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小凤仙怨恨蔡锷为哪般_小凤仙

    小凤仙怨恨蔡锷为哪般_小凤仙

    时间:2019-02-20 05:43:4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1916年秋,蔡锷(字松坡)将军病逝。有关方面在北京中央公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与蔡锷有过一段情缘的京城名妓筱凤仙(小凤仙)也去了,她表情悲戚而又复杂,向蔡锷遗像鞠完躬就匆匆离去。追悼会场里还挂着小凤仙送的两副挽联: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在场的记者一窝蜂地尾随小凤仙跟踪采访,连珠炮似的向她发问:“请问,挽联说出了你的心声吗?”“请谈谈你对蔡锷将军的评价。”“请问你与蔡锷将军……”在众记者轮番发问下,身穿蓝布大褂的小风仙面无表情,虽似有难言之隐,却始终未置一词。最后,小凤仙在众多记者和大学生的“围追堵截”下。很狼狈地“突围”而去。
      从此,小凤仙从人间“蒸发”了,成了民国年间的一个谜。小凤仙为何在蔡锷将军逝世后“遁世”呢?她是因与蔡锷将军感情深厚而不愿“独恋红尘”,还是因对蔡锷将军有“难言之恨”而离群索居呢?这个谜直到许多年后才被揭开。
      1951年初,京剧大师梅兰芳到沈阳演出,下榻于地方政府交际处招待所。一天,传达室送来一封信,信末署名竟是埋名匿迹数十年的小凤仙。信中写道:“梅同志,我现在东北统计局出收部张建中处做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是为至盼。”梅兰芳读罢信。便与秘书许姬传商议,随即回信约小凤仙到交际处会晤。
      小凤仙接到梅兰芳的信后,如期到了交际处。小凤仙衣着简朴,形容憔悴,已是50开外的老妇人了。一番寒暄后,她向梅兰芳谈了自己的家世和沦落烟花的往事,以及与蔡锷将军相识并帮他从天津脱险等经过。当谈到她对蔡将军的评价时,小凤仙突然激动起来。她几乎是拍案而起,说:“松坡乃天下伟丈夫,他不负天下人,但他,他,他负了我!”见梅兰芳惊讶,小凤仙苦笑道:“梅同志,我失态了,但我讲的是真话。我做梦都没想到,他(蔡锷)到云南直至‘归天’都没有给我只言片语。对我而言。松坡真是个薄幸人……”梅兰芳对小凤仙深表同情。当天,他宴请了小风仙,离别时还赠给她一笔钱款,并为其介绍了一份足以谋生的工作。
      然而,小凤仙也许到,临终都不知道,她对梅大师所云“蔡锷无只言片语”之说,不但错怪了蔡锷将军,还“误导”了梅兰芳。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1915年12月,蔡锷为了反对衰世凯称帝,在北京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潜离京津,返回云贵,发动了护国战争。蔡锷在为组建“护国军”奔忙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小凤仙。他一到云南,就变卖了部分私产,筹措了7000元大洋(银票),并附了一封亲笔信,委托一个叫张一然的亲信秘密北上,将款子和信件亲交小凤仙。与此同时。蔡锷为了抒发他对小风仙的思恋之情,还有感而发,撰写了一副含有双“凤仙”字样的嵌字联,悬挂于卧室。联曰:
      “有关一人凤兮凤;与卿同梦仙乎仙。”
      然而,张一然出于某种偏见,认为当初蔡锷利用小风仙出走京津乃权宜之计,世人能察其苦心。倘若今日蔡将军仍不忘旧情,赠言赐金于一青楼女子,未免有辱英名。于是,他把这笔足够小凤仙衣食一世的金钱扣下,以蔡锷的名义存进丁香港某银行,蔡锷的亲笔信则被付之一炬。1916年秋。蔡锷身患沉疴,一病不起。在蔡锷行将就木之际,张一然才将实情禀明,并将那笔“赠金”还给了蔡锷。蔡锷见状,喟然叹曰:“兄台陷我于无情无义之地矣……”
      为了亡羊补牢,蔡锷强撑病体,委派心腹徐敬文携重金(据说是10根金条)和口信(此时蔡锷已不能握笔)再访小凤仙。谁知,平时貌似开明的徐敬文较之张一然,思想更守旧,他认为与小凤仙这样的世间“尤物”只可逢场作戏,千万不可动真情。否则,将被“风月玩家”取笑。于是,徐敬文也对蔡锷阳奉阴违,没有将这10根金条送给小凤仙。由于已是蔡锷将军的红颜知己,小凤仙不愿再坠风尘,终致度日维艰。她曾托人捎信(不便邮寄)给蔡锷将军,以求资助,这封信也被徐敬文私自扣留。徐敬文和张一然商量后,为了免除蔡锷的“红颜祸水”和世人对蔡锷产生“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世俗偏见,决定“果断”将小凤仙的求助信私下焚烧。后来在蔡锷大限时。徐敬文将这10根金条悉数拿出,还奉献出自己的4根金条作为赙仪。
      这件事是张一然在晚年撰写的一篇纪念蔡锷将军的文章《良师益友蔡松坡》里披露的。1980年,93岁的张一然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自肺腑地说,由于他和徐敬文的过失,导致蔡锷将军被小凤仙误会了一生。张一然还说,蔡锷将军在临终时已知徐敬文“背叛”了他,使他终身愧对红颜知己小凤仙。蔡锷此时已不能说话,但那自责、怨恨、凄楚的眼神分明在说,“小风仙啊,我蔡松坡愧对你的一片真情……”
      
      (责编 何 毅)

    相关热词搜索:怨恨蔡锷小凤仙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