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云南彝族服饰中远古遗风成因探析

    云南彝族服饰中远古遗风成因探析

    时间:2020-03-19 05:18: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现代云南彝族在服饰上仍然着贯头衣、饰尾服。这种服饰是人类服装发展史上一种古老的款式,最早起源于远古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下限距今有3000余年的历史,如此久远时代的服饰却在当今彝族中仍然流行,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罗元园、杨兆麟曾在《飘于身后的原始遗风》[1]一文中,有所涉及,余鸣在《云南彝族“白倮”支系服饰文化探源》中亦有所论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仅对现代云南彝族着贯头衣、饰尾服之风俗,以及此风俗之所以能传承至今的原因作一探讨。

    一、彝族贯头衣、饰尾服

    所谓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2]。饰尾服是指在服装的后片上装饰类似于动物尾巴的饰品。据现代民族资料记载,云南彝族的很多支系在服饰上都有着贯头衣、饰尾服的习俗。

    1.贯头衣

    据甘肃黑山、靖远吴家川以及内蒙西部狼山地区等处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古代岩画显示,远古时期的贯头衣,是用两幅较窄的布对折拼缝,上部中间留口出首,两侧留口出臂。无领无袖,缝纫简便,着后束腰,便于劳作。其形制自肩及膝、上下沿平齐,为细腰妆长衣。

    现代云南彝族的贯头衣,其形制据《云南通志》《楚雄府志》记载:“妇女衣胸背妆花、前不掩胫,衣边弯曲如旗尾,如襟带,上作井口,自头笼罩而下,桶裙细折”。依据这些记载可见,现在彝族的贯头衣在形制上,与远古时代极为相似,只是在布料、做工等方面有所改进。

    这种服饰为现代云南彝族男女的常服,在其分布区非常地流行,并且适用于各种场合。

    如云南寻甸、禄劝、篙明、师宗、武定、罗平等县交界的山区的彝族,在一般场合,男女着贯头衣者非常普遍。其制作通常是将一幅宽约1米、长2米的白布,在上端约三分之一处开一方形领口,领口周围用红毛线织以精美图案,不需裁剪、缝合,衣服披挂于身体上自然悬垂,酷似披肩。

    云南文山、西畴、麻栗坡、富宁等地的彝族,在普通场合,男女皆着贯头方袍。其形制保留了较浓重的传统色彩。

    滇东南的彝族,在普通的场合,男女亦皆服贯头衣。其形制简单,是将几幅布连成一大幅,对折,中间开一洞贯头而入。

    云南的楚雄、红河等地彝族,在平常的生活中,着贯头衣者仍很普遍。

    除了在平常生活中,云南彝族男女服贯头衣外,在特殊场合,亦服之。如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男女尤其是妇女普遍穿贯头袍,成为特殊场合的盛装。在葬礼上,彝族主持跳送葬舞的女祭司亦着贯头衣,其制作主要是由长约三米,宽约一米五的整幅布匹缝制,中间挖一洞,贯头而披,张臂打开,宽处遮及手腕,长处垂及脚踵,前后搭摆,类似一正方形的大型披风。这种衣服俗称“龙公主衣”,又叫“龙婆衣”,实际上就是一款贯头衣。

    2.饰尾服

    彝族男女除着贯头衣外,还有饰尾的习俗。云南省文山州内的彝族支系白倮人,男衣的后摆处后摆剪开5寸左右,呈鱼尾形;女子上衣前襟及腰,后摆过膝,后摆长,明显体现了“衣著尾”的古老习俗,是“衣著尾”习俗在民间文化中的遗存。

    大姚、永仁等地的彝族,不分男女,都穿羊皮衣。羊皮衣非常注重尾部装饰。男子一般在衣服下端缀有三四寸长的毛线流苏,是典型的尾饰的特征;女子通常在围腰布上饰以精美的刺绣飘带,飘带至少两条,多的可达十几条。围腰布系在腰间,飘带在腰部后方打结后往下垂挂,或劳作、或行走,飘带都会摆动,犹如一条漂亮的尾巴,十分讨人喜爱。

    滇西、楚雄、滇东南等地的彝族,亦普遍着前短后长的“拖尾服”。

    二、具有原始遗风的原因

    彝族着贯头衣、饰尾服的习俗之所以保留至今,原因是多方面的。

    1.民族文化传承

    “彝族为远古氐羌系统中的古羌人南下融合本地土著演变而来的民族。”[3]服饰上带有古羌人的印记。而着贯头衣、留尾这种习俗,是古羌人服饰类型的一个典型的特征。这在文献记载中多有反映。《汉书·地理志》卷八下记载,南方民族“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南诏野史》曰:“黑倮倮……男挽发贯耳,披毡佩刀,妇人贵者衣套头,方领如井字,无襟带,白头罩下,长曳地尺许,披黑羊皮,饰以铃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永昌郡太守与哀牢夷相约,“邑豪罗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元、明以来的多种史志,也记载了彝族妇女上穿贯头衣、下着裙子的服饰。清《楚雄府志》说:彝族“女不著绮,系桶裙;衣无开襟,服之自首笼下”,“女衣不开领,缘中一孔,从头而下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者……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皆着尾。”[4]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南中志》中也记载哀牢山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衣后着尾”。[5]清雍正《阿迷州志》卷十一“种人”载:“黑倮罗,挽髻,插骨,耳著环,出则包黑帕,佩刀披毡衫……穿布袍、前及膝、后曳地,无开襟,服之自首笼下,不穿裙。”《蛮书校注》载:“乌蛮妇女以黑蹭为衣,其长曳地。”

    “哀牢人”和“黑倮倮”是古羌人的支系。从这些记载可以明显看出,古羌人在服饰上有穿贯头衣和饰尾的习惯,而现在的彝族又是远古氐羌系统中的古羌人的后裔,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今的彝族着贯头衣、饰尾服,就是对先民文化传承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目前,藏于云南省民族博物馆的彝族绣品,就可以印证这一点。如绣品“马缨花图案围腰”“挑花飘带”“绣花服饰女围腰”“银果镶艺围腰带”“蜘蛛图案毡垫”服饰配件中,皆有一个飘带尾端,均是以三角“羊尾形”结束。这正说明了彝族非常地坚持自己的信仰传承,一直保持着自己作为氐羌族群的特征。

    2.经济状况的影响

    云南彝族地区是农、林、牧并存,并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这为彝族着贯头衣、饰尾服的传承提供了经济依据。

    首先,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故纺织工具相对简陋,用这种简陋的织机要织出一块能裁剪出衣身的面料,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织出的面料,遂成为彝族人在裁制服装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各种裁剪中,“整体性裁剪”是节省面料的最好方式。而贯头衣的制作,只是在一块布的中央剪裁一个方形或菱形的洞,将头从洞中贯入,其裁剪方式恰恰就是“整体裁剪”。关于这一点,日本学者猪熊兼繁在《古代的服饰》中指出,贯头衣“就是在一幅布的正中央剪出一条直缝,将头从这条缝里套过去,然后再将两腋下缝合起来的衣服”。这种整体裁剪方式正好满足了彝族人在节省布料方面的后顾之忧。正如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所说,贯头衣“对纺织品的使用,可以说是非常充分而无浪费的”[6]。正是因为贯头衣的制作方法最大限度节省了面料,满足了彝族充分利用面料的心理,因而在彝族中备受推崇,非常流行。

    其次,饰尾最初是原始人通过伪装混迹于野兽之中或者就近埋伏,有效获取猎物的途径。现代云南彝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生产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故狩猎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捕获动物,模仿远古的披兽皮留尾仍然十分有必要。饰尾也由此被保留下来。

    3.地理环境的影响

    云南彝族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和半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非常少,生活比较封闭,这种封闭使得彝族与其他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相当有限。有限的交流造就了他们在服饰上传统特点保持尤为完整,民族色彩较浓。贯头衣和饰尾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其保持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4.原始宗教的影响

    彝族对图腾的崇拜极其强烈,虎、龙皆在其崇拜的对象之列,这在文献资料和形象资料中多有反映。彝族史诗《梅葛》叙述了虎尸解生万物的神话,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虎尸所化。唐人樊绰《蛮书》:“异牟寻披波罗皮。”波罗,南诏语意为虎皮。明代《虎荟》有“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滇国遗址中的各种青铜器具上刻有各种蛇纹,著名的滇王印上,就有蛇的形象;而古代的龙正是以蛇为原形。对古滇人而言,龙应是以蛇为基调的化合式图腾。[7]虎、龙是带有尾巴的动物,对这些动物的图腾崇拜影响了彝族生活,使得他们非常注重臀部的装饰和尾部的造型。为了模仿虎、龙的形象,他们往往在衣服后面拖一幅布或衣服裁制“皆有尾形”。因此,这种尾饰之习俗实际上是彝族远古虎、龙图腾崇拜的反映。

    5.奴隶社会等级制的影响因素

    奴隶社会,社会等级界限分明。统治阶级为了显示其特权地位,往往着一种有别于被统治阶级的服饰。服饰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旧时的彝族地区,因社会地位的不同,服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等级社会地位高的奴隶主“土司”“黑彝”往往长裙曳地,身后著长尾穗,凸显自己的高贵地位,而其他等级社会地位低的“白彝”衣装仅及膝。这种差别的长期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长裙曳地”和“尾穗”逐渐变成上层奴隶主的标识,成为除奴隶主外的阶层对于上层社会的一种精神向往。于是,普通的彝族人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纷纷在衣装上仿效奴隶主。于是贯头衣、尾饰成了当时彝族人的普遍固定服饰品,在上层下层中普遍流行。

    众所周知,云南彝族地区就社会形态来说,基本上是由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贯头衣和尾饰的延续,一定意义上说,是受奴隶社会等级制影响的结果。

    6.审美观念

    一般来说,审美观点和民族喜好的形成,与生活环境、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有关。然而,审美思维的形成,在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又起到了传播和保留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远古时代,采集和狩猎是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模仿兽类,加上尾饰,装扮和兽类相似,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不易被兽类发现,易于捕获他们。后来这种动机在彝族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审美观念,并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于是,尾饰开始有了审美价值,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被保存下来。

    总之,综上述可知,源于远古新石器时代,至今仍为现代彝族人所喜爱的贯头衣、饰尾服,之所以能够被完整保留并传承,乃是民族文化传承、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原始宗教、奴隶社会等级制和审美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释:

    [1]罗元园、杨兆麟:《飘于身后的原始遗风》,《中国市场》,201O年第5期。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3]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3—14页。

    [4]范晔:《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l965年,第2848页。

    [5]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363页。

    [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7]参见杨正权:《西南民族龙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6页,第26页。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博士,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彝族遗风探析云南成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