、回、蒙古 B.壮、满、回、维吾尔 C.壮、回、苗、蒙古 D.回、藏、满、壮

    3.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是( A )

    A.塔塔尔 B.鄂伦春族 C.赫哲族 D.珞巴族

    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C )

    A.大杂居、小聚居 B.交错杂居 C.大分散、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有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物产众多、资源富集

    多数居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地广人稀、土地贫瘠( A )

    A. B. C. D.

    (第二章)

    1.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有外来性本土性单一性多元性多样性( C )

    A. B. C. D.

    2.曾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过的游牧民族有猃狁(xian.yun)匈奴蒙古鄂伦春契丹( A )

    A. B. C. D.

    3.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是在那个时期( B )

    A.夏、商、周三代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4.少数民族不仅有发达的畜牧业,农业方面也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如宁夏的水利工程“秦渠”、“唐徕渠”,那么,新疆人民独创了什么水利工程( C )

    A.邓国渠 B.白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5.蒙古族的历史著作有《青史》《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 B )

    A. B. C. D.

    (第一章)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者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 C )

    A.郭沫若 B.翦伯赞 C.费孝通 D.林耀华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
    “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B )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第二章)

    1.纵观中国历史,解决民族关系的战争主要有四种,那么康熙与噶(ga)儿丹之间发生的战争属于那种?( C )

    A.民族掠夺战争

    B.民族征服战争

    C.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D.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2.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A )

    A.首要特征和基础

    B.核心内容和主线

    C.拥有保障的地位

    D.本质所在

    3.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4.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提法哪个是正确的?( D )

    A.平等、团结、互助、竞争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多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D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第三章)

    1.民族发展,是以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变化 B.演进 C.进化 D.形成

    2.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

    3.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C )

    A.夷狄 B.夷族 C.族类 D.蛮夷

    4.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5.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C )同化

    A.自觉 B.自由 C.自然 D.自愿

    6.(多选)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BE )

    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突变式发展 E.跳跃式发展

    (第四章)

    1.私有制社会里生产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C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 )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一律平等

    3.民族问题与什么相始终( D )

    A.私有制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原始社会

    D.民族存在

    4.下面关于民族问题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B )

    A.民族问题包含社会问题

    B.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C.民族问题比宗教问题重要

    D.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民族问题

    (第五章)

    1.新中国的民族平等主张直接来源于( D )

    A.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观

    B.工人阶级的民族平等观

    C.封建社会的一般平等观

    D.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2.从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过程看,民族平等观念是在( B )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

    A.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

    C.封建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

    D.无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

    B.主张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

    C.主张和坚持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D.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4.(多选)新中国民族平等的含义有( ABD )

    A.作为权利主体的各民族一律平等

    B.法律面前各民族一律平等

    C.允许少数民族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D.在社会生活中对少数民族发展方面给予特殊帮助

    5.少数民族平等权益保障的特殊原则有助于实现民族之间结果的平等( A )

    A.正确 B.错误

    6.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 A )

    A.正确 B.错误

    7.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的发展上的差距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 B )

    A.正确 B.错误

    (第六章)

    1.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 B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

    A.自治机关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

    A.28 B.35 C.44 D.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6.(多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7.(多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8.(多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9.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10.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 )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D.传承性和变异性

    11.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A.满、回

    12.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13.下列民族中解放前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的民族是

    B.东北的鄂伦春族

    14.1979年以来,国家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

    D.对口支援

    15.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主要性因素是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50.新时期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导方针是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51.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2. 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简答

    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的六个特征是什么?

    3.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民族融合

    5.马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7.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8.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1、各民族分布: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分布: 大分散,小聚居

    2、共同历史渊源、 共同生产方式、 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

    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

    4、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在经过长期的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的最终消失。

    5、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

    6、方针: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原则。

    政策: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水平,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专业素质培训,

    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锻炼。

    7、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的繁荣发展,

    着力落实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8、民族性、传承性、群众性、地域性、变异性、约束性

    相关热词搜索:民族政策党课民族党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党课讲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