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金家齐:一位不应被忽略的艺术大师

    金家齐:一位不应被忽略的艺术大师

    时间:2020-03-20 05:14: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水彩画从19世纪传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我国的不少水彩画家,曾有将西方水彩转型为中国化水彩之抱负,并以毕生精力进行了苦苦探索。湖北省水彩画研究会艺术顾问、现年87岁的水彩大师金家齐老先生,就是其中颇有成就的一位。

    金家齐这位画坛前辈,上世纪40年代考入武昌艺专,50年代即是以水彩创作与研究闻名的水彩画家。此后,由于一次次政治风暴,他屡遭打击,甚至被投入监狱,在画坛上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但在磨难中他从未放下手中的画笔,坚持在极困难的条件下隐蔽作画,使得数百幅作品和画稿得以在秘密的状态下完成与保存下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才重现画坛,先后担任了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美协理事等职。金家齐十分珍惜这迟到的晚晴,以七旬之身四处写生,历时10多年,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创作出大量水彩作品。特别是他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组《三峡系列》作品,对三峡石壁的结构和肌理作了准确、精到的研究,又画得那样气势非凡、虚实有度,受到画界的高度赞誉。但他却不求闻达,长期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一生所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从未公开面世。

    2008年5月,他的女儿、也是台湾知名画家的金莉,在台北第一次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了他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水彩作品100多幅,轰动了台湾画坛,称这些作品“既有西方水彩的扎实功底,又有东方水墨的神韵,是台湾光复60多年来看到的最好的水彩作品”(台湾淡水大学文博艺术中心主任、著名画家李奇茂语)。“在大陆也看过不少水彩作品,但像金老先生的作品那样,可以令人一新耳目,更可以令人品味再三,让人体验到一种脱俗气质的,实不多见。金家齐先生不愧是大陆卓越的前辈画家,却也是一位被长期忽略了的水彩巨匠。”(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专任副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曾肃良语)。

    武昌艺专崭露头角

    金家齐1921年生于贵州省麻江县的一个落魄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金国印喜爱读书写字,一手“瘦金体”在当地颇有名望,闲时还喜画几笔国画,特别善画梅、兰、竹、菊。金家齐受父亲的熏陶,从小也喜好绘画。金家齐的堂叔金国文擅长中国水墨画,见侄儿颇有美术悟性,便有意教他学习水墨。初中时改从毕业于上海美专的青年教师吴夔学画水彩,读初中二年级时,他就能用水彩的表现方法画抗日宣传画。他记得很清楚,1938年武汉会战,他用桌子搭着凳子,在街头墙上画了一幅保卫大武汉的宣传画,画面上有若干兵民举起上了刺刀的枪,对准张着血盆大口的豺狼刺去,显示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由于此畫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在都匀这座县城里反响很大,同时也给金家齐以很大的鼓舞。从初中起,就立下了艺术报国的志向,决心一辈子献身于他所钟爱的美术事业。

    金家齐读高中时,已是抗日战争后期,对战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社会问题,学生中都有不同的观点,并经常发生辩论。金家齐也积极参加各种辩论,那时学生中也有“左”和“右”两种思想倾向,在辩论中,金家齐总是站在“左”的一边。1943年夏天,一次他与一个学生辩论社会贫富不均的问题,金家齐坚持中国社会上有贫有富,并且形成了贫富悬殊极不合理的社会问题;而那个学生却认为中国只有大贫和小贫。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金家齐一气之下,画了一幅画:一个衣衫褴褛的穷小孩,赤裸着双足,站在破烂的房屋前,以呆滞的目光望着对面小洋房阳台上晾晒着的华丽的衣服,画好后贴在教室里。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幅画给他招来了大祸,学校当局联系他平时的过激言论和绘画作品反映的思想倾向,将他开除出校。离校后,金家齐到贵州炉山中学教了一年书,次年又在花溪贵筑县民教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因他早已立下了艺术报国的志愿,1945年7月,他毅然离开家乡,负笈北进,考入了战时迁到重庆江津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为现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专学西画,并主攻水彩。金家齐由于有家传的绘画功底和中学时吴夔老师对他的正规教育,考入艺专后,很快就受到学校的关注。在读一年级时,他画的一幅水彩受到学校董事长蒋南圃的青睐,被推荐参加了校内画会的展览。

    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写生,一次,他在长江边写生,见一群纤夫背着纤绳,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迈着沉重的脚步逆水行舟,顿时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以纤夫为题材绘画了一幅《前程》的木刻,突出反映了饱经风霜的劳动人民生活的沧桑,画背面还写了一段话:“沉重的脚步与美妙的幻想相连,艰难而自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明天,虽然困苦,总有希望!”1945年末,学校在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大厅举办“武昌艺专美术作品展”,他将这幅木刻画和其他几幅水彩送去参展,受到各方好评,并被人买去。他帮同学修改过的几幅水彩画也卖出去了,尽管他进校不久,已崭露头角。

    1946年,武昌艺专从重庆迁回武汉。号称“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在日本侵略军的蹂躏下,已是满目疮痍。当时艺专的校址已被日军炸毁,而临时租借在汉口江汉路的宁波会馆复课。一天他站在二楼,凭窗而望,映入眼帘的是不平的小路,遍地瓦砾中用薄板搭盖的低矮平房,还时有落后的马车驰过,远远望去,虽有几处战后残存的小洋房,但也是陈旧不堪,高耸的水塔、璇宫饭店也失去了往日的豪华壮观。见此一片衰微破败的惨境,金家齐心情沉重地拿起画笔,将眼前见到的战后景况真实描绘下来。在接下来的课余时间里,他有意地带着写生本穿行于武汉的大街小巷,一一记下了战争给这座城市留下的创伤,创作了一组水彩组画《战后武汉》,画中他倾注自己的悲愤感情,用构图和色彩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发出深沉的呼喊:何时才能医治好战争的创伤!恢复城市的繁荣!金家齐这段时期所创作的许多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其中一部分幸运地被保存下来,成了见证历史的珍品。

    从得意到失意

    在武昌艺专,金家齐不仅在学业上是冒尖的,同时也是学校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早在重庆时,他就担任了学校膳食委员会委员长,学校举办的一些大型联欢活动,大多由他主持。学校迁回武汉后,他又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和建校委员会主席。

    1946年末,北平发生了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全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美学潮,在汉的武汉大学、武昌艺专、武汉华中大学、湖北医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学生愤怒地走上街头举行反美示威游行,金家齐被推选为大游行的总指挥。那真是一个激荡的年代,充满了民主思潮,在武昌艺专,金家齐领导的学生自治会与学校“三青团”互相对垒,还经常展开一些辩论。1946年,金家齐在学生中组织的“白芒画会”,除了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有抗衡“三青团”的政治因素。

    1948年初,内战升级,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金家齐这时已结婚生女,为生活计,他在蔡甸汉南中学找了份教师职业,期间与教师中的地下共产党员有所接触,并于1948年暑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金家齐奉调回武汉,对国民党在武汉的军政要员进行策反工作。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就设在汉口江汉二路金家齐的家里,每当地下党员在他家秘密接头时,金家齐的夫人周兰就守在门口“望风”。

    金家齐负责策反的对象是武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平汉路局局长邬浩。金通过邬的哥哥、武汉商会会长邬晓丹接近邬浩,做他的工作,劝其反正,邬同意放弃反抗,投向人民。为不被国民党裹挟去台湾,邬浩于武汉解放前夕躲避到乡下,解放军进城后才回到武汉。此时,金家齐已调离武汉,邬因一时找不到证明人,被人民政权镇压。其妻儿也因此遭到株连,成了多年的“反革命家属”,长期受着种种歧视,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邬的子女打听到金的下落,由金写了证明,才给邬平了反,卸去了长期背负的沉重包袱。对此,金家齐感到十分愧疚,每提及此事,心里就特别难过。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大师不应金家忽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