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新农村建设中我省农牧区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新农村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中我省农牧区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新农村图书馆

    时间:2019-01-28 17:50:1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文化建设,尤其离不开以传播知识为主要渠道之一的农村图书馆建设。
      
      一、我省农牧区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
      
      作为传播知识载体的图书馆在农牧区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图书馆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省农牧区社会稳定的保障。提出我省农牧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推动农牧区图书馆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首先,青海农牧区图书馆的数量需求呈稳定上升态势;其次,以往只有政府组织才能建设农村图书馆的格局开始松动,出现了非政府组织,如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农牧区图书馆的新格局;第三,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更贴近新农牧民居住地。以政府组织为主的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大都以行政区划来配置,即主要建设在县城和一定规模的乡镇政府所在的集镇,远离农牧民的居住地,不方便农牧民借阅,因而功能的发挥并不显著。非政府组织建设的图书馆,一般比较贴近农牧民居民地,方便农牧区居民借阅,作用发挥比较明显,与政府组织建设的图书馆形成互补,受到农牧民的欢迎。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图书传播手段,推动了图书文化形式的创新先进的文化传播工具,不仅为满足农牧区图书馆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而且推动了新的图书文化形式的产生,例如:网络改变了图书的传播途径,并创建了一种新的图书文化建设的形式。正确认识图书文化建设的变化背景和原因,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基础。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图书文化传播平台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农牧区图书文化传播的渠道,提供了一种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带有明显的社区性,把农牧区图书馆建设与社区建设和新的图书文化传播工具建设结合起来,将会大力推动农牧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二、我省农牧区图书馆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
      
      当城里人都能够享受到图书馆所提供的高水平服务的时候,有些农牧民还从来不知道图书馆究竟为何物。
      1、县乡政府对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投入重视不够、建设能力较低。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投入的主要责任人是政府,而实际的投入主体中又以县乡政府为主。我省农牧区图书馆建设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除了与县乡政府没有把其看作公共产品而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外,还与县乡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关。县乡财政是最弱的两级财政,如果要县乡财政再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显然有些勉为其难。因此,加大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投入的主要举措,除了要提高县乡政府的认识和把图书馆作为公共产品来看待外,还应着眼于加强省级财政对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增强县乡财政对图书馆建设的支持。
      2、企业和个人向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投资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调动民间资金,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投入,是发展农牧区图书馆事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浙江的经验,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乡,农村图书馆建设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资金,先后建成了乡镇图书馆和农村图书文化室。此外,各地富裕起来的农民,还自办了许多村级图书室和图书文化大院成为活跃在农村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但是,从总体情况看,企业和个人进行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还远未发挥出来,还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的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图书馆的有效机制,企业和个人的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个人的偏好和随意性行为。
      3、农牧区图书馆管理人才匮乏,人才是农牧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保障和基础。从目前情况看,农牧区图书馆事业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其平稳和长期的发展。人才短缺,无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难以利用网络等先进设备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最终妨碍了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拓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农牧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三、发展农牧区图书馆事业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支持。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必须突破过于狭隘的发展观,突出图书馆的公共产品性质,拓展图书馆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地域和民族、民间特色,以图书馆为基础,经常性地开展科技讲座、法制宣传、信息交流等活动,活跃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牧区图书馆的建设要突出特色,以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建设,并注重提升图书馆的品质和服务质量。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场地、经费、税收等方面给予各种不同形式和所有制性质的图书馆以优惠和支持,要大力发展网上图书馆,大力发展农牧区个人举办的以文化大院为主要形式的个人图书馆,丰富农牧区图书馆的形式,满足农牧民对图书服务的不同需求。
      2、县级图书馆在得到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农牧民建设图书馆(室),并把它们作为公共图书馆驻扎在农牧民中间的情报站、信息传播站、科技推广站,充分发挥它们的前沿阵地作用。
      3、大力培育农牧区图书馆人才队伍。图书馆属于公共产品,因此,发展农牧区图书馆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培育一支具有事业心、能够为农牧民提供服务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培育农牧区图书馆人才队伍,第一,要大力培养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改变缺乏管理能力的现状。第二,要培养专业的图书馆服务人才队伍,提高农牧区图书馆服务水平,真正发挥图书馆在支持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方面的功能。第三,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科技发展进步、熟练使用先进科技工具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适应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4、建立农牧区图书馆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使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有不断增加的投入来源,是农牧区图书馆的发展保障。建立农牧区图书馆长效投入机制,包括:第一,政府加大对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对西部图书馆建设投入的新增部分应向农村牧区倾斜,并不断加大倾斜力度。第二,经济落后地区县乡的财政能力很弱,为了确保这些地区图书馆建设的顺利进行,财政应对这些地区图书馆建设投入加大增长幅度。第三,创新投入机制。对农牧区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可采用项目评估、以奖代补等方法,提高投资效益。第四,采取减免税费的办法,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发展农牧区图书馆事业,繁荣农牧区文化市场。第五,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体制的投资格局,保证农牧区图书馆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育晓,任光凌,农林院校图书馆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1).
      [2]董英明,新农村建设图书馆何为[J],农业图刊,2008(8).
      [3]杨鹏星,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书屋建设[J],全国新书目,2009(18).
      
      (作者简介:刘润玲,女,青海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相关热词搜索:农牧区新农村我省图书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