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撰写是自己写吗【他在撰写自己的传奇】

    撰写是自己写吗【他在撰写自己的传奇】

    时间:2019-02-16 05:39:1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11年11月15日上午9时。湖南长沙岳麓山下。    由江泽民题写院名的毛泽东文学院二楼,可谓文学湘军代表四世同堂:未央、谭谈、唐浩明、水运宪、梁瑞郴、蔡测海、王跃文、阎真、龚旭东等不同时期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坐而论“道”,对灵悟法师新著的佛家三部曲《虚云长老传奇》、《鸠摩罗什传奇》、《印光法师》进行评论。湖南卫视、《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红网等多家媒体,对这一由毛泽东文学院、湖南作协创研室主办的作品研讨会予以报导。
       湖南作家网讯载:“这是湖南文学界第一次为宗教界作家举办作品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十几年来,灵悟法师不仅刻苦钻研佛法,修行道德,而且痴迷文学,潜心创作,在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文艺研究诸方面均有建树,实为佛学界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灵悟法师的‘佛家三部曲’,以文学的形式、用传奇的笔法,描写了中国佛教界三位大德高僧的一生,这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大力宣传,而且开辟了新的文学领域……灵悟法师的创作,为湖南文坛、乃至中国文坛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代表着我国宗教界作家多视角创作的一个符号,为宗教界文学的大繁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研究范本,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彭军良、省作协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龚爱林以及省宗教局领导,亦从作品的思想性及现实意义的层面给予肯定与鼓励。
       佛家三部曲再现我国历史上三位高僧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系作者近年的精品力作。其实,作者灵悟法师不仅撰写着历史高僧的传奇,亦在撰写自己的人生传奇……
      
      
       戴斗笠的少年
      
       上世纪末,灵悟的散文集《戴斗笠的少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记叙着作者自己苦难的童年、青少年以及艰辛文学创作路的散文集,也有着现实生活中的“三部曲”:最初书名《人生无解》,系自费自印本。时任湖南省作协主席的未央却欣然为之作写序,题为《生活也有许多解》。早先,这个本名向延兵、笔名向未的土家族文学青年曾受雇用单位委派,到未央家修剪过盆景和葡萄架,发不同青心同热的文学人自然不乏共同语言,从此有了过从甚密的交往。擅长抒发恋母之情的老诗人未央,深深地为书中《母亲月》等篇什打动,这样写道:“《母亲月》写自己月下在母亲坟头的哭诉,催人泪下。”未公此言决非艺术性的夸饰,也非溢美性的褒奖。不妨试举文中一二以证:
       “母亲,今夜我陪你,多陪陪你――不知这一走又要等到何时?我是一个流浪的诗人,你坟地上瑟缩的茅草,是儿蓬乱的头发。我想……想在你身边躺一会儿――让我的头搁在你的墓孔,好吗?我不会怕的,你一定还记得,小时候家乡一死人,我就吓得直往你怀里钻,可是母亲,在你这儿我不会怕……
       “我躺下了,母亲,让我好好的心平气和地躺着吧!这几年,我在外面好累,没有一个亲人,我常常遭人打骂。不过母亲,即使你的儿子让人欺负玩弄也无关紧要的――只要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欺负你就行――欺负母亲的人是天底下最坏的人!”
       文中无一“泪”字,却似乎字字含泪,怎能不催人泪下?佛旨禅意中的“直指人心”,分明已被斯时尚未出家的作者遣上笔端。
       遗憾的是,那时既非古代,只要文章好,无论其什么版本,即能洛阳纸贵,也非当下,可以无版本地发在网上一夜蹿红。自版书如同私生子一般,不为社会接受。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也为了不让未公之序明珠暗投,几年后,他咬咬牙,决计将自己打工攒下的钱去买个书号正式出版。凭着从文友口中获得的信息,他只身前往四川阿�,一路上挤车加步行,跋山涉水,睡过车站街角,吃尽苦头,终于买得书号。他领悟未公序写“生活也有许多解”的用心,将书名改为“戴斗笠的少年”,既消除原书名与序之抵捂,也让书名更贴切自己的草根身份与内容,然后北上西安,请当红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也许是同样恋母情结使然,抑或为其文章及精神所动,墨宝金贵的贾平凹慨然写下留有落款的书名。《戴斗笠的少年》沿用未央的原序,很快出版。可这又是一次遗憾,未公之序连同贾氏墨宝还是“明珠暗投”。原来书号是香港的,作品在大陆视为出版非法物。为境外书号或假书号所骗所伤所累,似是不少文学梦者的梦魇。作者心头滴血,却投诉无门,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哪料到祸不单行,由于书中有篇《故乡人物录》,让老家某一手握权柄的人来了个对号入座,致使向未身陷囹圄。幸亏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谈法明对他很了解,也赏识其才华。经他一番干预,方使向未结束了七十多天的牢狱之灾。
       带着伤痛,他走向远方,但无论走到哪,对故土的情怀不改,文学梦不灭。后来,他出家了,再后来,《戴斗笠的少年》以向未神游的署名正式出版,依然沿用未央之序,只是由于受丛书统一装帧的限制,未能用上贾平凹的题字。此书出版不久,荣获第五届丁玲文学二等奖。这似乎也是文如其人的新解:一本散文集,连同作者本身,经过好多磨难,终于修成正果。一书“三部曲”,由此可见作者执著的追求、信徒朝圣般的坚毅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劲。
       《戴斗笠的少年》可谓自传体的散文集,记录着作者年少失母,父亲给他一根光溜溜的扁担,告诉他怎样养活自己,为了保证姐姐读书,刚上初中便辍学、自立后又供弟弟上学,以及骑着自行车往返两百多公里到县城送稿子等辛酸经历和心路历程。戴斗笠的少年,既是书名,也是他自画的青少年时代的典型形象:一个戴斗笠的少年,披一蓑烟雨,从故乡到他乡,踏一路坎坷,艰难而顽强地成长着……
      
      
       皈依佛门的青年
      
       佛说:世上的苦难,原都藏着珍珠。尽管外出打工的向未当时并不知道这句话,也没有某些成功人士所说的“苦难是财富”的概念,但他始终把苦难看得很轻很淡。也许正因为有着如此心态,他无论吃什么,喝什么,遭遇什么磨难和打击,始终都是一幅结实强壮的身体,一张圆圆的胖脸,用家乡的话说,“喝水都长肉。”因此,不少人说他有佛相。当时,他仅一笑了之,没想到后来果真与佛结缘,遁入空门了。
       佛教缘起论认为: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生生化化,无一不是因缘和合而成。向未出家,其因缘可谓是文缘与佛缘圆融和合而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在广东打工时,无意中看见了由白天鹅影视公司摄制的《走进佛门》、《禅者的脚步》、《寺院生活》等专题片光碟,那音画同步、有形有影的佛门纪实生活,为身为打工族的文学青年向未打开了一扇新的精神窗口。其实,向未自幼便不乏悲悯情怀与慧根。他五岁那年,父亲外出挑脚,母亲上山做工,姐姐上学读书,白天只有他独自在家,与家里养的一头大白猪成了玩伴。有时玩累了,他便席地而卧,迷蒙中与大白猪搂抱在一起,亲密无间,近乎相濡以沫的程度。年关前的一天早上,他被大白猪的叫喊声从梦中惊醒,急奔出门,只见大白猪倒在血泊中,当即大哭起来。以后,他将大白猪以“少年的朋友”为题写进习作,并在结尾写道:“我如今明白:人与畜心灵也是有相通的时候的。”那时,他才十来岁。由此可见其慈悲为怀的佛性慧根一斑。
       专题片中的佛门生活终竟是水中月、镜中花,观之亦如雾里看花,不能满足心灵的需求。于是工余空闲,向未便常去就近的寺庙走走看看。以前他虽有过进庙的经历,但那是游客的视角和心情,眼见香烟袅袅,耳闻梵呗声声,目睹善男信女们焚香叩拜,只是觉得新奇热闹而已。由于佛学专题片从文化的视觉上反映佛门生活,之于他便有了精神意念的导向。因此,当他以虔诚之心步入山门时,恢宏轩昂的殿堂,庄严神圣的佛像,慈祥含笑的佛祖,击磬诵经的僧尼,不仅扑入眼帘,更是直抵心扉,引起心灵的共鸣,使之有了一种回家的亲近,恍惚间,依稀还能听到佛祖的呼唤声。这种感受随着进庙体验的增多而日趋强烈,终于有一天,未及而立之年的他在佛祖像前立下宏愿――皈依佛门。
       1996年初夏,向未回到家乡湖南石门,于县城东南十余里的夹山寺剃度出家,法名灵悟,从此,在这三朝御修、归隐过闯王李自成、被誉为茶禅祖庭的名刹古寺,开始了晨钟暮鼓、黄�青灯的僧侣生涯。
       遁入空门,是修行的开始,也是清寂的开始,磨砺的开始。按梵语音译,初出家的年轻人谓之沙弥。灵悟自是沙弥,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好在习惯吃苦的他很快就适应了。适时庙中有位叫周亮的居士,是位既有丰富阅历又有深厚学养的老人,早年做过中共地下党工作。他正在潜心注解佛学经典《葛藤集》,灵悟便在法事活动之余,主动帮他编辑校对抄写文稿。事后,周老要给报酬,灵悟婉拒。周老觉得这沙弥是可造之才,遂推荐他去潮州岭东佛学院进修。就这样,入寺不到一年灵悟来到一代文豪韩愈写下政绩与华章相辉映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里,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金刚经》、《华轮经》、《楞严经》等佛学经典,还接触到大量历代高僧的史料,其中近现代高僧虚云长老的传奇一生,更是令他钦佩而震撼。他那颗蛰伏着文学梦的心顿被惊醒,决计用文学之笔状绘虚云长老,将这位寿高百二十春、坐阅五帝四朝、历尽九磨十难的传奇高僧大德推介给国人。
       “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人捕获灵悟撰写虚云长老的信息后寻访而来,他就是著名的佛教学者兼实业家黄明泰居士。说来也巧,黄居士便是第一个在大陆拍摄发行佛门影视专题片的台湾文化人、白天鹅影视公司老板。灵悟的出家因缘,正是观看他所出品的《走进佛门》、《禅者的脚步》等片后而动的。而黄居士则是虚云长老名副其实的“骨灰级粉丝”,“对长老一生行谊,如数字珍,奉为圭臬”。两人此前虽缘悭一面,却神交已久,因而一见如故,敞怀畅谈,结下此后至今的不解之缘。这缘,既是文缘亦佛缘。
      
      
       大手笔的法师
      
       从岭东佛学院学成归来,灵悟先后到南岳、湘乡两地寺庙做过当家,后来又用自己的全部家当买下常德鼎城区花岩溪仙池山上的仙池古寺,加以修葺,开辟香火道场,让古庙复苏生机。他在这里住持春秋十一载,渐渐赢得人气,赢得声誉。香客居士多了,灵悟法师的名声亦远播开来。后来,他被选为常德市鼎城区佛教协会会长、鼎城区政协常委。
       灵悟在修行弘法的同时,始终笔耕不辍,于晨钟暮鼓频敲声中,将《虚云长老》、《路过人间》、《风流才子张天夫》、《〈红楼梦〉佛学辞典》等一本本书相继推出。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阴魂》、《高老庄》在刊物上连载。其中《虚云长老》一出版,即为白天鹅影视公司买断版权,后被改编成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导演陈家林搬上屏幕,流播海内外,赢得好评;《〈红楼梦〉佛学辞典》亦在丛林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也许在人们心目中,出家人应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一心修行,而灵悟却为何遁入空门还如此痴迷、依依难舍文学梦呢?对此,他坦诚答道:“文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我反复揣摸:人生一世,恍若一梦――而文学就是编织梦幻的:编织过去的梦、现在的梦、未来的梦。”他还带着出家人的情感进一步阐明:“因为有了这些编织的梦幻,所以文学温暖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过去的记忆、现在的苦难、未来的希冀!并始终让一些希望的种子散落在人间、散落在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让爱的火焰熊熊燃烧或轻轻寂灭。”因此,他更深切体验、深刻领悟到:“文学是人学,而佛是人成的佛,人,是未成佛的人,二者从不矛盾,一如佛法是大海,文学便是智慧之舟……”斯言,则是灵悟用当今语境诠释人与佛、文学与佛法的真知灼见,睿智而隽永。
       正是基于这种对文学与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二者至诚至美的追求,灵悟在《虚云长老》出版后,又数度赴书中主人公的家乡――湖南湘乡市横铺镇肖家冲祠堂,寻访其族裔,搜集丰富素材,将原作增删修改,由23万字扩展到42万字,于前书出版十年之后,以《大和尚――虚云长老传奇》的书名、灵悟和尚的署名和豪华版的装帧设计,由南方日报出版社隆重推。紧接着,他又在短短的一年内,相继写出《鸠摩罗什传奇》和《印光法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眼下,他又于心目中那永不寂灭的古佛青灯抚照下,开始了红尘三部曲的写作。
       两年三部曲,洋洋百万字,就其写作本身而言即是传奇。要知道:他在纸上撰写着大块文章的同时,还在青山绿水间撰写着更为雄阔的鸿篇巨制!
       早在2006年,灵悟打算修改、扩写《虚云长老》之际,他与该书的总策划人黄明泰居士,谈了拟在桃花源与花岩溪之间构建中华佛教城的设想:即将信徒香火道场、僧尼修行道场、佛学院、佛陀慈善功德会场集于一山。两人有着多年合作、彼此信任的基础,自是一拍即合。次年,黄居士便与鼎城区逆江坪政府签约,买下乡林场及周边农户流转的4000亩山林经营权与6000多立方米的水域,投资5个亿,拟在六年间打造亚洲乃至世界闻名的佛教文化圣地。工程项目全权委托灵悟法师管理。于是,灵悟双管齐下,既在纸笺上撰写虚云、鸠摩罗什、印光等三位高僧的传奇人生,亦在东邻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西衔桃花源风景区、名为吉祥山的那山那水间,描绘着佛教文化圣地的宏图:
       一条长达七公里的公路逶迤进了山;数千米电缆管道潜形入地;寺庙、香火道场、佛学院、广场、宾馆等地基一一平整开来,中华佛教城的雏形渐成规模。其间,跑相关部门审批规划,与施工单位谈判签约、和搬迁农户打交道,监督施工进度与质量,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艰辛!为了弘法大业,灵悟不得不半是出世半入世,于红尘里摸爬滚打,直面三教九流,置身世俗事务之中。好在出家前,他有过务农务工、编报编刊的阅历与经验,亦能举重若轻。无论怎样,他始终保持着人在旅途佛在心头的恒常状态。去年春上,他从媒体中看到武汉大学樱花大道因游人太多而限制人数的消息,顿时想象到了众多游客因限制令扫兴而归的沮丧,遂生悲悯,油然记起文殊菩萨的箴言:恒顺众生。于是,他当即便与黄居士沟通,从山东买来3000株樱花树,栽种在进山公路两旁,以备来春让意欲赏樱的众生一饱眼福。广植樱花的决策,既是恒顺众生的考量,亦是智慧之光的闪现。
       慈悲为怀一直是灵悟法师的寻常情怀,打从1998长江水灾时他从自己的稿费中捐出一万元始,十多年来先后捐出无名功德高达百万余。这些善款,皆出于稿费、版税、传经布道中的供养等收入。而他自己,依然以寺为家,奉佛念经,撰书布道,自甘粗茶淡饭的清苦。
       吉祥山原名二甲湾,莫道其名不美,委实为一方红尘中的净土、世外桃源,数千亩以翠竹为主色调的青山和偎依于山脚的大片碧玉般的绿水,构成一幅山环水绕风光旖旎的画图。再加上新植的十里樱花大道穿行其中,百亩红枫林点染其间,更是锦上添花。目前,吉祥山中华佛教城项目已列为常德市旅游“双十”重点工程,一期已完成5130万元的投入。而身为工程总管的灵悟,事必躬亲,奔波于工地和购进原材料的路途上,真可谓“身在三界外,心在五行中”, 交替于入世和出世之间,在佛家“无为”境界中变奏出“有为”的华彩乐章。
       灵悟法师在有着共同喜好、信仰与愿景的黄明泰居士的信任和支持下,正以大手笔打造着中华佛教城:全国最大的樱花林、最大的大雄宝殿、最大的坐佛像和世界最大的坛城将逐一惊现于吉祥山。
      
       从戴斗笠的少年到灵悟法师,从少年三部曲到佛家三部典,既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人生路、一部颇有传奇色彩的自撰书,也是一幅自强不息的心电图。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得知灵悟的事迹后,称赞他“其德可嘉,其文可美,其志不小。”
       幸逢盛世,曾撰写过虚云、鸠摩罗什、印光等历史高僧传奇人生的灵悟法师,亦用其弘法、弘文、弘业的大功德,撰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
      
       责任编辑/彭中玉

    相关热词搜索:自己的他在撰写传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