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五】 青海省湟水流域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五】 青海省湟水流域

    时间:2019-01-30 05:42: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古道西风,吹不尽的乡情怀念;岁月更迭,说不完的尘世沧桑。
       历史延续,演绎无数兴衰荣辱;薪火相传,穿越千年风霜雨雪。
       一个驿站,感应时代的脉搏,诉说着古往今昔……
      平安篇
      古驿新城的历史沿革
       平安县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湟水流域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那一把把石刀、一柄柄石斧等远古的石器,经过漫长岁月的磨洗,仿佛还在诉说着先民们生存的艰辛与执着。在那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年代里,遥远的祖先就在这里守护家园,生息繁衍……
       这块土地上,有汉朝大将军赵充国西征时屯田置县的遗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1年,即西汉神爵元年,封为营平侯的76岁老将军赵充国率军奔赴河湟,征讨先零羌获胜。之后,赵充国三上《屯田奏》,招抚黄河沿岸羌人归降,罢兵屯田,并在今天的海东地区先后设置了一郡三县。其中安夷县所在地即为今天的平安县,这三县均属金城郡,被正式纳入汉朝的郡县体系。于是,军民在这里筑站设驿,浚渠建桥,开垦农田,引水灌溉。此后70余年间,河湟再无战乱,民生安息。后人有诗赞道:“红崖断处一溪流,高处谁携千佛楼。塔影不随湟水去,屯田遗迹今犹留。”安夷县至北魏废,先后历经386年。
       凿成于东汉晚期的寺台石磨中,那呈放射状的“一”字形说明,早在那时,当时较先进的中原文明就已传入这里,这里的土著先民已经用石磨研磨谷物,甚至可能已经吃上了青稞糌粑。
       平安县自古交通便利,是汉羌争夺的焦点地区,几度烽烟弥漫的古西宁八景之一 ―― 小峡口,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地。东汉时期的汉羌之战中,大规模的战役就有三次之多,一直伴随到东汉灭亡,所以平安县又有了“血泪之城”的称号。
       在平安古城崖一处汉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铜印、铜镜、陶灶、陶罐和五铢钱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仿佛在诉说那段历史。而此前发现的两枚汉代铜印――“别部司马”印和“安定左佰长”印,对研究汉代军事和官职有着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两位曾在这里执政的长官,留下这两枚令今人浮想联翩的铜印,那厚重的黄土,掩埋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
       这驼铃声声的驿道上,宋代筑有宗哥城,口角厮口罗以此为都建立了地方政权,历时近百年。到唐朝时为加固防御系统,在平安境内增设烽火墩和营垒达70多处,所筑烽火墩至今尚有遗存,当地人称之为“唐墩”。这唐墩,顾名思义,即唐时的烽火台。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西宁卫兵备按察使刘敏宽为加强防御,增修平戎城,筑敌楼13座,疏浚城壕,设防守官兵141名。并设多处驿站烽火台、民屯堡寨烽火台和军堡烽火台,以便眺望报信。在石家营、柳湾烽火台上至今还残留存着�木的痕迹,�木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相仿。在夯筑烽火台的时候,�木用边麻、桦树枝等拧成条交叉缚于夯土建筑中间竖立的永定柱上,然后填土夯实。如今,烽火不再燃起,而岁月的轨迹,依然在延伸……
       不道平戎驿,风光隽可人。
       绿杨临水润,红叶染霜匀。
       俗俭民衣褐,天寒屋积薪。
       晴川鸭头碧,随处浣征轮。
       这是清代道光年间诗人斌良出任驻藏大臣时,经平安所作的《平戎驿》。平戎驿就是平安驿,也就是现在的平安县。这首诗里,古驿平安风光怡人、人民勤俭、衣着朴素。作为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之一,平安县是唐蕃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自古商贾云集,市井繁华,和西宁唇齿相依。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专门设有平戎马驿和递运所,为明代西宁卫与庄浪卫之间所设七驿之一,肩负西宁卫与庄浪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西宁通往内地最重要的驿站。在这使臣仆仆、信使匆匆的古驿道上,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遗留着灿烂的古文化遗存,传颂着数不清的反映藏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佳话。
       人杰地灵,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着其波澜起伏的一生。
       宋时拥立�厮�政权的宗哥僧人李立遵即为今平安县人。�厮�政权与宋、西夏、辽以及回鹘、西域都有交往,与宋的关系尤为密切。�厮�政权前后存在近百年,共传6主,历代国主都接受宋朝的封赐,北面称臣,在实行联宋抗夏的基本国策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祁贡哥星吉,这位生年无考的蒙古族勇士,为蒙古奇渥温氏后裔。元末,他出任甘肃理问所土官,正四品,赐号金紫万户侯。因其巩固边地有功,颇受明王朝赏识,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被封为土司,世称西祁土司。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曾为其收服的藏族首领亦林真奔反叛,攻掠贵德暖泉,祁贡哥星吉出战阵亡,迁藏于今互助县朵思代村。祁贡哥星吉之子祁锁南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袭职,此后其子孙世袭至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废除土司制度,祁土司家族共世袭十七代指挥使。其孙祁贤袭职后因功授指挥使,始居高羌,即今天平安县三合镇三合村。西祁土司后世历代土司均忠于明清王朝,官至总兵、副总兵的不乏其人,至清末时西祁土司家族已有800余户6000多人。
       王承恩,男,汉族,今小峡镇王家庄人,生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王承恩18岁承袭祖上军职,因作战勇敢,军功显著,授三岔守备。后王承恩挂镇西将军印,专门镇压农民起义军,因之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后人称“王太保”。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王承恩奉诏入京擢用,途中殁世,葬于今西宁市西山湾。
       李愈棠,字荫南,男,汉族,今平安镇白家村人。生卒年月无考。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李愈棠由拔贡而任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县)同知,后调迁广东主管监督盐业税收事宜。李愈棠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整饬盐市,颇有政绩。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李愈棠以老乞休故里,好善乐施,不入公门,又工诗词,有诗文集《治鹾要略》留世。
       抗日战争时期,河湟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奋勇抗争。其中流血牺牲的参与中原抗日作战的青海暂编骑兵第一师师部中校参谋,后任副团长、野战医院院长的王登杰,就是平安县东营村人。该师转战于河南、安徽、山西等省,奇袭怀远、智守万寨、西打淮阳,长期与敌周旋于黄泛区和肥河、颖河、涡河之间,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歼敌几千人,曾使日军闻风丧胆。
      
       多元文化彰显地域色彩
       文化,作为平安县城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平安县的发展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这个县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多种文化元素统一成一体时,平安便有了自己鲜明的形象,祁土司文化、寺院建筑文化等等别具一格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地域文化风情使这个地名寓意吉祥的县城充满了别样的魅力和诱惑,彰显了这个县城所独具的厚重底蕴。
       翻开平安历史画卷,遗留在平安境内璀璨的建筑文化丰富多样,古老而精妙的建筑艺术是平安县早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凿壁而建、凌空高悬的夏宗寺,廊柱斗拱,飞檐挑梁,这建在陡峭崖壁上的寺院成为元朝寺院高超建筑艺术水平的佐证之一。在红崖村那偏远的县城村落里,有一个院落高墙四围,经幡飘动,院内画梁雕栋,大殿富丽堂皇,这是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的院落,在其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通之前的4年间曾一直居住在这里。洪水泉清真寺是省内修建最好的清真寺之一,高大宽敞的汉族式宫殿,大梁和木墩架成的“人”字形顶棚,巧夺天工的“天落伞”等等,这些设计特殊、工艺高超的建设群落,无一不是先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祁土司庄园的那对雕刻精美的石狮,在岁月的风雨中无声地诉说着当年衙门内的威严与整肃。上拱北与下拱北整个建筑规模壮观,建造精美,布局严谨,砖雕、木雕构件精工细作,繁复多样。寺台石窟寺内精美的格鲁派高僧大德以及所尊奉本尊神的壁画,在高高的石窟中,历经岁月经年的侵蚀,是保持较好的藏传佛教石窟艺术之一。
       宗教信仰文化也是平安文化的符号之一,平安县的宗教信仰具有多元、多层和多极性。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融合在这个人口十多万的县城里,夏宗寺――藏传佛教;洪水泉清真寺――伊斯兰教;古城庙――道教;上马家上拱北――伊斯兰教融合道教文化,凡此种种,成为平安县多种民族信仰的表现形式,当宗教在信仰者的心目中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规范、一种准则时,信仰者也从宗教的教义中得到了许多真善美的东西。在这里,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信仰,和谐共处,安居乐业。
       平安县三合镇的祁土司文化影响深远。明王朝建立后,为有效地统治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官与汉官参治,令之世守”的办法。设立在我省东部农业区的土官绝大部分为元朝的地方官吏和少数民族上层头人,准其世袭,亦称世官。土官初为武职,后逐渐演变为土司,设立衙门,成为特许封地的行政统治机构。虽然随着清政府实行的以中央派遣官员取代土官制度使土司制度开始走向衰落,但祁土司文化的影响至今仍未淡去。
       在这块地域上,带有卫藏遗风的卓仓文化至今犹存。平安县巴藏沟乡和沙沟的东沟一带,方圆百余里为历史上的卓仓地区。宁玛派僧人、佛塔、玛尼经院构建起了卓仓人的精神支架,也成为古卓仓各自然村本来面目的一种人文精神文化风貌。在向外界推介、传播卓仓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射箭、赛马、酒歌等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主题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卓仓文化的特殊艺术魅力。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安县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民间艺术团体队伍不断壮大,使珍贵的、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户戏、皮影戏等传统戏剧得到了传承,奇石、民间刺绣等传统工艺得到了发展,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继承发展奠定了平安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安县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小峡镇王家庄河湟奇石文化协会、古城乡及邻乡组建的民间射箭队,以及享有“花儿”皇后美称的民间艺人张存秀组建的“花儿”茶艺社,积极挖掘民间民族文化潜力,为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是平安县的民间组织之一,该歌舞团先后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民族歌舞文化劳务培训班40多期,先后开展了《走进青海》、《春满三江源》等主题活动,多次组织农牧民演员在全国巡回演出,向省内外等地输送歌舞文化劳务人员千余名。在该歌舞团的带动下,古城乡古城村二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五鬼顶灯》、《五角子》、《竹马子》等民间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随着平安县王家庄村奇石文化的悄然兴起,平安县的奇石文化已成为新型的文化产业。2003年,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了平安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河湟奇石文化分会,以此为标志,王家庄村的村民先后盖起了奇石收藏馆,河湟奇石的名声也渐渐远播开来。奇石文化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亮点。
       为创品牌、宣传平安特色,平安县不断推动刺绣产业发展,确定了“古驿平安绣”商标相关附加产品。积极做好展厅、培训基地的建设及管理,以平安县晓娜十字绣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古驿平安绣”产品以“公司+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形成了平安系列刺绣品牌,拉动了民间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推介平安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营造旅游文化氛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平安县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广场文化活动和六届平安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通过“花儿”专场、藏舞专场等十几个专场演出活动,让广大观众一次次享受了文化大餐,打造了广场文化品牌,丰富了全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提升了平安县的知名度。2010年的平安县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活动由看平安影像、读平安诗歌、走平安大道、敲平安大钟、尝平安美食、观平安夜景六大板块组成。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绿色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展示了平安丰厚而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推进了县域文化建设。尤其是“相约平安”诗歌音乐会的举办,以开阔的创作理念,诗、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古老平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平安县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让观众享受了文化大餐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位于化隆路边的景观长廊休闲公园、泉水沟西的平安门休闲绿地、平安县广场等一批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拔地而起。这一切,不仅为古驿平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市民出游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处。
       平安县还着力于利用民间资源,大力发展县域民间特色文化,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发掘、整理和保护。通过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详细地普查,申报了新庄村皮影戏、民间舞蹈《五鬼顶灯》、三合镇庄科村�户戏、回族宴席曲等7个项目,其中�户戏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民间传统舞蹈后继有人。
       长期以来,平安县文艺工作者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创作原则,着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整理和出版了《平安民间故事集成》、《平安谚语集成》、《平安舞蹈集成》等专辑,营造了浓厚的县域文化气氛。1997年,由青海省文联和海东地区文广局主管、青海河湟文学学会主办的《河湟》杂志,是由平安县文艺爱好者自发创刊的一份以文学创作为主,兼顾整体文化为内涵的文学杂志,创刊至今历时13年,刊发的许多作品,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语言通俗易懂,发挥着文学作品教育人、感染人、培养人的作用,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平安县地处湟水中游,县境内古文化遗址极为丰富,据文物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5000多年前,在这片沃土上就印下了人类文明的足印。寒暑交替,岁月轮回,古代先民以他们杰出的智慧创造了人类五千年文明,留下了闪烁着先民的智慧和勤劳光芒的文化遗产。平安县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各类文化遗存达150余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以夏宗寺、洪水泉清真寺等为代表的许多文物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平安县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光秀丽的峡群森林公园。从湟水河畔的平安县城向西南方向行约三十余公里,临近巍峨的阿米吉日神山脚下,便是平安县远近闻名的旅游盛地峡群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平均海拔2650-3900米,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衔接地带,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和著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峡群林场是平安县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林向整齐,具有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的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夏秋季节,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各种乔木参天映日,高山杜鹃、金露梅、银露梅竞相争艳,遍地的野生蘑菇撑开小伞散落在草地和丛林中,形成了林区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除了狍鹿、猞猁、獐子、野狐、野兔、野鸡、梅花鹿等珍禽异兽外,野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蕨菜、蘑菇、鹿角菜、石花菜、大黄、黄芪、党生、秦艽等遍地丛生。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里游人如织,歌场似海,声声高亢悠扬的“花儿”在林间与山地回旋,规模盛大的“六月六”“花儿”会成为独特的峡区景观。这一天,附近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艳丽的服装来到这里,在树林、在草滩,他们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以独唱、对唱、齐唱等演唱形式各显其能。
       崖壁上的古刹――夏宗寺。在峡群林场深处,有一个建在崖壁上的藏传佛教寺院――夏宗寺。夏宗是“夏哇日宗”的缩写,直译为“鹿寨”,意为鹿类生息的地方。这里群峰竞秀,林木葱茏,是历史上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僧人静修的出名静地。夏宗寺与海南州兴海县的智嗄尔贝宗、黄南州尖扎县的阿琼南宗,以及乐都县的普兰央宗并称为“安多四宗”。宗,藏语为天堑之意,即安多地区的四大险要名寺。夏宗寺是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的属寺,寺院始建于元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受戒地。据传青海地区诸多名僧如宗喀巴的启蒙经师曲结・顿珠仁钦、塔尔寺首任法台鄂色嘉措等都曾在夏宗寺修行,使该寺盛名远播。
       据藏文史籍记载,元朝至正十九年,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若必多杰应元惠宗之召去北京,路过青海,曾一度居住在夏宗寺,给刚满三岁的宗喀巴在这里授近事戒。若必多杰去世后,有位叫南安然坚巴的修行者在此建造了若必多杰灵塔和一座佛堂。后经罕达隆、塔尔寺一世安加苏、二世和三世当彩活佛的扩建,成为相当规模的格鲁派寺院,鼎盛时有僧众300余人,400多间殿堂和僧舍。
       夏宗寺临水依山,由经堂、噶玛、八卦亭、大小仙康、九间殿等建筑群组成。站在夏宗寺的大经堂前面,可见大经堂从峭岩陡壁拔地而起,十分壮观。
       四层高的八卦亭和九间殿均建在三面绝壁的悬崖峭壁上。据传在当年建造时,九间殿修建到第九层,准备上梁之时,因为是在悬崖绝壁上凌空而建,工匠们望着深不可测的幽谷,不由心生怯意,一个个双腿打颤,头晕目眩,无法正常施工。这个时候,一位师傅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许多条毛毡沿房檐四周拉开遮挡,工匠们终于建成了四层楼高的九间殿与八卦亭。
       夏宗寺经堂后面是依着山岩叠起的七层佛殿,中间的殿堂内供奉一座佛塔,内藏宗喀巴在该寺吟佛经时用过的袈裟和靴子。经堂后面的山崖上有一条栈道,可通岩顶。站在岩顶上极目远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在这数不尽的美景中,要数寺背峭岩绝壁上的一棵松柏最引人注目。据说,这棵松树是当年若必多杰在此岩顶上给宗喀巴削发时,将一缕新削的发丝藏于崖腰的石缝间,这里便长出了这样一株柏树。从这株柏树上采摘的叶子用来煨桑时可以闻到一股类似头发烧焦的味道,非常奇特。
       沿夏宗寺经堂前伸出的松阴夹道再往前走,便是当年僧人们护林的哨所“笨康”亭。从这里远望,整个峡群林场掩映在一片朦胧的薄雾之中,西面群峰叠翠,一条清流如飘带在峡谷间蜿蜒而过,美景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在峡群林场南侧,青沙山以它特有的秀色盘踞在莽莽昆仑的支脉――拉鸡山东段,青沙山山势峻险,逶迤起伏,成为平安、化隆两县的分水岭。
       洪水泉深山环抱――清真寺。出平安县城向西南行30多公里至洪水泉村,便可看见一座气派而又宏伟的古寺――洪水泉清真寺。据传该寺始建于明代,寺院虽然初建时规模不大,但后来经过多次扩建,尤其是经过清代乾隆年间的扩修,渐成规模。如今整个寺院占地面积达4500余平方米,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以高超精湛的工艺和建筑艺术而远近闻名。
       洪水泉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及特点,而且大量应用了菊竹梅兰、吉祥八宝、暗八仙、琴棋书画、五蝠(福)捧寿等吉祥图案,这在我国伊斯兰教寺院中极为罕见,洪水泉清真寺同时也打破了伊斯兰教的禁规,不拘一格,在装饰上吸取并揉合进了佛教、道教等多元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洪水泉清真寺的砖雕艺术。八字墙、照壁等处的砖雕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是国内极为罕见的精妙珍品。迎门的那一面用六角形绣球式的花瓣所雕成青砖壁如百花齐放,精致、华美,富有气势,这是中国穆斯林与阿拉伯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之一。除此之外,唤礼楼的六角形网状窗棂、大殿的格门雕刻,以及后窑殿内全部用木镶成的,上部为天宫楼阁式,格心雕满各式纹样的格门式屏风的壁面,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洪水泉清真寺,不见一丝一毫的油彩,那淡黄褐色木面的绝美木雕,古色古香,淡雅精致,堪称瑰宝。
       湟水畔,红崖断处藏名寺。修建在湟水岸红崖子沟沟口半山崖上的白马寺,地域上虽归属于互助县,但由于其与平安县仅一河之隔,所以来平安旅游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
       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藏语称为“玛藏观”。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的最后一代赞普朗达玛下令禁止佛教。在西藏,寺院被拆毁,僧人被迫还俗,不还俗者被杀。那时,西藏曲卧日山上有三位修行的僧人,他们携带经卷,先逃到新疆的高昌,后又辗转来到青海继续修行。这时青海有一位苯教徒贡巴饶赛皈依佛教,他拜这三人为经师,虔心学习佛经。贡巴饶赛后来被奉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传的鼻祖,尊称为喇钦・贡巴饶赛,意思是智慧大师。
       贡巴饶赛的三位西藏经师,晚年来到现在的白马寺旧址凿洞修行。因为其中二人的名字分别为玛释迦牟尼和藏饶赛,所以,人们取其头一个字,称此崖为玛藏岩。贡巴饶赛也在晚年追师而来,在这里建塔修行,最后圆寂于这里,据说他的肉身就保存在石窟当中。后人为了纪念这几位高僧,便陆续建起了白马寺。
       白马寺总面积4516平方米,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经堂、僧舍、石窟、金刚佛像和大佛塔组成。关于“白马寺”的来历传说较多,有一说为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第三世达赖去佑宁寺等地途经此地,坐骑死去,遂塑白马于寺,故名“白马寺”;又一说该寺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类似河南的白马寺,所以得此名。白马寺主要景观有大经堂、金刚亭、金刚崖、金刚佛像、湟水河风光等等。
       白马寺大殿依山而建,悬于石壁间,仿佛凌空而起。大殿共分三层,上为佛堂,中为经堂,下为僧舍。佛堂内供奉贡巴饶赛的塑像,还有他的两位师长和参加他授比丘戒仪式的另两位汉族和尚的塑像。白马寺又叫“金刚窟寺”,因大西侧有一石窟,窟内有金刚佛石雕像,藏语称“弥勒望河”,古朴浑厚,线条粗犷。雕像背依险峰,面临湟水,左手托钵,右手前伸,似推挡湟水冲击。据说山寺之所以安然无恙,全由这金刚佛伸出去的手推开了灾厄。石雕佛像背后有一石窟,窟内有宋代壁画,约8平方米,依稀可辨,为佛本生故事。寺前平地重建佛塔,塔周围有滴翠的杨树、柳树和松柏簇拥。绿阴丛中,白塔与石雕像相映成趣,吸引着很多香客和游客纷至沓来。
       冰岭山,一泓药泉显神奇。出平安县城向西南方向行驶10公里,便可到神奇的冰岭山药水泉。冰岭山又名药水台,圣泉。长饮此泉水,可治胃肠疾病,又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深得当地和许多外地游客的喜爱。
       传说很久以前,冰岭山药水台上有108眼药水泉,每眼泉均可医治不同的疾病。有神人在此立碑,说明了每一眼泉水的药用功效。四方八邻人们但凡得了疾病,便来这里对症按方索取药水,服用之后,果然很快就痊愈。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个江湖郎中,他声称自己能包治百病。原打算在这里挣点钱的他,结果没想到人们只相信药水不求医,这个江湖郎中便心生歹意,悄悄在泉水中投放了毒药,并砸毁了石碑。结果有人喝下药水便被毒死了。玉皇大帝知道这事以后,派天兵天将下凡将投毒的江湖郎中就地处死。之后,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随着一声巨响,在药水台前陡峭的崖壁上突然生成了一个一米多宽、几十米长的大裂缝,里面狭窄深幽,阴暗潮湿,即使是三伏天,那里也是寒气逼人。从此,药水台只剩下了三四眼能治胃病的泉水。伴随着神话传说的是清代乾隆时杨应琚所著《西宁府新志》卷四,地理山川载:“圣水泉”,在县(指西宁县)东南六十里‘吉彦才沟’(指三合沟,清中期前称吉彦才沟,后祁土司居高羌堡兴盛,又称祁家川,解放后更名为三合沟),又名药水泉。出高阜上。大小泉三,水俱北流,中又有泉四,水西流。南有泉四,水西南隅流。诸泉之水,居民饮之,云能医杂证(症)。其水不流入大河,有流四五步或七八步,即结羊脑石。其石无味,为末服之,亦可治积聚,故谚谓之“冰淋山”。久而久之人们又称为“冰岭山”。
       冰岭山药水泉后经专家学者对这里的矿泉水进行化验分析后得出,此泉有泉眼大小31个,年流量2.8万吨,水中含有9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锶、锂、游离二氧化碳矿化度达到国标,是珍贵的天然矿泉水,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如今,药水台“圣水泉”被越来越多的游人及求医者所喜爱。近年来,当地群众在泉眼南端又修建了药王庙,寺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正殿雕塑的药王神像慈目正视,加上四周又栽植了许多杨树、黑刺、柠条等植物,使药水台更显清幽恬静。
       寺台村,苍桑变迁石窟古寺。位于平安县三合镇寺台村村西的石窟寺,因其系石窟开凿在距地面30米左右的悬崖上,因此,又被当地群众称为“崖寺”。该寺由千佛洞、壁画、僧舍等部分组成。千佛洞独成一窟,壁画窟北侧10米处四壁周围凿有佛龛1000多个,佛龛内有泥质印模制作的彩塑佛像。壁画石窟分南北两室,残存部分壁画用彩绘或沥金堆粉的手法制作而成。这石窟寺的壁画是目前青海省境内发现的时代较早、保持较好的藏传佛教石窟艺术之一,它对青海东部地区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祁家川,石狮犹守衙门口。位于平安县三合镇所在地三合村的西祁土司衙门(旧称祁家川高羌衙门)是明清时期西宁府西祁土司衙门所在地,在维护封建地方政权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西祁土司衙门系明清时期西宁府21家土司中制度较为完备、衙门建筑宏大、年代经历长久、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如今三合村东西两头有上下楠门,各有一对石狮子蹲在楠门两边,这两对石狮子是当年西祁土司衙门前的遗物。
      
      福地平安欢迎你
       多民族杂居的平安县,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文化,还具有河湟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近年来,平安县坚持“打造文化旅游城市,改善古驿人文环境”的思路,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白沈沟河人文景观资源,把白沈沟河东岸打造成为最具平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长廊。长廊全长600多米,从南至北由“解读城镇历史”、“展现当代风采”、“憧憬未来”、“运动天地”四大部分组成,依次有古韵逸情、凭水临风、回归自然、盛世平安、林间寻幽、童趣乐园、运动天地为主体的雕塑景观。在县城东出口,修建了占地面积2.47公顷,以“平安门”、“平安钟声”、“平安泉水”为主题,以“民俗展馆”、“民俗主题雕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休闲绿地,突出展示了城市入口区的形象,集中展现了西北高原的文化、景观、生态特色,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整个平安县的城市品位。另外,近年来平安县所举办的“祝您平安”系列文化活动,在多角度、多层次、广范围内向外界有效宣传、推介平安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平安城市文化的内涵与品位。
       边墙古堡犹存,湟水涛声依旧。这块积淀璀璨文化瑰宝,闪耀多民族文明辉光的土地,在时代浪潮的助推下,如今呈现着新的气象与风采。这里是宜居家园,这里是高原硒都,这里是置业福地。宽阔的三横十一纵的十四条街道像银白色的飘带在县境内招展,各种高档景观树种引人注目,荷兰菊、珍珠梅、连翘、丁香等竞相绽放,绚丽缤纷。驿州公园、白沈沟沿岸河边文化长廊让人流连忘返,这湟水岸边的古驿站,如今正以其全新的景象引你驻足。
       没到平安,向往平安。到了平安,一生平安。平安,这个寓意吉祥的县城,正敞开她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你听她正以甜美的歌声欢迎你的到来呢:
       我的家叫平安/唐蕃道上古驿站/蓝天白云放眼宽/花儿朵朵日月甜/我的家叫平安/湟水河畔是家园/春来杏花红满川/金秋硕果遍山弯……我的家叫平安/吉祥如意随人愿/各族儿女来团圆/欢声笑语报平安。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历史文化水流追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