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下一代办公室自由、舒适,但没有固定的位置 2018款下一代自由光

    下一代办公室自由、舒适,但没有固定的位置 2018款下一代自由光

    时间:2020-03-10 08:39: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的80后被称为“Y” 世代人群,他们的生活方式,乃至对办公环境的要求都和以往的人格格不入。

      大学时,梅兰妮·利德曼的专业是俄罗斯和国际关系学,后来她又学了平面设计。2009年10月,她和她的团队启动了一个名为“中国‘Y’世代人群(即中国人惯称的‘80后’)调研”的项目,她是负责人,其他成员还包括空间工程师、人类学者、未来学者、家居设计师,等等。针对中国的80后,这个团队不仅需要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办公家具,还要打造出成体系的办公环境。

      对于中国80后的办公室行为,Steelcase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下一代办公室自由、舒适,但没有固定的位置

      对于Y世代人群的研究,中国并非第一个对象,此前利德曼的同事还研究过美国和印度。这些研究都服务于一家办公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Steelcase,至今她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七年半,头衔是高级设计研究员。今年是Steelcase成立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Steelcase决定将公司的碳足迹减少2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水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浪费。利德曼认为,可持续发展是Steelcase产品设计的一个灵感源,有了这种想法,才可能研制出更智能的产品,更具成本效益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办公室解决方案。

      以往,完成这个项目的方式是“我们提问,参与者回答”,利德曼说,虽然经过深思熟虑,参与者提供的信息仍然是表面的。研究人员更有兴趣的是,观察参与者在提供答案过程中的行为、互动,从而了解他们的性格、感受和需求。

      可是,这套方法在中国行不通。首先,除了跨国公司之外,只有一家中国本土的企业接受了这个研究的邀请,且强调不能公开它的名称。随后的问题是,在美国使用的小组座谈会的方式在中国收效甚微。由于中国的文化不鼓励人们在群体中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尤其是在同事面前,谈论公司的办公室环境和老板,因此,研究小组不得不依赖“一对一”的访谈。

      他们还为中国的参与者发明了一种拼图的游戏,要求每个参与者用所提供的照片和词语,创建两个拼贴图,分别描述:1.当前的工作环境;2.理想的工作环境。

      最终,参与这个项目的中国籍员工只有80人,分布于咨询、化工研发、技术、制药、广告创意、制造业和服务业。研究持续了6个月,利德曼称,通常他们的研究流程包括理解—观察—融合—实现—雏形—测试六个环节,中国的情况让他们止步于“实现”阶段,即绘制草图、平面计划和战略,形成解决方案。尽管尚无从获得真实的用户反馈,但得到了一些关键性的发现。

      工作:

      ·加班是意料之中的,尽管不受欢迎;

      ·同事间合作达成目标;

      ·团队是基于部门形式,而不是项目形式;

      ·创新正逐渐成为他们所期待的;

      ·新的机会和晋升被视为同等重要;

      ·任何新事物都是一个机会,如出差,培训、新项目。

      员工:

      ·更加看重成就感;

      ·他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对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有更强的竞争意识;

      ·更具有全球意识;

      ·社交能力更强;

      ·他们感到自己对公司的形象和成功有责任;

      ·关系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分;

      ·谋求发展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习无处不在——工作亦如此。

      工作环境:

      ·餐厅成为了非正式的聚会的重要场所;

      ·期望有多种多样的工作及放松的空间;

      ·期望每个人有充分的空间;

      ·很难找到私密空间;

      ·工作的地点很重要——上下班时间是一个考虑因素;

      ·存储更加数字化,但仍需要有存放文件和工作用具的空间。

      工作和生活:

      ·更多地关注个人需求;

      ·和朋友交际比和家人相处更重要;

      ·期望工作和生活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希望工作时间更明确,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对无法抽更多时间陪父母有愧疚感。

      既然工作无所不在,办公的地点也应该被设计成无处不在。

      2010年3月,Steelcase在中国东莞设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工厂,75%至80%的产品内销,其他20%至25%销往印度、日本等国家。Steelcase并不会针对不同市场细分产品,而是针对人体工学、办公环境等标准指标进行设计。因此,对于美国的客户或是中国的客户,都可以享受到同样品质的产品,不论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厂在哪里。

      不过,即便是Steelcase这样的办公家具制造巨头,在中国市场也会遇到销售推广、控制成本、价格竞争等问题。Steelcase亚太区副总裁杰森·赫迪亚认为,与三四年前相比,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购买高品质产品,因此价格不是问题。

      Steelcase推出的Manifesto和Lexicon系列产品,设计灵感来自Steelcase旗下独立调研机构“工作环境未来探索组”所进行的“中国‘80后’一代的理想办公环境”调研。这份调研针对80后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展开调查,以期推动工作场合的系统安排和储存空间规划的提升。Manifesto系列可以通过完备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三维空间全方位操作,适应各种环境下个人或团队工作的需求。其遵循的五大设计原理可最大限度地优化空间使用。

      为什么关注80后?杰森·赫迪亚说:“显然,办公室是什么样,由控制钱的人说了算。人们总是更喜欢按照自己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工作,与同事相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Y世代人群在企业中大多都还没到控制钱的位置,但都已是受重视的核心人力资源。”

      过去,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办公环境的要求都集中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员工效率、节省办公空间上,于是,大量的办公室之间的墙壁被推倒,大统间下的格子间出现了。从结果看,这样的设计的确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节省了20%左右的办公成本,然而本质上仍然是以不同等级的头衔和职位为标准。家居设计则不同,是基于不同的家庭活动和生活习惯,所以,人们会感觉在家办公比在办公室更舒服。

      “尤其对于80后,他们还不想挑战领导层的权威,却有比上一辈多得多的社交需求以及强烈的自我展示和自我证实的意愿,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来让他们释放。”杰森·赫迪亚说,越来越多的CEO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关注办公室的创造力,将办公环境作为一项福利和一种投资,以此帮助员工们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空间应用专家认为,咖啡馆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例子,这类空间比家里更适合聚集、互动;又比办公室更让人感觉舒缓、放松、温暖。所以,你会发现,许多企业都增加了咖啡吧或者茶水间。有数据显示,这是员工之间,特别是不同部门的员工之间产生交流最多的地方。

      Steelcase的解决方案算是同一原理下的2.0版本。他们相信,卫星城市、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正在将人们的工作形态逐渐变为移动办公。既然工作无所不在,办公的地点也应该被设计成无处不在。因此,他们运用了一种新的划分办公空间和办公资源的方式——以人们在办公室内的行为而非职位或者部门来划分,分为个人独占、个人分享、团队独占、团队分享四类。

      这样,当你每天早上迈进办公室时,便有了如下的可能:

      1.如果需要独自处理工作,你可以在流动办公区域选择一个位置,想站着有条形台加高脚凳;想坐着有图书馆式的4—6人桌;想靠着有沙发和矮圆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在等着你,但适时地改变办公的姿态有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

      2.如果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你可以选择一个开放式的角落,它可能是与办公区域相邻的一组卡座,也可能是咖啡吧、餐厅、图书角。传统设计下的咖啡吧、餐厅和图书角,每天至少有60%以上的时间空闲着,事实上,它们的功能可以很多。

      3.如果需要组织部门之间的会议,你可以预订一个正式的会议室,准时到达并及时离开。细分之后你会发现,“团队分享”的时刻少之又少,大面积的严肃而隆重的会议室其实一个就够了。

      因为工作内容不同,每天你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可能不同;不同的时段,员工们根据自己工作的节奏和进度,在不同的区域流动,与同一部门或者不同部门的同事擦肩而过。同时,办公室也只是你办公过程中的一站而已,上一站可能在家,下一站可能在咖啡馆——可无论在哪儿,都是一个你喜欢的、待着舒服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选址下一代办公室自由、舒适,但没有固定的位置舒适的办公室鞋办公室的舒适尺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