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中学生英语“聋哑”顽症之成因及对策|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

    中学生英语“聋哑”顽症之成因及对策|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

    时间:2019-02-20 05:29: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多角度分析英语听说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探索相关策略,加强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听说障碍 成因及对策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英语口语交际日渐重要。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和克服说的心理障碍,成了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尤其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学生听说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升大学、通过国家四级或六级英语考试,但在日常会话或求职面试时却“难于启齿”,更不用说用英语顺利地交流了,学生所学的英语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我们的英语教学到底怎么了?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方法是不是很落后、很陈旧了?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去思索、去探讨,从中找出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以及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下面笔者想针对这一问题提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中学英语“聋哑”顽症之成因
      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进行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口语水平偏低
      目前不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很不利的。
      3.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班级容量较大,一般都在60人以上。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听英语的机会太少
      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我国学生由于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料较差等种种的原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这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5.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外语教学整体效益不高;经过中学、大学十年英语学习,大部分毕业生仍不具备有效的外语交际能力,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和克服说的心理障碍,成了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中学英语“聋哑”顽症之对策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首位
      由于现行中学英语测试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诸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类考试成了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考试成绩被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测试的负面作用必然导致“应试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所以许多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法规则的讲解、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听说能力的训练。因此我认为改变目前“聋哑英语”现状的首要任务是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它,语言的第一性是口语。由此可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另外,我认为要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考试也应具有全面性,针对英语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测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的内容与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着极其重大的导向作用。换句话说,你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比如以前不考听力,大多数教师上课就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很少用录音机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现在高考中有了听力考试,教师在教学中都进行了大量的听力训练。如果不考口试,大多数教师也将不会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尽管我们的教材已经改革了,但是教法仍是老一套,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仍然是不会开口的“哑巴”。
      2.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唱主角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使学生没有开口的机会,听说得不到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不聋不哑才怪呢!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老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教师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从而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适合材料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材Go for it!的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教学中,笔者事先拍下了自己星期天逛服装店时的录像。画面是一家服装店中,自己手里拿着几只购物袋。课堂上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猜测What"s in this bag? 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之后,购物袋的图画被逐一点击打开,出现了一件件的服装,和每件衣服的英文名称。这时,学生纷纷脱口而出:Oh, a sweater!/A short....接着,笔者在此设问:How much is the sweater/ short...?笔者在学生回答后给出真实的价格。最后,当笔者提出 How much are all of them? 时,许多学生早就已经算出答案举起了手,还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They"re so cheap!"或“Wow, they"re too expensive!”等。此情此景,使课堂褪去了那份生硬和刻意,讲英语因有了真实的情境而成了十分自然又顺利的事情。又如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复习,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然而,“传声筒”的活动形式却使课堂活了起来。教师事先把有关自己的一些information做成幻灯片,学生看过后以chain drill 的形式每人用 What does the teacher say? 问后面同学一个问题,让其回答。待各组学生都做完后,教师任意抽查一组学生作为示例。
      T: What did he / she ask you?
      Ss: He / She asked me where you had your breakfast.
      T: What did you say?
      Ss: I said I had my breakfast at home.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演讲等教学方式,但所有这些教学方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听说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教、互学、互纠的整体效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情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不易疲劳,从而帮助学生控制紧张、焦虑、恐惧、厌倦等不良情绪。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所要学的材料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因而能够为学生提供不能直接经历和感知的丰富的表象材料,使他们能够顺利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途径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电脑、电视、录音机、幻灯等教学媒体组织好课堂教学,将英语课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乐此不疲,乐于开口,自然加速了听说能力的提高。
      (3)帮助学生克服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讲英语时信心不足,怕出错,怕被人笑话。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才敢开口讲英语。对一些基础较差或胆小的学生,老师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要多鼓励,少批评。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在交际中不要过于纠缠一些细小的语法错误,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多赞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个学生创设听说英语的机会
      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间的互动交际。学生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培养了交际能力。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听力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没有足够听的实践是不可能开口说的,所以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教英语,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天地,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学生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有限,词汇量不足,如果全部用英语讲课,学生未必听得懂。这一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坚持用英语授课,用学生已经知道的语言教授新的东西,另一方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如果不相信学生,不用英语交流,那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又从何谈起呢?
      四.教师本身的素质在克服“聋哑”顽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曾指出:知识之水,要从教师的心泉流进学生的心田,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这条渠道就是教学口语,而这条长渠的渠口,就是老师之口。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良好素质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有的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降低了老师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还须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讲解型向教练型和导演型转变。
      然而,我国中学英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老师所讲英语不够地道,口语水平不高。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口语水平低下,很难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用汉语进行。这样的教学无法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不能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既“聋”又“哑”就不足为怪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听说能力直接相关。所以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外,还应有较强的口语能力,把自已的知识尽可能用英语而不是用汉语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听说英语的环境。为此老师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克服“聋哑”顽症的方法很多,各人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非一日之功。要使学生不“聋”不“哑”,除了课堂上加强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训练外,课外的训练也不容忽视,二者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聋哑”顽症将不再是什么顽症,是一定可以克服的。
      (作者通联:425300湖南省道县第四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顽症聋哑成因英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