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绣像】全本绣像三国演义

    【绣像】全本绣像三国演义

    时间:2019-02-13 05:34: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作为文学作品的补充、再创造和美化的绣像――是中国古代文学书籍装帧艺术优良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绣像作一些研究,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学书籍的装帧艺术。   什么是绣像?就是用单线白描的绘画手法,通过艺术再创造,对文学作品中先后出场的人物,逐个地加以个性化地描绘出来,一幅一幅地列于文学书籍的正文前面,使读者首先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一个形象化的印象,然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同时,绣像也装饰、美化着文学书籍。这些,就是绣像的作用。
      为什么叫绣像?汉语古字中,“绣”字除了作刺绣解释之外,也作绘画之意的解释,例如《周礼》上就说:“画缋之事,五彩备谓之绣”。同时,因为绣像一般画得比较工细,所需功夫近似刺绣,称它为绣像比较贴切,故名。
      文学书籍中的绣像,由民间年画中的《门神》画和《佛经》中的造像演变发展而来。据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早在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汉时代,就已在过春节时盛行张贴《门神》画了。可见,绣像画的历史渊源悠长。
      文学书籍中的绣像,与文学书籍中的一般插图不同。绣像,通常只画人物本身的神貌、动态及其最必要的道具,而不画背景、环境。插图,则一般既要画人物的神貌、动态,又要画道具、背景、环境,并描绘一定的故事片断情节。换言之,绣像注重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插图侧重于故事片断情节的再现。在我国古代出版的文学书籍中,有的只配绣像,不配插图;有的只配插图,不配绣像;有的则绣像和插图齐配。那些绣像和插图齐配的文学书籍,其制作出版工程是浩大的。我国历史上一些重视文学书籍出版质量的出版家,不惜花费巨资,聘请有艺术造诣的画家创作绣像和插图,并请技术高明的刻工雕制出版,为我国留下了文学书籍装帧艺术的宝贵遗产。
      文学书籍配有绣像,最早见于宋梁本《列女传》。以后随着我国版刻艺术的发展,陆续出现许多配有精美绣像的文学书籍。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就说:“绣像书籍,以宋椠《列女传》为最精,顾抱冲得而翻刻,上截图像,下截为传,仿佛武梁造像。人物车马极古拙,相传为顾虎头绘。元椠则未之见。明代最为工细,曾见《人镜阳秋》及郑世子《载乐书》、《隋炀艳史》、《元人百种曲》、《水浒传》、《隋唐演义》,皆有绘画。”明代是我国文学书籍出版工作注重配置绣像和插图的鼎盛时期,不少著名画家和高明刻工都参加了文学书籍的绣像和插图工作。《全本绣像三国演义》、《全本绣像水浒》等等相继问世,而受到人们喜爱,竞相争购,供不应求。时称“白描第一手”的明代画家杜堇,作的《水浒人物全图》,把文学作品《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个人物都精工画了绣像,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水浒》绣像作品中最有艺术价值的完整的一套绣像。
      
      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用其擅长的劲挺的笔法,秀明的线条,把《水浒》中的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神貌,都活龙活现地画了出来,真有“栩栩如生”之感。例如,对“黑旋风”李逵这一人物,黑凛凛的彪形大汉,头上蓬松着黄发,脸上长满髭须,穿戴着茜红巾,猩衲袄,干红褡膊,八搭麻鞋,腰插两把夹钢板斧,如此打扮装束,及其耿直、莽闯、淳朴、明快的性格,在画家的笔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而显得更为可爱。又如在画家的笔下,对“花和尚”鲁智深的粗豪鲁莽的性格,“行者”武松的果敢、机灵、英勇的气概,也鲜明地揭示了出来。
      明代著名画家陈老莲也画有《水浒叶子》、《九歌图》、《西厢记》等的绣像,继承了宋元绣像传统,又创造了自己用笔简炼、流畅,形象塑造夸张的独特风格,对后人的绣像画创作有相当的影响。清初的上官周,采用了绣像画的形式,画了一百二十个历史人物的《晚笑堂画传》,对后人的绣像画创作也有不少影响。此后的任渭长连续画了《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和《高士传》四部绣像,金南陵画了《无双谱》,刘源画了《凌烟阁功臣图》,清末王画了《百美新咏》、改七芗画了《红楼梦人物图咏》等等绣像,各有艺术风韵,为时人欢迎,也为后人绣像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料。
      
      鲁迅先生对文学书籍中的绣像画是十分重视的。他在《连环图画琐谈》一文中说:“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明、清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那目的”,“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他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则恳切地劝导青年美术工作者要重视学习绣像画创作。他说:“我并不劝青年的艺术学徒蔑弃大幅的油画或水彩画,但是希望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自然应该研究欧洲名家的作品,但也更应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以及新年的单张的花纸。这些研究和由此而来的创作,自然没有现在的所谓大作家的受着有些人们的照例的叹赏,然而我敢相信:对于这,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见到有的画家,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学书籍中绣像画创作的优良传统,为新文学书籍创作绣像。例如画家顾炳鑫,曾为作家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用细柔清秀的白描手法所绘的一套绣像,是相当出色的。但是,总的来说,组织画家多为新文学书籍创作精美的绣像,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书籍的艺术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值得出版部门注意的。
      
      黄可/[清]任渭长/[明]陈老莲/[现代]顾炳鑫

    相关热词搜索:绣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