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陶瓷神话,从博斯勒姆到巴拉斯顿

    陶瓷神话,从博斯勒姆到巴拉斯顿

    时间:2020-03-17 12:42: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和运河边上的粘土及煤炭采集地博斯勒姆不同,巴拉斯顿拥有田园般的英式乡间小镇风光。在新建的Wedgwood工厂周围。没有了采矿场,取而代之的是绿茵茵的草场与牧场。

    在曼彻斯特与伯明翰两大城市之间,斯泰福郡的北部,坐落着英国著名的陶城一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Loke-on-lrent,常被简称为斯托克)。正如中国人谈瓷必提景德镇,它是英国陶瓷史中的都城。

    斯托克方圆36.1平方英里,由川特一莫塞运河河畔曾经彼此分立的六个小镇一Stoke,Fenton,Loncjlon,Hanley,博斯勒姆(Burslem),Tunstall组成。这6个小城镇相距并不远,许多英国著名的陶瓷工厂与专卖店都分散在这6个小城镇上,其中,Burslem是陶迷们心中最为向往的朝圣地。

    因为这里有着著名的“伊特鲁尼亚工厂”。

    了解英国陶瓷与骨瓷的收藏爱好者,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它是英国传奇陶瓷品牌Wedgwood的创始人创建的第一个规模化陶瓷制造工厂。

    1759年,临近而立之年的英国“陶瓷之父”约书亚·玮致活(JosiahWedgwood)回到自己的家乡Burslem,在这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Wedgwood。

    聪明的约书亚通过自己研发制作的白色陶瓷(Creamware)得到第一桶金。1765年,极为欣赏Wedgwood瓷器的英国女王决定选它为御用精品,并特准它使用“女王御用”(Queel3"SWare)为名号。女王的这一举动在全欧洲掀起了Wedgwood热。

    博斯勒姆的伊特鲁尼亚人

    在建立自己的品牌10年后,约书亚在Burslem正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规模化工厂,并为其取名“伊特鲁尼亚”(Elruria)。

    直至今日,这问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工厂,仍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创Wedgwood这个品牌,除了因为它是约书亚的故乡,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Lord Wbdgwood爵士作为这个品牌的第八代后裔、第四代传人,他至今仍生活在斯泰福郡,“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斯泰福郡北部地区特有的粘土,使这个郡成为陶瓷从业者的集中地。而Buxdem正好位于这条煤炭和粘土的富有地带上,它能提供烧陶制瓷所必须的两种必需物。”

    如果说斯托克本地优渥的先天条件为其成为制陶基地增加了必然性,那么约书亚等本地陶瓷商人后天的改造和努力,才使得斯托克最终成为“瓷都”,而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

    当时,斯泰福郡出产的粘土和陶瓷制成品都通过陆路运输。马拉车载的过程中,陶瓷品很容易受到损伤。为了减低损耗,约书亚和其他的几位本地商人一起发起了运河修建运动来改善运输通道。他们共同出资,并组织人员修建“川特一莫塞运河(Trent and Mersey Canal)”。

    这条运河最终在1777年启用,成为英国境内的第一条运河。从此以后,不仅当地的商人们能够以更快捷、畅顺及低成本的方法,来运送其精致、贵重的货品。“Burslem离著名的港口利物浦也非常近。因为有了运河,Wedgwood可以轻松地将产品运往利物浦,利物浦的船务公司再将这些物品传送到大洋以外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Lord Wedgwood爵士对记者说。

    就在川特——莫塞运河为Wedgwood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它也改变着运河周边村落里人们的生活。

    在运河开启之前,本地的许多制陶商人因为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原材料成本,而从本地道路上直接挖取粘土。“许多乡间小道的路面因为制陶商人的乱采乱挖而变得坑坑洼洼,在当地被人们称为制陶商的‘坑洼运动(polholes)’。这些破坏使得本地居民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不便利。”热衷于研究英国的制陶史和制瓷艺术的serge Lesley关注北斯泰福郡的历史已经有些年头了,他说,“运河开凿后,高品质的粘土和煤可沿水路从西北运至东南,而且成本更为低廉,才使得坑洼运动得以停止。”

    “我的祖辈常说,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川特——莫塞运河,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喝不到来自巴斯啤酒厂的新鲜啤酒。每天来往穿梭在这条运河上的船只,不仅载满了陶瓷制品,也承载着运河沿岸各地的土特产。”本地人Clair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河道还沟通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生意人和工匠往来于Burslem和其他地区。最终,这些沿着运河而兴盛起来的陶瓷小镇合并,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命名为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被人们简称为斯托克市。

    行走在特伦特河畔,一座座圆锥形的红色烧制炉依然可见。常年累月的烟火在烟囱顶部留下厚重的黑色印记。

    “1790年代,制陶业在斯泰福郡十分兴盛。居住在川特—莫塞运河沿岸的小镇中的居民,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制陶业。要知道,加热一吨陶器,需要7至10吨煤,只有斯泰福郡北部的本地煤矿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Serge Lesley在自己的论著中写道。“制陶业最鼎盛的时期,川特——莫塞运河沿岸的小镇上空总飘荡着烟雾。”

    “伊特鲁尼亚工厂对Buslenn的意义十分特殊。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不仅仅是间工厂,也是改变当地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引导者。”Lcrd Wedgwood爵士说,“约书亚在世时除了热衷于研究制陶和制瓷工艺,也致力改革社会及环保工作,他在伊特鲁里亚率先采用了电动化设备,减少煤炭消耗,从而为陶匠们和当地人创造更舒适洁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缔造另一个瓷都:巴拉斯顿

    1848年,铁路的修建,对英国制陶和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它使得城镇之间的运输变得更为便捷、有效和安全。这使得传统陶瓷制造商有机会得到来自远方的订单,同时,更容易获得异地的粘土和煤炭等原材料。

    陶瓷制造中心开始向川特一莫塞运河沿岸外围的乡村发展。

    尽管约书亚在世时一直在为了减少使用粘土和煤炭而努力,这并不能改变Burslerm作为煤炭和粘土原料提供地的必然命运。在那个年代,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大部分制陶商们并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和策略。伊特鲁尼亚工厂附近曾经有一个大型煤矿,由于采煤者不科学的运作方式,煤矿由于过度挖掘而造成地陷,致使伊特鲁尼亚工厂也受到了坍陷的影响。

    另一个使得约书亚五世决定搬迁至巴拉斯顿镇的原因,是因为小镇旁有一条铁路。它可以将Wedgwood与其他城镇更便捷雌通起来。“当时铁路已经成为超于河道的运输方式,相对而言,它更快、更安全,输送量也更大。”SegeLesley认为。

    1930年,约书亚·玮致活五世将工厂迁至同属斯泰福郡(Staffordshire)的巴拉斯顿镇(Badaston)。LordWedgwood爵士说:“当年,约舒亚·玮

    致活五世大胆地作出了这个决定,在巴拉斯顿镇上购置了382英亩土地,并建设了一个拥有全电动化设备的现代工厂。这个决策使得Wedgwood家族成功将工厂扩展至原本的4倍大小,并成为了英国工业的典范。”

    可以说,如今的巴拉斯顿代表着英格兰现代化的瓷都形象。小镇上竖立着一栋栋整齐划一的住所,街道边的绿地和公园里的植物都经过精心地剪裁。目前,小镇上正在进行的一项美化社区环境的项目,以期吸引更多的参观旅游者。这个项目正在由当地环保机构和Wedlgwood合作完成。而那些整齐划一的住宅和建筑,也是由Wedgwood投资而建。

    “要打造一个新的陶瓷制造基地,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十分依赖个人手工技艺的行业。我们需要说服我们原来的工匠,随同工厂一起搬迁,离开他们曾经的居住地。”Lord Wedgwood先生已经70多岁了,回想起他年少时目睹过的这一段历程,他仍然感到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举措。他说,“让人搬迁并不是很容易的,因为人们不喜欢搬家,更不愿意离开故里。为了激烈他们与我们一同来到新的小镇开辟天地,我们为工人在镇上建立了一些新的住房。这些住宅和我们的工厂非常近。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不间断地修缮这些住宅及社区里的公共设施,以此激烈他们更舒适地生活和更快乐地工作。”

    和运河边上的粘土及煤炭采集地Burslem不同,巴拉斯顿拥有田园般的英式乡间小镇风光。在新建的Wedgwood工厂周围,没有了采矿场,取而代之地是绿茵茵的草场与牧场。工厂一侧拥有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密密麻麻地停放着员工们的用车和外来参观客乘坐的大巴。

    “工厂的主体建筑外,有一个专为参观者设置的游客接待中心。工匠们对参观者十分热情,有的会主动与游客聊聊自己的工作,而那些闷头绘画的技工也不会拒绝回答人们的提问。”旅居英国的德多女士回忆起最近一次参观巴拉斯顿Wedgwood工厂的情形,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这间工厂的花园好似大得看不到边。”

    工厂一侧的博物馆,可以让人们参观到Wedgwood历史上最知名的那些创作。厂区内还有一家茶室,所用的餐具均是WedExJ的骨瓷系列。相比过去,工厂的功能性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再仅仅以生产陶瓷为主,而是集合观光、娱乐、休闲和教育等各种功能,成为一个关于陶瓷制造的综合体建筑。这样的转变,更符合巴拉斯顿镇作为现代化瓷都的风格。它不仅是一个陶瓷制造基地,更是一个陶瓷文化小镇。

    Wedgwood不仅一直支持巴拉斯顿当地的教育机构,鼓励它们在陶瓷研发和设计上的创新,为他们的毕业生提供学徒制的机会,还与当地的各种陶瓷研究中心合作,使得开发新的制瓷科技与保持传统手工艺取得平衡。正是因为有了这家工厂的入住,这个原本人烟稀少的乡村地带,才成为如今世界各地爱瓷人的朝圣地,每年要接待数以十万计的参观者和游客。

    “和我及我的后代一样,工厂里的许多工匠与其父辈同时在这里工作。对于他们来说,Wedgwood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生活与工作。”Lord Wedgwood从小就乐于穿梭在制瓷和制陶车间里,有些雕花技工和绘画师与他从小相识。“和他们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其他的地方工作,我从小就认为我会乐于在此度过一生。”

    BT:从历史、人文地理和产业基础、工艺传统等角度来看,Bursbm和巴拉斯顿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此地滋养出你们这种大品牌的必然性?

    LordWedgwood:我的先辈约书亚选择在Burslern开创陶瓷事业时,这里已经因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英国西部制陶业的集中地了。这给我们提供了日后长期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当我们选择迁徙到巴拉斯顿时,虽然它属于川特——莫塞运河的外围地区,但也已长期受到运河沿岸小镇陶瓷文化的影响。小镇外的巴拉斯顿火车站,是我们最为重视的客观条件,它为日后Wedgwood的国际化长远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当时,英国的整个制陶和制瓷业都在进行工业化的生产,我们却希望自己能够在手工制造和奢华瓷器的研发上走得更远。巴拉斯顿静谧的田园环境,也为我们的匠人和技师造就了更幽静的生活环境和创意空间。

    BT:在产业变迁方面,品牌的日益壮大、商业化和全球化给当地相关产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Lord Wedgwood:是的,我不得不承认,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商业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1930年我们迁往巴拉斯顿镇,使得工厂扩展至原本的4倍大小,并成为英国工业的典范,也是为了顺应这股潮流。1986年,Wedgwood集团与爱尔兰Waterford Crystal Limited合并成立了WWRD控股有限公司。其后它十一次被英女皇授予奖章,以表彰对出口贸易的贡献。而VWMRD现今是全球最大的餐桌用品制造商。我们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最终渡过了这一关,我们位于巴拉斯顿的工厂仍在有条不紊地继续生产,小镇上以陶瓷业为生的人们也得以继续享受当地静谧的生活。如今我们将市场发展的契机转放到新兴市场,例如中国。

    BT:对于一个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品牌,Wedgwood对保存文化、传统或者创造新的文化起到了哪些作用?

    LordWedgwood:我们公司和斯泰福郡的本地大学进行密切合作,也赞助了很多陶瓷项目来鼓励年轻人参与到陶瓷工业当中。我们自己的设计团队,也会指导和帮助大学里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了解和学习陶瓷设计与制作的技能。为了将英国悠久的制陶和制瓷技艺传承下去,Wedgwood还开展了一个学徒计划,我们四处搜寻和招聘那些对制造陶瓷有兴趣,又有天赋的年轻人,选择最资深的工匠和技师教导,用长达10年的时间来定向培养一名学徒。Wedgwood的制陶和制瓷秘密几近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徒,同时他也能再次获得实验和尝试创新的机会。可以这么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学徒制,培养出明日的制瓷大师。

    BT:Wedgwood已经驻扎在巴拉斯顿80多年了,在海外新兴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个地区是否也会对品牌当下的发展产生过制约?例如生产成本、工厂规模等限制。

    Lord Wedgwood:事实上,幸运的是,我们位于巴拉斯顿的工厂和大楼完全够用,不需要扩建大楼。我们可以继续在此地运营,同时集中精力让当地环境变得越来越漂亮,吸引全世界游客到此参观。

    BT:一个品牌的强势发展是否会导致差异性的减弱?你们又是如何避免同一化的产生?

    Lord Wedgwood:惟有创新。创新可以使一个品牌总是走在别人前面,避免被同一化。Wedgwood的经验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的创始人约书亚-玮致活既是个工艺师,又是个发明家。1768年,他成功研发了首个以“Egyp an Black”器具为制作蓝本的“黑色玄武岩”(BIacIBasalt)系列,率先将质料粗糙的“EgypanEack”优化成精美细致、质感幼滑的黑色玄武岩。而其最为人熟知的创作则是“浮雕玉石”(Jaspoware),它的特点是质料细致,明亮光泽,如今仍是全球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Wedgwood系列。曾经有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陶瓷商人受到我们的影响,但他们的产品依然和我们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巴拉斯顿陶瓷神话博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